摘?要: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帶來了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信息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的現代化也推動了教育現代化的全面發展。在該時代背景下,將現代信息技術引入教學領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走向。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進行有效輔助,將彌補傳統數學教學在教學方法、教學資源、師生互動等方面的不足,進一步推動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的變革。本文介紹了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涵義和主要特征,并對其在初中數學中的運用途徑進行了詳細探討,以期提高初中數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的實用性,為我國中學數學的教學改革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初中數學;教育現代化;教學改革
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帶來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并且其教學模式也具備多元素的特點,使得我國教育現代化的發展進一步深化。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也產生了相應變革,教師角色由傳統的“知識教授者”轉變為“引導者”。在課堂教學模式上,教師充分運用各類現代信息技術,通過聲畫、圖文、動態視頻的方式,改變了傳統數學教學呆板、沉悶的印象,促進了師生間的更多交流,使得學生對數學的體驗感大為增強。在此基礎上,現代信息技術的豐富教學資源,重構了整個教學過程:多媒體教學課件豐富了教學手段;各類網絡教學平臺增強了師生間的線上、線下交流;測評軟件智能測評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打造出高效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
一、 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涵義
現代信息技術是建立在現代互聯網絡和數字通信的基礎上的,將各類計算機、多媒體設備接入網絡,從而有效地實現了人機之間、人與人之間更為豐富的互動。將現代各類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大環境之中,采用各類信息化手段、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教學平臺,可以使得實際教學方法更加豐富多樣,教師備課時可選擇海量的資料,學生學習時可以充分置身于特定的教學環境,比如現階段大量的學校已經配備了多媒體、電子白板、投影儀、計算機、音響等現代教學設備,教師在授課時根據學科規律,采用各類教學軟件,將學科的相關資料呈現給學生。針對初中數學而言,教師可運用數學特色的教學軟件包括幾何畫板、圖形計算器等,依靠網絡和計算機多媒體把數字和圖像進行相互轉化,使抽象枯燥的數字變得形象,使得數學教學更加生動。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方法可以使數學題目的解決簡捷明快,同時也能大大開拓學生的解題思路,為解決數學問題開辟了一條重要的途徑。
二、 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包含的大量資訊、圖文資料、軟件處理技術,可以使得教學元素更加豐富,創設出有效的教學環境,這也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特征。初中數學屬于基礎學科,課程知識容量較大,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中,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居多,這讓學生感覺壓力山大,苦不堪言。基于此,教師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有利工具,在教學中有效的改進數學教學方式法,使學生樂于投入到學習中,在探索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數學思考,從而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綜合素質、邏輯思維能力的全面提高,以更高的綜合素質迎接未來社會的挑戰。
總的來說,初中數學教育不是一個短期、階段性過程,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數學的基本知識,更要讓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能夠逐步掌握發現數學問題、分析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形成正確的學習思維方式,有利于學生未來的進一步學習。
三、 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特征
(一) 網絡平臺可提供大量的參考素材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旨在為學生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教師在傳統教學中主要采用數學教材和各類輔導書對學生進行指導,其中由于個人因素的存在,即使教師擁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也無法廣泛地對知識面進行全面拓展。對比之下,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就體現出極大的優勢。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教師可對海量的知識進行篩選,對學生初中數學的相關知識進行有效拓寬。不僅如此,現代網絡教學平臺也可提供大量的、難度適合的數學練習題,讓學生進行有針對的反復練習,可促進學生全方位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
(二) 可視化的教學方式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首先,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存在著非常多的數學公式,需要學生理解記憶,數學公式并非死記硬背就能在解題過程中就能靈活運用的,而且有非常多的題目,都是用文字概念的方式敘述,這讓學生很難理解題目意思并選擇恰當的公式進行運用,這時候,可以采取多媒體、投影設備進行模型教學,幫助學生理解題目,選擇恰當的公式,比如采用計算機模擬的方式演繹各類幾何圖形的成型過程,讓學生深刻認知幾何圖形的面積等計算公式。其次,初中數學教學任務的完成需要教師將相應的重難知識點教學目標一一達成,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將靜態信息動態化,能夠很好地以形助教,幫助學生將重難點知識全面內化。
(三) 整體兼顧教學計劃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個體輔導
初中數學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并逐步掌握相應的數學演繹、推理方法,但就學生個體而言,其邏輯思維、抽象思維能力均存在一定的差異,而在傳統的班級授課制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認識有限,很難做到既兼顧整體教學計劃、又面向學生個體,依照學生自身的年齡、智力、思維特點進行個性化教學,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豐富的教學課件和大數據資源,教師可以采用相應的教學軟件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測評,按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使得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得到滿足,具有極強的針對性。
(四) 運用反饋機制促進師生間的雙向交互式學習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依賴于日常作業、測驗等方式,其信息的反饋具有一定的滯后性,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讓信息的反饋變得更加暢通,個人電腦、在線網絡已經十分普及,學生在進行日常作業后,進行人機互動,將作業進行測評,檢測結果可即時反饋給教師,有效的反饋使得教師可以對學生加以進一步指導,而這種指導正屬于信息的二次反饋,師生之間不停地反饋、調整、再反饋,充分實現了數學學習的交互式雙向發展模式。現階段,不管在課堂上還是課堂下,師生的雙向交互式交流越來越普遍,在改變教學模式的同時也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體驗,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 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開展途徑
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融合,構建起優良的、高效的學習環境對開辟學生的數學思維空間,培養其科學的邏輯思維具有重要意義,從教學實踐的角度出發,可采用以下幾種應用途徑。
(一) 運用信息化技術優化充分引導學生探究式學習
傳統的講授、灌輸式數學教學,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而非主動探究式學習。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輔助下,教師授課以動態、可回顧的教學方式,既增添了課堂樂趣,又增強了學生的課堂體驗感。計算機多媒體等現代化設備極大地改善了教學環境,帶來了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在該教育環境下,教師與學生參與更充分,師生之間對學科的先進知識能夠共同分享,從而起到了有效引導,學生由過去的接受式學習轉變為探究式學習。
(二) 運用網絡學習平臺充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網絡學習平臺具備豐富的合作功能,有利于協作式學習活動的開展,比如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在線分組,對數學中的具體知識組織學生以小組協助的方式進行探討,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發表自己的看法。在協作式學習活動中,教師充分發揮出教學的能動性,對學生自主學習、協作互助進行有效組織,充分開展師生合作、生生合作,以團隊的方式推動學生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努力,小組成員之間互相關心和幫助,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媒介作用銜接數學理論與實踐教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媒介作用,將數學理論與實踐教學緊密地銜接起來,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數學應用、實踐機會。比如在學習了“圓”以后,教師可以從生活實踐的角度入手,對數學理論與實際應用進行科學銜接,讓學生觀察、思考日常用餐時使用的圓形盤子:因為圓是面積最大而周長最小的圖形,制作成各類器皿可使得材料被充分節約,在基礎上可要求學生自行利用網絡途徑,以“圓”為背景對相關資料進行檢索,了解“圓”在生活中更多的應用,從而將數學理論教學推動到實踐的應用過程,主動地參與到相關的經驗之中,并進行實際運用,使得學生信息整合、邏輯推理、數學實踐等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五、 結論
近年來,我國的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也帶來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類信息技術已經逐漸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得到了廣泛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現代信息技術引入教育領域,進行輔助教學,采用可視聽、互動式等教學手段,重構了教學模式,使得課堂的教學效果大幅度提高,因此深受一線教師青睞,現階段,初中數學的教學方式主要以班級授課制為主,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輔助時,應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并重視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性,加強實踐教學,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作用,以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
參考文獻:
[1]林經珠.智慧課堂與傳統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對比研究[J].數學之友,2018(5).
[2]刁靜.淺談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J].教育現代化,2017(31).
[3]鄭建軍.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課程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J].學周刊,2017(24).
[4]溫媛.新課改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互動的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7(29).
作者簡介:
紀麗雪,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市第二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