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新課程標準下的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閱讀教學課堂作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的主陣地。在當前語言發展迅速,知識更新速度快的信息爆炸時代,高中英語的拓展閱讀教學變得十分必要。本文根據核心素養要求,從理論和實踐背景,實施方法拓展閱讀材料選擇,開展閱讀課的方式等角度研究高中英語課堂拓展閱讀。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拓展閱讀
一、?理論背景和現實問題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提出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漸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教學的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是通過閱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培養,大量研究表明,不論對于母語學習者還是外語學習者,閱讀不僅能提高閱讀能力本身,也對聽,說和寫的能力產生正向的影響作用(Stanovich,2000,轉引自王薔,陳則航,2016)。
目前的閱讀課,基本停留在講解文本中詞匯,語法知識的層面,閱讀內容和方式遠遠無法滿足學生對于閱讀的需求,同時現有的閱讀材料,教授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于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對于學生的閱讀素養的要求。學生只是完成大量的閱讀題目,但閱讀速度,詞匯量,閱讀能力都沒有真正得到提高,想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學生要成為閱讀的主體,選擇閱讀材料的主體,選擇的材料一定是新穎,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切合學生生活,并且讓學生有展示的空間,有話可說,有想法可以表達,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
因此,基于課本的英語拓展閱讀課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每個地區,每個學校,每個學生的特點不同,對閱讀難度需求不同,教師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一些針對性較強的閱讀拓展材料,也可以讓學生選擇材料,老師審查,采用符合學情的課堂組織形式和評價方式。
二、?拓展閱讀材料的選擇
(一)??內容
現代網絡日益發達,老師和學生可以廣泛接觸到新穎地道的英語素材,可以根據需要挑選出既能有助于語言和學習能力提升,又能夠鍛煉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符合學生學情的文章。為了使拓展閱讀的內容更具系統性,以課本內容為主題語境選擇文本,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探究,而且還訓練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加深相關主題的理解程度。Krashen(1981)提出了窄式閱讀理論,即學習者先集中閱讀某一位喜愛的作家的作品或者大量閱讀其感興趣的某一主題的文章,然后再逐漸擴大閱讀范圍。作為拓展閱讀課,可以取一篇拓展文章集中在課堂進行分析,討論,之后學生可以再自我進行拓展。這樣學生可以從英語閱讀中獲得自我效能感,也能不斷增強英語閱讀的興趣和信心。因此以主題為依托的英語閱讀拓展課為學生打開主題閱讀之窗,讓學生去不斷遷移閱讀,加快語言習得的進程。如:《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二Unit?2?Reading?An?adventure?in?Africa,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作者去非洲的一次冒險經歷,根據冒險主題,筆者給班級學生拓展閱讀了馬克·吐溫小說《哈克貝利費歷險記》的一段節選steamboat,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描述一次冒險經歷,冒險小說給人帶來的新鮮感和緊張感,讓學生體會馬克·吐溫筆下的冒險小說作為連續文本和書本上非洲冒險的非連續文本的相似處和不同之處,最后讓學生推薦自己喜歡的英文冒險小說。
(二)?體裁
《課標》中提道:廣泛閱讀可以讓學生體驗更豐富的語篇文體,如:對話、小說、傳記、新聞報道、報刊文章、網絡媒體的代表性文章等語篇類型,使他們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閱讀發展閱讀能力,通過閱讀學習語言和人文、科學知識,通過閱讀拓展思維,提高審美、鑒賞和評價的能力。拓展閱讀課可以幫助學生把握不同語篇體裁的結構,文體特征和表達方式。以主題為依托,以閱讀為載體,以課本和拓展語篇為兩翼,加強學生的文體意識,語用意識,進而拓展思維,在英語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拓展閱讀的語篇可以包括名人演講,國內英語教育雜志,其他版本的國內英語教材,英語短篇小說,英語長篇名著節選,新聞報道,訪談,科技成果介紹,演講稿,TED,散文,詩歌等。如:在學習《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二第三單元Amazing?people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領悟到偉人不僅是因為他們為人類創造出來的巨大物質和精神財富,還有他們對待學習,對待生活,對待困難的積極態度。同時我們也要向學生傳達不僅是那些做出偉大成就的人可以稱為Amazing?people,我們普通人在自己的領域里奮斗拼搏,也能被人稱為Amazing?people。在具體教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引入2005年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扎克伯格2017年在清華大學的演講,也可以向學生展示2017年南外畢業生蔡語靖在波士頓大學的畢業演講。她作為一名中國學生,將英語作為一門工具語言,向更多的人傳達中國聲音,展現出更加自信,更加智慧的中國學生形象。在學習這些演講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接觸到地道的英語表達,積累語言知識,落實學會學習,而且還突出英語學科育人價值,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從與教材板塊設置契合角度選擇閱讀材料
教材不同的板塊設置,有不同的目的,在單元學習中起到不同的作用。英語閱讀拓展課也可以為課本作補充和延伸,不僅是內容上的延伸,還讓學生直觀體會到英語的使用。閱讀不僅是為了以讀懂理解為目的,而且還可以作為學生觀察語言現象的載體,以虛擬語氣為例,可以補充Beyonce的
“If?I?Were?a?Boy”,歌詞中If?I?were?a?boy,I?would?turn?off?my?phone.這樣的句子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聽歌過程中理解語法現象,也能夠培養語感,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總的來說,注意材料選擇的趣味性,廣泛性,可以是課本的延伸和補充,難度可以略高于課本,但是注意選材的語言地道,并且要在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內。同時讓學生可以體會到學習語言的樂趣,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核心素養的加強。閱讀材料內容的選取可與書本內容相契合。閱讀材料是泛讀補充背景的文本,精讀拓展思維的文本,真實語境體會語法使用的文本,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系列文本。
三、?開展拓展閱讀課的方式
為了確保核心素養落地,《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英語學習觀明確了活動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形式,是學習者學習和嘗試運用語言理解和表達意義,培養文化意識,發展多元思維,形成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拓展閱讀課為書本閱讀的補充,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處理文本,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是學生安靜得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深層閱讀,進行以跳讀和略讀為主要方式的主旨閱讀。同學之間可以進行交流分析,小組討論,讀后可以用演講,思維導圖,辯論,微作文,表演,續寫等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閱讀拓展課既可以是用一節課時間來閱讀分析一篇文章,也可以是用將閱讀片段滲透到英語課堂中,拓寬學生的思路,提高思想境界。拓展閱讀課也可以放在校本課程和社團課中進行開展,豐富平衡學生的課余生活。在閱讀過程中揣摩語言特點,語言結構,文章背后作者的態度,文章所承載的文化價值。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四、?總結
英語拓展閱讀應是課本的主題意義的延伸與拓展,是培養學生英語語言素養的材料補充,形式可以多樣,體裁可以豐富,也可選擇與時代緊密結合的語言,也可選擇經典文學作品,在閱讀知識及技能提高的過程中,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語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8.
[2]王薔,陳則航.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實驗稿)[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潘郭君,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