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特色和獨特優勢。本文通過總結民主黨派在歷史轉折中的發展規律,進一步明確新的歷史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在國家政治與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作用,通過探討新時期加強和鞏固愛國統一戰線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提出新時期多黨合作思想創新發展的思路。
【關鍵詞】 社會主義建設 新時期 加強 鞏固 愛國統一戰線
一、中國政治協商制度概述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這一基本政治制度是在我國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它是中國近代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具有“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派通力合作;由中國共產黨執政,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顯著特征,反映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民主本質,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特色和獨特優勢。
二、新時期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性
(一)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是推動執政黨與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有效渠道和途徑,有利于拓寬利益表達渠道,維護社會穩定,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民主黨派作為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愛國者的政治聯盟,可以更多地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聯系成員和群眾的具體利益。可以廣泛形成人民群眾參與各層次管理和治理的機制,有效克服人民群眾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治理中無法表達、難以參與的弊端;可以廣泛凝聚全社會推進改革發展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克服某些政策和工作共識不高、無法落實的弊端。每年,各民主黨派都要發揮自身優勢,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和深層次問題開展調查研究,通過多種形式的協商,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廣泛接受批評和監督,保證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廣泛持續深入參與的權利。
(二)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人民政協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緊緊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完善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能夠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康發展,增強政權活力。
(三)一個國家的政治核心是政黨制度,它是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現方式。多黨合作制度本身便是一種創新,而它自身就具備著一定程度的和諧性。它們將熱愛中國的各類人民匯聚在一起,不斷的在政治生活中傳揚民主,其本質便是政治文明的成功。這不僅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有利于民主黨派積極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增強政權活力。
(四)多黨合作制度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力量支持和制度保障。民主黨派作為多黨合作制度中的重要主體,積極參與和促進民主法制建設、協助中共推進依法治國。同時,其他民主黨派的成員也在各級人大和政協組織中,通過發言、提案等形式反映群眾意見,提出有關國家大政方針的建議,協助中共推進依法治國。1993年,民建中央向中共中央提出了《關于在憲法中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建議》,并得到采納。在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作為補充條款寫進憲法。憲法的這一修改在中國民主政治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997年,民建中央向中共中央提交了《關于依據中共十五大精神修改憲法的幾點建議》,建議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入憲法。中共中央辦公廳復函認為,《建議》“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已將《建議》轉送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請他們在修改憲法時參考采擇”。
三、新時期加強和鞏固愛國統一戰線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推進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建設及理論創新,提出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要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支持民主黨派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要求更好地履行職能,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時期,我國發展的內外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黨的各項事業面臨諸多挑戰,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最大范圍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愛國力量,集中精力發展國家各項事業,減少外部干擾,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和平發展道路。
五、結語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集中體現了中國政治制度的特點與優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胸懷、智慧與強大的自信。各民主黨派在涉及國際國內重大事項、涉及復雜意識形態、涉及百姓民生問題等眾多關鍵問題上,同中國共產黨一道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使這一新型政黨制度更具有務實性、科學性、民主性、包容性。在意識形態多元復雜的當下,向世界積極宣揚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點,有助于化解國際上對中國政黨制度的誤解,有助于提高民主黨派的自信,提升黨派成員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與認同,從而凝心聚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助力。
【參考文獻】
[1] 江嵐.論習近平多黨合作思想的創新發展[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06):32-35.
[2]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6
[3]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5
[4] 李君如主編.中國共產黨建設史(上冊)[M].福建: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5
[5] 魏曉文,等著.當代中國參政黨建設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9:122-126.
[6] 吳美華.當代中國的多黨合作制度[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124
作者簡介:李萌(1976-),女、漢族、陜西乾縣,灃西新城市政交通局安全維穩科科長/政工師,本科,研究方向:政治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