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娜
摘 要:識字寫字教學是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內容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學生向高年級其他教學科目發展的基礎。隨著社會對教育水準要求的不斷提高,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不斷豐富,為了能夠滿足學生和當前社會教育環境的需求,識字寫字教學方法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而不斷改進。因此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一些有關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寫字的教學方法,希望能為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寫字教學時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一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方法
識字寫字教學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一個繞不過的重點學習內容,甚至可以定下一個不嚴謹的結論說,這個時候的識字寫字教學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如何正確引導他們度過這個階段,是小學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
一、識字寫字教學對學生的影響
識字寫字教學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那些寫字姿勢不端正,寫字難看,經常會寫錯別字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因為在小學語文課程的識字寫字學習中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而養成了各種不良的寫字習慣。最糟糕的是這些不良習慣并不是說改就能改的,如果沒有大決心去下大功夫是不可能矯正回來的。所以為了有利于學生日后的發展,給他們的學習生涯奠定基石,在小學一年級語文的識字寫字教學中,教師得有一定的耐心,不可操之過急,要將學生引領到正確的學習道路上來。
二、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方法
想讓漢字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話,可以把聲音和圖像與文字結合使文字更加生動,就像孩子們對動畫片感興趣一樣,可以把對話引入到學生的識字教學中。所以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的識字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
1.巧學韻母表
韻母表是學生認識漢字的基礎,中國在啟蒙教育上花費了極大的工夫,為了能讓孩子們更容易地學習漢字,我國偉大的語言學家、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在1958年提出了漢語拼音方案。這一偉大創舉將我國的幼齡啟蒙教育帶到了一個更高的起點。在實際教學中,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艱澀的拼音字母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大部分教師都是在黑板上畫一個四線格,將那些拼音字母寫在上面,讓孩子們一遍遍地跟著學。這樣的教學方法不能說是沒有效果的,只是太過中規中矩,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且教學過程也是極度枯燥乏味,對于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的學生來說,很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容易導致教學效率不高。所以一年級的語文教師要積極發現新的教學方法,可以將韻母表上的所有拼音字母,用它的諧音編寫成一首歌謠或者是順口溜,力求韻律要朗朗上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方便學生記憶。這樣不僅能節省在拼音教學上花費的時間,還不會使學生感到厭煩,教師可以經常帶領孩子們唱一唱以加深孩子們的記憶。讓學生先學會漢字的讀音,才方便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
2.學習有實質性意義的字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上的生字詞都是比較形象、帶有實質性意義的,主要是名詞、動詞和形容詞。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對于那些深奧的字詞難以了解得太深入。所以此時沒有必要在那些難懂的字上耽誤功夫,小學語文需要的就是大量的基礎知識積累。在進行識字教學的時候,教師所選取的字可以是那種帶有實質性意義的,讓學生容易理解接受。然后在這之上進行內容拓展,例如形近字、多音字、字義辨別等內容,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
3.用圖片或實物教學
教師在識字教學的時候,可以加上圖片輔助教學。讓學生對所學的字有一個直觀印象,這樣就不用擔心孩子們會出現“學了忘,忘了學”的惡性循環。這個時候的孩子正是左腦發育最好的時候,他們對于圖像的記憶比文字的記憶要強得多。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也可以拿一些日常的東西來進行教學,例如鉛筆、糖果、小練習冊等促使學生在識物的同時認識相關的文字,這樣往往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文字的印象,還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得教學工作能更順利進行。
4.教會學生查閱字典
課本上的知識總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這個時候就離不開字典的幫助了,如《新華字典》《常用成語詞典》等。教師可以自備一本字典,親自示范教會學生怎樣通過字典查詢自己想找的字。雖然現在互聯網技術很是發達,想要查字可以有更快捷的方式,但是身為教師還是希望學生在體會高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把握好識字寫字的基本技能。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查字比賽,在互相激勵的狀態下促使學生學會如何查找漢字,理解漢字。
三、小學一年級語文寫字教學的方法
想要寫好字,就必須下苦功夫,也只有這樣的想法和態度,才能讓學生對寫字教學認真起來。寫字教學的教學要求要比識字教學高很多,不僅要求學生要會讀,還要求學生用正確的書寫順序寫出來。
1.教學字體結構以及一般的書寫順序
首先我們得讓學生了解字體的基本結構,例如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等等,然后再到基本的書寫筆畫,橫、撇、捺以及橫折鉤這些基本的筆畫結構,將讓學生寫的每一個字都像拆解機器一樣讓學生仔細研究每個字的所有零件,明白一個完整的漢字是如何組成的。最好能將那些基本的筆畫結構,從簡到繁地排列成一個筆畫結構表,讓學生方便認識,也好讓他們在忘了的時候方便查找。最后再慢慢教導學生書寫的正確順序,例如左右結構的字要從左往右寫,上下結構的字要從上往下寫等等。關于漢字的書寫順序,很多學生甚至是老師都沒有對這部分內容太過重視,大多數人都認為能將字形寫出來就行了,甚至很多人將不按照筆畫順序寫字當成一種個性的體現,還說不要太注重表面功夫,那都是形式主義等等。這種敷衍了事的思想極不利于學生的心性養成,而且對于漢字來說,形式也是內容的一部分,是漢字的規矩。這部分內容的教學能夠使學生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對漢字書寫順序的強硬要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心性。身為教師的我們,身上擔負的責任是教書育人,我們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也要關注培養學生的心性,讓他們能夠積極健康地成長。
2.矯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手法
想要寫好字,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手法是絕對不可缺少的。正確的寫字姿勢除了能端正學生對寫字教學的態度外,而且還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好處。據我國的調查統計顯示,學生近視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了,這之中有不少學生就是因為寫字姿勢的不正確導致的。而正確的寫字姿勢要做到“頭正、肩平、身直、足安”。總的來說就是要做到:書寫時頭應端正,微低。不能左右傾斜,頭微前傾,下巴稍向內收,眼睛距書本約30厘米,兩肩齊平,兩臂自然展開,右手執筆,左手按本,以自然舒適為宜,胸挺起,背撐直,胸口距桌沿大約10厘米。雙腳自然平放在地上,兩腳自然放開與肩同寬,小腿與地面垂直,腳尖和腳跟應同時著地。這樣的寫字姿勢不僅能避免近視的問題,還能讓學生不會年紀輕輕就彎腰駝背。
錯誤的握筆手法會讓學生寫出來的字體不夠優美,很容易寫出錯別字,正確的握筆手法應該是伸出拇指和食指,兩指輕合成圓環狀,筆穿過圓環,筆在下環在上,不抓筆桿。用中指由下往上自然挺住,筆桿被固定在手中。把手掌以上微偏右邊,把筆桿靠在食指第三關節處,使筆桿和桌面成65~70度。教師可以親自對每一個學生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手法進行矯正或者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些教導學生寫字視頻,讓學生跟著小視頻練習,只有學會了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手法,才能寫出優美得體的字。
3.臨摹字帖
想要寫好字,肯定少不了大量的練習模仿。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臨摹一些硬筆正楷書法的字帖,讓他們對標準優美的字體有個初步的印象,養成對漢字的正確審美觀,然后可以單獨用一兩節課作為練字課,給學生留出專門的練字時間。語文教師可以定期收取學生臨摹的字帖進行批改,使教師對學生的寫字練習情況有個直觀的了解。對寫得好的學生要進行適當的表揚,對于寫得不是很好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正確的引導,不要打擊學生的信心。臨摹字帖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追求數量,不能用夸張的數量給學生造成壓力,而是要讓他們聚精會神地寫好每一個字。有時候突然的一次領悟,勝過千百次的機械性的重復。
四、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這件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不能讓學生一直處于學習的緊繃狀態,應該講究張弛有度,教師除了要在教學方法上多花心思,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可以適當地添加一些額外的教學環節或者是課堂小游戲,例如猜字游戲,讓學生兩兩組隊,讓一個同學用表演的形式表達一個字的意思,讓另一個同學猜,在規定時間內哪一組猜的多,哪一組就獲勝。還可以給學生講一些字謎故事,讓學生猜猜是哪個字,給識字寫字的學習增加趣聞性。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我們要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不拘泥于教學形式,使用多種趣味性的手段幫助學生識字寫字,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把學習自主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從心底里愿意學習,將“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識字寫字教學對學生來說極其重要,不能掉以輕心,教師必須掌握好教學的節奏和方向,當好他們的引路人。另外,在注重教學進度的同時,不要給學生太大的壓力,要講究科學,張弛有度,適當給課堂教學添加一點趣味性的元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谷永霞.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S2).
[2]馬勝科.義務教育階段識字寫字教學的目標要求與教學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3(3).
[3]葉璐瑤.揚州市區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4.
[4]李靜峰.論漢字形音義相結合的特點及其在識字教學領域當中的應用[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5).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