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文
摘 要:從小學語文學習內容來分析,作文和閱讀算是重要內容。小學語文是基礎知識,學生對作文寫作的學習和了解也只是初步的,簡單的。但為了讓學生從小對寫作有興趣,教學方法還是值得研究的,過于隨性,可能也會導致作文教學的失敗。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
小學生學習作文寫作是有一定難度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基礎知識薄弱,也不知寫作對當下以及以后的語文學習意味著什么。所以他們在老師的教學中容易亦步亦趨,照貓畫虎,使作文學習失去了靈性、創造性。但是無論是素質教育背景下,還是過去傳統的語文教學,作文都是體現學生語文綜合能力,體現學生對字、詞的認識及遣詞造句的能力,更是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績的關鍵。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中既要讓學生不斷儲備自己的基礎知識,夯實基礎,做好寫作的準備,也要傳授給學生一些寫作方法。讓初步接觸寫作的小學生對于作文不要抗拒,甚至產生興趣,這樣以后的作文教學才會更加方便、有效。那么,作為新時代下的小學語文老師,如何進行作文的有效教學呢?本人就自己關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方法,陳述如下,僅供參考。
一、進行片段式的寫作練習
對于小學生來說,寫好一篇作文比較費時費力,而且一部分學生也不容易完成。所以,為了保證練習的有效性,為學生營造輕松練習、快樂訓練的氛圍,老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片段式的訓練,以此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慢慢喜歡上寫作。首先,就某一個主題進行片段式寫作訓練。如在過母親節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給母親寫一段感恩的話;在中秋節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寫一段關于中秋節的片段,還有春節、端午節等。學生在生活中對一些事物的感受,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及時寫成片段,培養學生寫作的靈感,增強其寫作能力;其次,片段寫作雖然不是作文,但是是作文的部分或者構件,所以,在寫作時一定要真實,不能太夸張,太虛構。要把自己觀察到的、所見的、所聞的,結合生活寫成片段;然后,片段式寫作看著只有一段話,但它也有中心,所以片段式寫作內容也要具體,不能東一句,西一句,最后感覺每一句話都好,但是合在一起不知道你寫了什么等。作為老師,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片段、學習感悟,有計劃地進行片段式寫作訓練,一定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作文水平。
二、寫自己熟悉的人或事
對于小學生來說,寫自己比較熟悉的人和事或許才能讓他們更好地掌握,更快地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讓學生覺得最難的就是不知道寫什么,怎么寫才能準確。熟悉的人和事,學生不但熟悉其特點、個性,還知道人物的愛好、興趣,更了解事件的發展過程、結果,對于事件的五要素了然于胸,寫作起來就能得心應用,順理成章。首先,寫人,學生可以根據他們語言以及他們說話時的表情,神態、肢體動作,把人寫活;其次,還可以寫這個人做事的態度,怎么做事,做什么事,從中反映這個人的品質和個性,豐富人物的內容;然后,把人物調動起來,通過他們自己的語言、行為、處事方式,展現他們自己的形象等。無論是寫人還是事,相比較一些陌生的內容都比較容易讓小學生掌握、駕馭,為他們寫好作文做好鋪墊,也才能使作文教學更加有效,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
三、教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現在我發現大多數小學生對自己寫好的作文根本不進行修改,直接像作業一樣交上去,問題在哪里,怎么改變,他們不關注,導致問題不斷或者同一個問題會在一個學生的寫作過程中反復出現。所以,學生要學會修改作文。首先,學生可以把自己寫好的作文進行朗讀,通過朗讀發現問題;其次,進行大膽的刪減或者增加,對于與文章主題相背離的段落或者句子,要舍得刪減;需要增加一段文章才能突顯文章主題的,也要勇于增加;然后,要敢于調整。學生在寫作的時候,由于思路沒有理順,很容易把后面的寫到前面,前面的寫到后面。在修改作文的過程中,碰到這種問題,學生要敢于調整,對作文大動“手術”,前后調整,強化內容,突出中心;最后,就是認真改錯。對于錯字、用錯的標點符號等,都要認真朗讀、發現,改進,以求作文的完美性,提升作文水平。學會修改,是學生提升寫作能力和作文水平的關鍵手段,學生一定不能偷懶,要勤于修改,才能升華作文的主題,提高作文水平。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文,一直是老師比較關注的問題,不僅僅因為它重要,更因為它能從多個方面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其學習語文的能力。因此,老師一定要重視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作文興趣的提升,這樣不但作文教學有保障,語文整體教學水平也有保障。
參考文獻:
[1]王祖林.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6):178.
[2]魯劍鋒.關鍵知識:課前預學的突破口:論小學語文課前預學單的設計策略[J].創新時代,2015(9).
[3]張倩.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學周刊,2011.
[4]孫慕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素材累積方法探討[A].新教育時代[C],2015.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