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以電腦為終端的信息技術不但成為服務于人們生活的重要工具,而且走進了校園,運用于教育教學之中,形成了第四次教育革命,極大地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班級授課制模式,拓寬了信息渠道,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極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教師要合理地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小學教學;輔助作用;注意事項
在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創立的“班級授課制”形式下,教師以一支粉筆、一本教案、一本教科書的授課方式一直延續了很多年,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逐步削弱了“三一教學模式”的地位,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逐漸成為現代教育的標志,使用電教媒體和信息技術成為教學實踐中迅捷、方便、高效、普遍的教學手段,極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信息技術手段給教學帶來了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挑戰著傳統班級授課的權威,信息技術將教學活動由原來的封閉形式變成現代開放、自由的形式。那么,如何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教育教學取得更加完美的效果,卻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如果信息技術媒體在教學中應用得當,將會助力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但過猶不及,如果運用得不恰當,將會影響教學任務的按時完成。
一、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媒體功能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電教媒體結構功能不斷完善,信息技術服務功能不斷提升,由最初的廣播機發展到錄音機、幻燈機、投影機,再發展到錄放機、電視機,一直到多媒體電腦、一體機等,可謂形形色色,發展之快,令人驚奇。不過,就其作用于人的感官而言,不外乎三類:一是作用于人的視覺的靜態媒體,如幻燈機、投影機等;二是作用于聽覺的電教媒體,如錄像機等;三是兩者結合,作用于視覺、聽覺的電教媒體,如錄音機電腦等。就科技發展形勢,更為先進的電腦媒體、視聽設備還會不斷地迅速產生,推動著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如何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現代化手段有它不可替代的優勢,正確認識電教手段的作用,學生易懂、易記、印象深。是否使用電教媒體,要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必須把握服務于教學的原則,任何形式都要服務于內容,切忌一味追求新奇。如一位教師在講《美麗的大興安嶺》時,將課文內容根據情節用信息技術制作課件,配上了講解詞,上課時,按情節順序放映,使學生觸景生情,易懂且印象深刻,與一味講解課文相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們應認識到,電教媒體是一種輔助工具,應合理運用,運用不好會弄巧成拙。如一位教師在給學生講“分數的應用”時,把整個解題步驟制成了課件,課堂上投影,學生看到的只是和課本上例題一樣的解題順序,既沒能說明分數的應用意義,也沒有講清如何利用分數解決實際問題,又沒有教師與學生那種聲情并茂的情感交流,教師本想使學生有興趣,卻適得其反。因此,如何使電教媒體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
1.把握服務于教學的原則。信息技術教學媒體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產物,運用于教學是為了輔助教學工作,把傳統媒體(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張黑板)不能展示給學生的教學資源突破時空的限制,展示給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如果信息技術媒體離開了服務教學的功能,就會失去使用的意義。
2.使教學內容生動化、形象化,但切忌一味追求新奇?,F代信息技術是一種新型介質,它能夠把教育教學資源通過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多種形式融合起來,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化、形象化,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
3.形式服務于內容。在中小學各科教學中應用現代媒體,必須為教學內容服務,根據教學內容涉及信息技術的應用形式,選擇應用時機,做到恰如其分、高效省時。
4.根據不同目的采用不同功能的電教媒體,體現出動與靜、聽覺與視覺等不同的感應效果。現代信息媒體種類繁多,應用廣泛,教學中應用的除了課件,還有微視頻、抖音、手機微信等,我們在使用的時候不能說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恰 當的信息技術媒體加以應用。
5.注意現代化與板書的結合運用。現代媒體主要通過一體機、投影儀、電腦網絡輔助教學,在這些現代媒體輔助教學的同時,也不能全部代替傳統媒體,例如教師的板書,還不能完全由信息技術代替,教師在板書中可展現中國漢字的結構美、象形美、意境美。
三、信息技術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要求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質
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熟練地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媒體,進行知識搜索、下載、儲存、修改、利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學生進行信息交流、溝通等,教會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自我學習,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要超過學生,因此還得不斷進修、不斷自學信息技術的使用方法,提高熟練駕馭信息技術的能力。例如,教師有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欲望,但在備課過程中因自己某個方面的差距而無法完成,那么,使用現代化手段就是一場空想,所以有待解決的是教師素質的提高,在鼓勵教師使用多媒體的同時更應鼓勵教師積極學習,為他們提供多方面的條件,這樣才能使現代化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發揮其不可估量的作用。
總之,合理運用教學手段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從而有效地促進教學和雙邊交流,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歡聳.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4.
[2]邱桂香.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研究[M].東北大學出版社,2019-08.
作者簡介:李強(1978.12—),男,漢族,甘肅渭源人,本科學歷,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