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璐璐 秦武峰
摘要:指出了隨著高等職業教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高職院校在全方位的改革目標與路徑中快速發展,加上00后大學生邁入大學校園,各類新要求、新問題層出不窮。為適應新時代高職院校的發展趨勢,輔導員隊伍作為教師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作為校園建設的核心要素,要切實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綜合素養。分析了當前輔導員隊伍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升輔導員隊伍綜合素質的對策,以期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院校;輔導員;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 17-003302
1 引言
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這是一份國家從宏觀層面對職業教育發展進行頂層設計的文件,提出了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要求。2018年以來,職業教育的發展迎來了更多政策機遇:《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到要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部、財政部發布《關于實施中同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中提出“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骨干專業(群)”;5月教育部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并提出要用“通過高水平學校領銜、高層次團隊示范,教師按照國家職業標準和教學標準開展教學、培訓和評價的能力全面提升,為全面提高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師資支撐。”至此,國家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頂層設計已經完成,為職業院校完善治理體系,形成高水平的治理能力提供了框架性制度。關于對教師素質的要求,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淡會,對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思想方面提出“六個要”的具體要求,同樣也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在高職院校快速發展和建設大思政格局的背景下,輔導員隊伍綜合素質提升是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2 當前輔導員隊伍中存在的問題
2.1 政治素養不夠強的問題
在2017年8月31起實施的由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43號令)中明確規定,輔導員的首要職責是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這對輔導員隊伍自身而言,政治素養的要求是要高于其他任課教師的。從木桶原理的角度來看,影響我校輔導員隊伍政治素養的因素主要有三點:首要因素是當前輔導員隊伍中學習政治學等相關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教師占比不高,影響政治素養的整體水平;重要因素是當前輔導員隊伍職稱評定制度不成熟,很多輔導員迫于未來職業發展的壓力,無法潛心做好輔導員的思政教育研究工作;關鍵原因是輔導員工作忙碌瑣碎,缺乏政治理論知識的深度學習,對國情政治認識不足。
2.2情懷素養不夠深的問題
教育部令第43號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第二章第四條對輔導員的工作提出的要求是要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但當前隨著職業院校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隊伍不斷壯大,特別是受高職院校百萬擴招計劃的影響,學校生源的多樣性不斷增強。輔導員在復雜、繁重的工作中很難數年如一日的保留關愛學生的初心,深入了解學生所思、所想、所感、所好,掌握每個學生的成長態勢,精準把握每個學生的成長關鍵。另外,“00后”已經步入大學校園,特別是高職院校的學生更是開放、大膽、敢想、敢做,與研究生學歷的輔導員相處時,不論是思維模式、看問題角度、認知能力等都或多或少的不合拍。面對這些問題,輔導員是否能夠客觀、包容地看待他們,保持教育者的赤城之心也是難題。
2.3專業素養不夠硬的問題
“43號令”中明確規定了輔導員的九大職責,為此輔導員必須廣泛涉獵哲學、管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新聞傳播學等多領域的專業知識。同時,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知識性、價值性、科學性的有機統一,沒有百科全書式的知識積累,難以在與學生的談話中將道理講深、講透,更難以增強其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心[2]。當前我校輔導員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班團建設、學風建設、日常事務管理,近年來逐漸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校園危機事件應對工作,但在學生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與理論和實踐研究方面還比較欠缺。原因主要是:大多數輔導員比較年輕,沒有專業學習過相關方面的專業知識,對于學生的職業規劃與指導特別是創業方面并不自信,一般只能通過自身經驗給予不太專業的建議;由于輔導員職稱評定制度尚不成熟,輔導員不愿工作之余花費精力研究工作理論與實踐,也就很難在此方面獲得提升??傮w來看,輔導員隊伍的整體專業素養參差不齊。
2.4創新素養不夠高的問題
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我校也迎來新時代的第一批00后大學生。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軟件的風靡,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興趣愛好的多樣性呈直線上升的趨勢,再加上個性開放、敢想敢做的群體特征,學生群體中出現了如cosplay、漢服、洛麗塔、拍攝vlog等新興事物。但是有些輔導員并未引起重視,認為學生管理不過是“換湯不換藥”,沒有深入分析學生群體的新特征,始終用陳舊的教育方法引導學生,效果自然事倍功半。此外,在處理日常辦公事物上,有些輔導員為省時省力總是沿用陳舊的老辦法、老策略,不愿探究新方法,怕承擔風險等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3 提升輔導員隊伍綜合素質的對策
3.1培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強政治素養
“政治要強”。我校輔導員隊伍雖然專業多樣,但都是中共黨員,具有基本的政治覺悟,要培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素養要做到:在全員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之下,輔導員只有在堅定政治立場的同時要利用好學習強國等APP,潛心學習政治理論知識,深刻認識國家發展的來龍去脈,深刻理解國家政策方針,提高政治水平和政治站位。還要提升講好身邊故事的能力,用生動的形式解讀社會熱點問題,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工作[3];學校要進一步增加輔導員職稱評審的單列計劃,樹立輔導員職稱評定的典型,給與相應的政策鼓勵,吸引年輕輔導員,增加輔導員職業規劃的信心。進一步加強輔導員政治素養的培訓與考評,倒逼輔導員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增加思政教育的理論儲備。這樣在解決了輔導員的后顧之憂的前提下,既能穩定輔導員隊伍又能培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素養。
3.2培養“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的深情懷素養
“情懷要深”。輔導員要有防止情感麻木的自主意識,始終保持對學生問題的“痛點”,靈活洞悉學生的困擾。這就要求輔導員要親近學生、深入學生,利用查寢、班會、班團活動等珍惜每次與學生相處的機會,真正做到與學生“肌膚相親”。輔導員只有多利用自媒體關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掌握學生思潮變化動向,對于不穩定的因素才能及時甄別、化解。輔導員在將自我管理體系與班委對接的同時要深入挖掘我校自我管理體系中“小角色”作用的發揮機制,要本著“豆包也是干糧”的心態充分利用好每個班委。前期的大量投入換來的將是學生成長、班風優良,輔導員也可脫身于復雜的日常事務中,投入到對學生的服務中。學校要關注輔導員隊伍的心理健康,定期開展輔導員心理拓展活動,幫助輔導員疏導工作中的負能量,讓輔導員始終以飽滿的正能量感染學生。這樣,既找到職業的尊嚴感、價值感和幸福感,又培養了“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的情懷素養。
3.3 培養“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廣視野素養
“視野要廣”。對于學生而言,輔導員人格魅力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無所不能”,要培養“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視野素養,用真理感召學生,輔導員必須要苦練內功,在提升綜合素養上下功夫。為此,輔導員自身要做到本著做好本職工作的職業素養不斷學習自身欠缺的相關知識,例如管理學、心理學、職業規劃等;認真完成每學期的輔導員網絡課程培訓,不能敷衍了事。學校方面應該做到鼓勵輔導員在做好工作的基礎上攻讀相關專業學位,承擔思想政治理論課等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為輔導員提升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提供條件保障;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社會實踐教研室可以主動邀請優秀輔導員加入課題項目研究,形成一定的學術氛圍,再逐步健全輔導員成長的長效機制[4],實現輔導員隊伍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能力的提升。
3.4培養“草木百年新雨露,車書萬里舊江山”的新思維素養
“思維要新”。輔導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要想培養“草木百年新雨露,車書萬里舊江山”的思維素養,應該:轉變工作理念,杜絕“換湯不換藥”的教育方式,增強創新工作方式的意識;要把握好“00后”學生的脈搏,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等信息。客觀認識、了解學生群體新興事物,關注學生話題,在創新教育引導技巧上下功夫[5]。積極參加輔導員培訓,通過與兄弟院校的交流,多吸收其他兄弟院校的創新點;主動學習運用新興的多媒體軟件,多與學生討論交流,縮短與學生之間的代溝,更能引發學生與輔導員之間的共鳴。
5培養“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正人格素養
“人格要正”。輔導員工作涉及獎助學金評定、學生干部任命、評優評先推薦、學生糾紛處理等,因此輔導員是既是學生的引導者,也是學生事務的裁判員,更是學校在學生群體中的“代言人”。所以不論是從個人層面還是學校層面,都需要培養“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人格素養。輔導員自身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公正自律的品質。培養風清氣正的良好形象就必須要在行使權力時,秉持客觀、公平、公正的態度,不能因自己的好惡和與學生關系的遠近來處理事務。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提到,事物的發展受內因和外因的同時作用,內因是決定性因素,外因是重要影響因素。在學??焖侔l展階段,特別是面對高職院校百萬擴招后生源構成更加復雜的情況下,輔導員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問題是必要的。同時,學校方面作為外部因素,也要加強對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全面領導。在進行了頂層設計時,一方面要堅持問題導向,破除頑疾狠抓落實,另一方面也要在職稱評聘、培養培訓等關乎輔導員隊伍切身利益的問題時加大政策激勵,促進廣大輔導員隊伍樂為、敢為、能為、有為,充滿正能量,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
參考文獻:
[1]林伯海,建沒高素質專業化思政課教師隊伍[N].四川日報,2019-09-11(7).
[2]康沛竹,艾四林.建設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9(3):15-18.
[3]陳昕,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強化政治素養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9(3):114-117.
[4]余晚霞.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創新能力培養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1):78-80.
收稿日期:2019-10-28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2016年課題項目(編號:2016GB266)
作者簡介:譚璐璐(1990 ).女,助教,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訊作者:秦武峰(1982-).男,講師,研究方向為高等職業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