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良俊 程凌
【摘要】兒歌彈唱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鋼琴演奏則是教學基礎。如何提高學生對鋼琴演奏的興趣與能力,是師范類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首要問題。基于此,本文結合當前高校教學現狀,探究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鋼琴;學前教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鋼琴有著“樂器之王”的美譽,它幾乎囊括了樂音體系的全部樂音,是除了管風琴之外音域最廣的樂器。它既能表現柔情似水的情緒,也能迸發內心激情澎湃的吶喊,因此對演奏者來說鋼琴彈奏并非易事,對個人定力與耐心也是一項考驗。因此,教師在鋼琴教學中,應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有機結合在一起,并發展創新性課堂,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
一、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現狀
(一)學生基礎
在國內,學前教育專業大多數在專科院校開辦,有五年制與三年制兩種類型,大部分生源來自于中考、高考失利的學生,因此學生學習積極性相比于本科院校學生有一定差距。從音樂層面上來看,在此之前學習鋼琴或者其他樂器的學生人數不多,錯過了學習樂器的最佳年紀,造成進校后基礎薄弱,教學難度大。
(二)教學條件
現在學校的教學條件已今非昔比,從硬件上來看,大多數學校都已有獨棟的藝術樓,電鋼教室的配備也是必要成分;從軟件上來說,大專院校如今都需要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才教學,師資雄厚。可即便如此,學前教育的鋼琴教學依然存在很多問題。第一,學生人數多,課時比例少。鋼琴課程是在電鋼教室的大課教學,人數眾多,而鋼琴演奏又是一門技術課程,即使一個星期安排兩節課時,教師也無法對每位學生的回課進行細致點評,長期以往導致了學生兩極分化程度嚴重;第二,教師都為音樂專業畢業。音樂專業畢業的鋼琴教師,自身水平毋庸置疑,可是他們對學前專業鋼琴教學多數存在誤解。部分教師著重于鋼琴演奏技術,練習曲、樂曲蜂擁而至,而忽視了幼師專業鋼琴彈奏是陪襯于兒歌彈唱,導致很多學生能彈但是不能唱,又或是能彈能唱卻缺少了兒歌該有的音樂性,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沒有體現學前教育的教學特點;第三,學生多,琴房少。鋼琴彈奏需要演奏者長時間、單一的練習,但是學校不可能為每個學生都配備一臺鋼琴,所以琴房不夠用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更需要學生合理地規劃利用練習時間。
二、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改革目標的制定
(一)改革教學目標
鋼琴教學由傳統的“重技術”變為以學前兒童喜愛并接受的兒童歌歌曲彈奏作為主旨。在選擇兒童歌曲上,形象鮮明、節奏突出、易于記憶的歌曲為首選。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需要學習的技能很多,無論是鋼琴、美術、手工等,都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因此制定的教學目標更應清晰明了、具有實用性、針對性,不能以培養鋼琴教師的角度來教授學生,這樣對教師還是對于學生都是事倍功半。
(二)鋼琴與彈唱兩者結合在一起
新時期的幼兒園教師,在班級進行音樂活動教學時,很多時候都不光是樂曲的彈奏,需要范唱來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計劃制定中,鋼琴與聲樂往往是兩門獨立的課程,導致學生對于學前聲樂的理解便是音樂中的民族、美聲唱法,其實不然,學前聲樂教學并不需要學生掌握高超的演唱技巧以及有集中、穿透力的共鳴聲樂,只要求學生能運用正確的發聲方式、富于表現力的演唱兒童歌曲即可。因此在教學計劃制定中,兩門課程老師能夠一起商量課程進度,在高年級時候所彈、所唱的歌曲保持一致,這樣才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將知識串聯起來。
(三)以即興伴奏為主的鋼琴教學
幼兒園教師在教學時,彈唱曲目多數為簡譜兒歌,因此能夠配上相應的和弦進行即興伴奏,是他們努力的方向。對于零基礎的學前學生,即興伴奏是一道需要足夠努力才能逾越的大山,不僅需掌握鋼琴彈奏的基本技巧,還需學習樂理知識,這就導致原本對鋼琴沒有很大興趣與缺乏毅力的學生容易放棄。
三、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改革的方法
前面針對目前國內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大環境的背景,分析了現有教育方法的利與弊,針對現實情況,需提出方法,從專業、教師等多個層面一起努力來提高教學質量。
(一)學校層面
學校應配合教學,針對鋼琴技能課形成完整的培養方案來定性、定向制定教學標準,鼓勵教師錄制網課,這樣學生能夠自主調動學習資源、完善自主訓練體系,打造師生高校互動育人機制。
(二)專業層面
鋼琴不同于其他學科,如果學生回課質量不高,教師很難進入下一階段的課程,課程進度上不去,教學質量就難以達標。因此應該營造學習鋼琴良好的氛圍,定時舉行彈唱比賽,以賽促教,從而讓學生知道自身的差距與不足,積極主動地練習。
(三)教師層面
鋼琴教師多為音樂學院鋼琴系畢業,對專業的專一性固然是好事,可是在學前教學上這類教師往往受到學科限制。奧爾夫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等目前國內外推崇的音樂教學法,鋼琴教師了解不多,在這點上我們應加強學習。教會學生運用優秀的教學法在幼兒園教學,能夠極大提高小朋友學習積極性、活躍班級氛圍,事半功倍的完成制定的教學目標。鋼琴教師除了更新音樂知識來進行教學外,還要拓展幼兒園五大領域教學的知識,這樣才能在課堂中使知識點串聯起來,幫助學生形成橫縱向知識點記憶。
(四)教學層面
第一,小組合作。大課教學相對于傳統鋼琴一對一教學,有利有弊,我們可以結合大課教學優勢,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小組成員取長補短,相互激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來發現問題、改正問題,一起共同進步;第二,分層次教學。學前專業學生在入學前,并未接觸過鋼琴,因此教師在授課中應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講解,前期速度放緩。同時根據學生水平布置不同作業,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在兒歌伴奏和弦織體、級數選擇上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可以布置經典鋼琴曲讓學生彈奏,帶領他們發現音樂的美、感受鋼琴的魅力,讓他們更有激情地投入學習之中;第三,訓練學生視唱練耳的能力。有許多速成的學生是將曲譜背下來,然后將注意力放在鋼琴琴鍵上來彈奏。這導致他們識譜能力越來越弱、錯音出現時而不自知,視奏能力就更為堪憂,彈出來的曲子只是一連串的音符,沒有音樂性。問題的長期積累使得教師教學困難、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終將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的現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嚴格要求節拍的正確彈奏,加強學生識譜能力,在回課時候有意識地強調學生不能看鍵彈琴的問題,用耳朵聆聽旋律發現錯音,并能哼唱旋律。長期這樣嚴格要求,必能提高學生鋼琴視奏能力,加強學生手指對鍵盤的控制能力;第四,分工合作。教師在上課時候,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手段,讓小組分工合作,回課時候可以一人彈琴、一人伴唱,其他同學用身體或者是打擊樂加入聲勢伴奏,多種聲音融合在一起組成美麗的樂章。另外的小組事后點評,大家一起討論問題所在,這樣學習事半功倍。
四、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課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是重點也是難點,是挑戰也是機遇。因此在學校與專業的配合下,教師需積極調整自己教學狀態、更新自己已有知識體系、持續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前專業學生。
參考文獻
[1]侯淑青.淺談提高幼師鋼琴教學實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7(1).
作者簡介:汪良俊(1992—),男,漢族,江西景德鎮,助教,井岡山大學助教,研究方向: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改革;程凌(1993—),女,漢族,江西景德鎮,助教,吉安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