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目標側重于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學生物理價值觀、生活態度以及物理運用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這并不符合當前教育對物理教學的要求。因此,物理教師應當結合時代的要求優化自身的教學方式,其中將物理教學生活化,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1-0019-02
引言
在新課程標準的推動下,初中物理教學生化的教學方式,以其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優勢,受到了較多物理教師的追捧。但是在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教學方式、教學環境以及教學理念等因素的影響,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最終成效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將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實踐進行分析,以實現這一教學方式效用的充分發揮,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高。
一、構建物理教學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階段,想要實現物理教學生活化,首先,物理教師應當轉變物理教學理念,認識到物理教學生活化對學生物理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其次,物理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選用適當的物理教學方法,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標。最后,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情境創設法,實現物理教學的生活化。具體在生活化情境創設時,物理教師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情境創設前。在創設情境前,物理教師應當對班內學生的物理學習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以此為依據對情境中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二是情境的具體內容。物理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其所創設的生活化情境并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物理教師應當切實地聯系外部環境,將生活情境或是社會情境融入課堂情境之中,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生活化情境的作用,提高學生對物理教學內容的感知度,激發學生對物理的探究精神[1]。
例如,在講解《噪聲及其控制》這一章節時,為了實現物理教學的生活化,物理教師需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育理念的優化,物理教師應當結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切實意識到物理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明確這一章節的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噪聲”“噪聲應該怎么控制”等內容,而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二是教學方式的優化,為了達到物理教學生活化和提高學生物理運用能力的目標,物理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物理教學方式。針對這一章節,物理教師可以采用生活情境創設法進行教學,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生活中的噪聲融入課堂之中,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什么是噪聲,并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課本的方式找尋控制噪聲的具體方法。
二、組織物理生活化教學活動,提高運用能力
物理生活化教學活動是將物理課堂生活化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組織物理課堂生活化的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物理知識運用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具體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活動的難易程度,物理教師在組織物理活動時,應當切實了解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客觀條件等方面的限制,這樣才能組織學生接受更高難度的教學活動;二是活動時間的控制,初中階段學生承受著較大的學習壓力,課堂上的物理學習時間相對較少,因此,物理教師應當對物理活動的時間進行適當的控制;三是活動與物理知識相關度的把控,教師所組織的物理活動應當與課堂所學的物理知識內容具有一定的相關度,這樣才能真正地發揮物理活動的效用;四是安全性的把控,物理教師在組織物理活動時,一定要對安全因素進行考量,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
例如,在講解《物質的三態溫度的測量》這一章節時,物理教師可以通過組織生活化活動進行教學,組織學生對生活中的物質形態進行觀察,并從中了解相關的物理知識。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物理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適當地引導,在物理活動過程中,為了避免活動過于松散、學生沒有目標等問題的出現,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如“物質的三態是什么?”,并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找尋生活中的相關物質,這一方面能夠有效加強學生對這一章節相關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物理知識的運用能力及探究能力;二是活動時間以及對安全性的把控,物理教師應當對學生的活動范圍進行嚴格的控制,觀察學生的活動行為,避免學生在活動中發生沖突,更好地保障學生在活動中的安全。
三、注重物理實驗環節的運用,培養探究精神
實驗是將學生帶入物理生活最直接的方式之一。通過實驗課程,學生能夠直觀地接觸教材知識內容,真切地感受一些物理變化,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具有重要意義。在進行物理生活化實驗課程時,物理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實驗選擇,物理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更具生活化的物理現象進行實驗,這樣才能夠增強學生對物理生活化的感受,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生活化運用能力;二是適當引導,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應當適時向學生提出一些與實驗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實驗的過程進行觀察。這樣才能在增強學生直觀感受的同時,實現物理相關知識點的直觀化與生動化。
例如,在講解《測量物體的質量》這一章節時,為了提高物理知識與生活的相關度,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進行教學。結合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一般分為兩種方式進行教學:一是動手實驗教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物理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物理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物理活動之中,提高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的直觀感受;二是視頻實驗教學,若無法實現直接的實驗教學,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播放相關視頻的方式進行教學,這同樣能夠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相關物理變化,通過觀察了解物理教材中的知識,促進學生探究精神的養成。
四、布置生活化物理課后作業,強化與生活相結合
在初中階段,課堂內的物理教學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為了實現對于課內物理教學知識的鞏固,物理教師應當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后作業,并結合物理生活化教學的需要,避免直接采用書本題目的方式,而是布置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的作業,這樣才能有利于提高學生物理知識的運用能力,實現物理教學生活化的目標。
例如,在講解《能源與可持續發展》這一章節時,針對課后作業的布置,物理教師可以布置讓學生查找“核能的利用”“太陽能的利用”等相關資料,進一步實現物理課后教學的生活化,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真切地了解物理知識的實際運用,了解物理學習的重要性,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但是,物理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讓學生將自己的觀察所得在班內表述出來,避免部分學生渾水摸魚。
結語
綜上所述,物理教學生活化符合目前初中物理教學的需求,對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物理教師應當加強對物理教學生活化的重視,切實保證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實施,還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通過創設生活化情境、組織生活化活動、增設生活化實驗以及布置生活化作業等方式展開教學,在促進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同時,實現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傅晶晶.試論生活化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2):125.
作者簡介:吳小紅(1974.1—),女,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