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教材中作文話題一般都比較寬泛,缺乏真實的觀察和體驗,學生在學習和寫作的過程中常常會失去耐性,喪失興趣。他們一逢作文課就頭痛苦惱,沒有絲毫興趣與樂趣,寫作成了他們學習中的沉重負擔。新課標的提出,要求作文教學要寓教于樂,以興趣為主,教師要考察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此為依托,設計合理的寫作情境和寫作氛圍。作文教學之道在于釋放學生的心靈,幫助學生挖掘自己的寫作潛能,觀察體驗生活,找回寫作的樂趣。
關鍵詞:觀察體驗;激發興趣;寫作樂趣
在語文教學中,作文學習是重點,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寫作能力,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還能激發學生的習作思維,將生活的點滴記錄在作文中,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情商。因此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就應該以興趣和生活實際為出發點,在寫作之前,先讓學生學會表達,用語言將所思所想說出來,然后再動筆將剛才說過的話升華寫下來,這樣的過程也在無形之中培養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從而提升了作文課堂的趣味性。
一、 在活動中學習積累,激發寫作興趣
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玩耍,在活動玩耍中學習觀察,在活動玩耍中激發興趣,在活動玩耍中增加體驗,在活動玩耍中積累經驗,到練習寫作時,便會有內容,有激情,有感受。
如在寫人的作文教學開展“猜猜他是誰”的活動,我讓一位學生描述某個同學的一些外貌特征或言行舉止,其他同學去猜。這個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寫作的積極情緒,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想象的能力。而且在開始寫作的時候,運用“為文添畫”的形式,讓學生為自己所寫的人畫一張肖像畫,這樣也可以體現學科間的相互滲透性,所以在作文教學中運用各種有趣的寫作形式,會大大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
學生有了具體的經驗,寫作的情緒也就濃了,作文言之有物,感情真切。我想:這不正是我們在踐行新課標提出的“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激發寫作欲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之建議”嗎?
二、 模仿范文進行作文,降低習作的坡度
寫作,其實和書法、繪畫等事物一樣,都有一個臨摹階段。以書法為例,只有通過臨摹我們才能知道如何結構,如何運筆,使寫出來的字美觀、有力。臨摹的時間長了,練得多了,掌握了字的結構規則、運筆技巧,我們也就能夠寫出一手較好的字了。寫作也是這樣,作文由不會寫到會寫,由寫不好到能夠寫好,都要經過仿寫到創作的過程。從學生熟悉的課文著手,減少習作的坡度。
如我在教學《小馬過河》一課時發現課文的對話很有特色,我就在教讀時讓學生仿寫,進行對話練習,而且要求對話要言之有物,對話要在三個回合以上。通過指導練習,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得以開展,把讀與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得以加強。
又如學習《葡萄溝》一文,在總結過程中,與學生回顧抓住特點介紹家鄉物產的寫作方法,讓學生仿寫自己的家鄉,寫寫自己熟悉的一種家鄉特產。有孩子這樣寫:“我的家鄉在汕頭潮陽,家鄉的特產有烏酥楊梅、三捻橄欖、姜薯、油甘等,而我最喜歡的是柑橘,柑橘品種很多,就我所知,有金橘、蜜橘、橙等,它們不僅有各自不同的口味,有些水果還有藥用價值。”這說明學生的知識量是超乎我們想象的,小學生不是沒有觀察生活,是我們沒有打開他們記憶的閘門。而模仿恰如那把鑰匙,引領學生進入作文的殿堂,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展開他們的寫作之路。
三、 把作文與積累結合起來,巧妙利用繪本教學開啟閱讀興趣
作文的寫作其實是一個生活素材積累的過程,學生懂得的知識越多,能夠表達的東西也就越多。因此,將作文教材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為學生創設合理的寫作情境,能夠合理激發其想要表達的欲望。我在語文教學中大膽把繪本引入課堂,教學繪本《我爸爸》后,鼓勵孩子回家捕捉爸爸的細小言行,發現自己的爸爸與眾不同,將自己所得所感整理成文,收效甚廣。孩子們會說:“我爸爸像章魚一樣游得快。”“我爸爸像小蜜蜂一樣忙碌。”“我爸爸像企鵝一樣不怕冷。”“我爸爸的聽力像兔子一樣好。”……利用繪本來提高孩子的寫作技巧,讓一幕幕似曾相識的生活場景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無形中掌握習作選材的技巧和能力。
例如《畫楊桃》一課主要講述的是作者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從自己角度看到并結合想象中的樣子,雖然成果出來大家都覺得好笑不可思議,但是老師卻啟發同學要懂得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生活,可能你眼中看到的事物在其他人眼中就變成了另一種樣子,因此生活中也需要尊重他人,不要隨意取笑他人,這樣是非常沒有禮貌的。我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把課文所說明的道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適時帶出課外讀物——《鴨子?兔子?》繪本里有一個看上去既像鴨子又像兔子的形象,引起兩個小孩的激烈爭論。其實,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依據這個形象,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辯論的能力。課后,我要求學生寫一寫在生活中與“畫楊桃”類似的事情時,學生也言之有物,不會無從下手了。由此可見,這樣的延伸活動對于孩子的閱讀興趣的培養和寫作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
四、 利用現場表演,創作情景
任何課程的教學,都離不開充滿趣味性的情境模擬。尤其在作文的教學中,想要讓學生快樂寫作,就需要為他們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寫作環境,給孩子們一個充滿想象和童趣的空間。例如,角色扮演就是其中重要的形式,每一個作文都有一個主題,讓學生用自己的想法幾個人一組,將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分角色演出來,提升學生合作學習的同時,也能拓寬他們的寫作思路。
例如,有的學生寫到了玩捉迷藏,只提到爸爸、媽媽和自己一起玩,爸爸躲,媽媽藏,自己過去找。輕描淡寫的,對人物的動作、神態都缺乏細膩地刻畫。這時候,我就請幾位同學上前來,各自扮演爸爸、媽媽等不同的角色,讓他們親自將平時捉迷藏的情境演繹出來。學生們你追我趕,在游戲中,能夠體會到捉迷藏的樂趣,也能逐漸地將捉迷藏游戲中不同人的神情和狀態表達出來,應用到文字中。
總之,讓學生用手中的筆寫真實的事,表達內心真實的情感,就是作文教學的目的和任務。快樂寫作,就是讓學生在快樂中潛移默化地學會表達和溝通,這對于更高年級的學習以及人際交往都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簡介:羅苗苗,廣東省汕頭市,汕頭市潮陽區文光鎮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