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愛榮
【摘要】當前的小學生對各種新奇的事物更感興趣。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游戲在數學中的作用,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數學。文章主要從現如今小學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出發,簡單地介紹了游戲在數學教學中的意義和應用策略。
【關鍵詞】游戲;小學數學;應用策略
游戲教學的形式能很好地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游戲的形式本身具有多種特點,能很好地與不同的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相適應。教師應找出游戲與數學知識的聯系點,緊密結合,形成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較長時間以來,小學數學教學一直處于理論教學的層面。但是,當前階段的學生是非常活躍的,他們不能完全地接受教師的教學。大多數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累,教學效率也較低。有的人認為簡單地學習課本內容很無聊,因此忽視了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系。因此,數學教師要隨時更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否則學生很難學好數學。小學階段是學生興趣和習慣養成的基礎階段,如果學生在這個階段對數學學習出現偏見,那么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教師應當認真學習不同的數學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將數學游戲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種數學游戲,情景模擬游戲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常用的游戲。也就是說,學生可以通過模擬不同的生活情境,學會在特定的情境下運用數學知識。同時,許多教師會使用一些玩具來增強數學課堂的,并開展相關的數學游戲,如積木、貼紙等游戲。開展這些多樣化的游戲,可以降低數學教學的難度,使學生自然地學習到相關數學知識的應用。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游戲教學活動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在游戲參與過程中,學生對游戲與知識的緊密結合更感興趣。學生的游戲體驗高于枯燥的學習體驗,體現了數學游戲的強烈趣味性。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游戲開展教學活動,豐富課堂內容和形式,創新小學數學課堂,使學生的游戲體驗更加豐富多彩。
三、將數學游戲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策略
(一)“玩”中學
“玩”是指通過開發各種形式的游戲,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學會靈活運用知識。以學習“可能性”為例,教師可以先創建一個特定的生活場景,引導學生討論場景中可能發生的不同情況。比如在去超市參加抽獎活動時可能會遇到不同的情況,在這一環節,教師應將游戲教學與提問法相結合,及時向學生提問,如:“學生參加抽獎的可能結果是什么?”大多數學生都有參加抽獎的經驗,因此大多數學生面對這個話題都有話要說,提高了他們的參與感。為了加深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教師應模擬抽獎活動,如準備標有不同數字和顏色的球,讓每個學生畫一個球并把它放回去,然后估計抽出不同顏色的球的可能性。通過對比賽結果的統計,學生們會發現,顏色最多的球是最有可能被抽出來的。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現象來介紹本課核心知識點。采用這種方式引入新知識,學生不僅能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而且能形成將生活與所學知識聯系起來的意識。
(二)“趣”中練
為了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時候實踐所學,教師必須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基礎知識。通過數學游戲,教師可以更容易實現這個目標。比如教學“位置”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七巧板來開展教學活動,讓不同的學生對七巧板進行不同的擺放,比如將七巧板放成一個圓的形狀,對其進行觀察,并要注意在不同的位置進行觀察,然后進行記錄,最后讓學生將記錄的內容交上來。通過對呈交內容的比較會發現,不同位置的學生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此時,教師就可以對位置的相關知識做出解釋。在給學生介紹了位置的基本知識后,可以組織學生玩“報告位置”的游戲,從第一排的第一個學生開始,讓學生逐一說說他們的位置情況,讓全班學生都參與到游戲中去,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玩了這個游戲之后,教師可以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果學生報告的位置不正確,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聯系前后桌的位置情況來找到自己的正確位置。經過一輪的位置匯報游戲,學生的大腦中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位置”概念。然后教師可以對游戲的難度進行提升,如隨機念出位置,相對應的學生站起來回復教師,或者其他學生報告出坐在該位置的學生的姓名。學生在課堂上不知道是否會被教師念到自己的位置和名字,因此會高度集中注意力,學習效率就會得到提升。當教師點到一名學生時,他周圍的同學也會緊張起來,這對活躍課堂氛圍來說是非常好的。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游戲教學,給學生營造一種游戲氛圍。舉個例子來說,在開展“位置”游戲之前,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視頻來了解GPS等高科技在生活中的應用,并初步在大腦中形成“定位”概念。待學生認識到確定位置的重要性后,再結合游戲活動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
(三)“樂”中思
玩游戲對學生來說不是目的,而是一種學習的手段。教師在游戲前應充分注意游戲內容的設置,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小學數學課的內容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因此,教師應設計更多的開放性游戲,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充分發揮創造力和發散性思維。比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玩“揮桿”游戲,讓五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不同的學生回答不同的問題,接力完成所有的游戲。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原則,如問第一個學生:“如果五根棍子是一捆的話,取出二十根棍子需要多少捆?”然后問第二個學生:“如果我現在只想要八根,應該減去多少根?”教師也可以提出綜合性很強的問題,如:“小紅拿了三捆棍子,然后又拿了五捆棍子。小紅的媽媽讓她把這些木棍平均分成四捆,每捆應該有多少根木棍?”通過認真回答教師的問題,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充分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游戲對數學教學來說是非常有效的,教師應重視游戲的內容和形式。開展游戲是為了吸引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所以,教師在游戲前必須嚴格要求,制訂嚴密的教學計劃,認真規劃游戲的各個環節,讓課堂效率得到切實提升。
【參考文獻】
[1]徐燕.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7):71,79.
[2]金淑湘.談小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18):112.
[3]曾燕玲.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A].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論文集卷二——教育在線[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8:2.
[4]劉巧言.探討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A].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論文集卷三——教改新視野[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