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喜珍
【摘要】教師應當注重數學學科教學的基本過程,逐漸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體系及行為習慣做出一系列的判斷和推測,得出準確的答案和結論,探究出事物發展的本質特征,發掘出教材的主要內容,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
一、小學數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運用形式
(一)運用歸納推理法形成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培養學生的主要能力,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運用歸納推理法強化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推理出每一個新的知識章節中所包含的數學內容,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發現能力,使學生自主尋找數學知識的發展規律,明確每一個公式所展現出的基本性質,探究出每一個定理的運用法則,認識到每一個應用題的解決規律,從而促使學生歸納出自己的數學理論,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推理能力。
(二)運用分類整合法形成邏輯思維能力
教師要認真分析邏輯思維方式的特征,引導學生運用分類整合法學習教材內容,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分類能力,使學生自主對教材內容進行分類整理,主動尋找到知識點之間的相似點和區別,認識到不同知識點所應用的主要位置,理清知識的框架和脈絡,從而提升學習效率,提高教學效果。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運用分類整合的學習方法,將相同的知識點整合到一起,自主歸納出它們所具有的相同理論,明確知識點之間的相關性,充分利用舊知識推理出新知識的基本概念,了解到教學內容的異同點,大大降低了對知識點的混淆程度,提高了他們對數學內容的發掘能力。
(三)運用概括綜合法形成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具有抽象的概念,概念具有相似性。教師應培養學生較強的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概括出數學教材的基本內容,使學生主動發現概念之間存在的相似性,尋找同一類型的數學概念,并且學會將這些概念整合到一起,形成豐富的認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運用概括綜合法,學生可以快速、高效地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內涵,了解到知識內容之間的相通性,認識到知識概念之間的共通性,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總結出普遍的學習規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與總結能力。
二、小學數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意義
小學數學教學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提升了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能力。
首先,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數學問題探究過程當中,使學生主動發現數學教材存在的問題,自主研究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思考出教材內容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
其次,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凸顯出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新性,使學生利用邏輯觀念去思考數學問題,掌握教材中的重要內容,自主尋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明確數學知識之間的邏輯性。
再次,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助于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化,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認識,使學生在探究新知識時形成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不斷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當中,明確抽象的知識概念。
三、小學數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凸顯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性格愛好和學習能力設計出符合他們身心發展的教學手段,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共同進步,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觀察物體(一)”這一課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分析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實際物體引入數學教學過程中,在課堂上展現出實際物體的具體形狀,使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實際物體的基本概念,自主思考物體構成的主要形狀,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模式,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問題是引發學生思考的主要形式,也是提升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應創設出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教學模式,利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通過問題發現數學知識的基本內涵,明確解決問題的途徑。教師在備課時精心設計問題,提出有效的發散性問題,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課的學習過程當中,教師對學生提出以下問題:“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存在的區別?長方形和正方形具有哪些性質?”讓學生利用這些問題思考教材的主要內容,明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性質,從而了解到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相似性和區別。
(三)精心安排課程內容,傳授學生邏輯思維形成方式
課堂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要場所。教師要精心安排課程內容,采取合理的課程體系,設置出科學的課程方案,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程度的教學方式,以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想要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應傳授給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形成方式,讓學生自主歸納、分類、整合和總結數學知識,學會觀察和思考教材中所展現出的數學規律,充分掌握到數學內容的實質。
數學是小學階段教學的重點內容,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強化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深化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創建出問題教學模式,精心安排課程教學的基本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推動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陸春燕.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74.
[2]趙英梅.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