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燕萍
摘 要:眾所周知,學生校園生活學習基層組織,要當屬班集體,因為這是學校對學生展開教育管理工作最為關鍵的重要途徑與組織機構,可見班集體能夠發揮的作用極其重要。然而要想使班級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那么就需要使班級凝聚力得到更大提升才行,班級凝聚力將會使學生生活以及學習氛圍得到優化與改善。提升班級凝聚力的措施,需要基于團體游戲背景下展開。
關鍵詞:團體游戲;班級凝聚力;研究分析;關聯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我國教育機構隨之發生變化,其中改變工作較多的環節,主要集中在提升班級凝聚力方面。之所以學校教育將改革工作的重心集中到了班級凝聚力上,是因為廣大教育人士認識到,班級凝聚力往往能夠在多個方面優化教育質量水平,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如此有條不紊地展開了相應工作。在提升班級凝聚力方面,采取的措施是團隊游戲,這也是本文主要討論的議題。
一、科學把握團隊游戲與班級凝聚力之間的聯系
首先我們應當明確班級凝聚力對于學生的影響極其深遠,一個具有良好班級凝聚力的班級,將會使學生以更加愉快、輕松的心態,展開校園學習生活,從而使學生健康地學習成長。一個班級的學生往往并不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的,正是因為如此,他們之間必定會存在較為明顯的生活學習差異,其中表現明顯的便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變少,班級凝聚力不斷下降。根據有關教育專家研究得知,班級凝聚力的提升,可以通過團隊游戲的方式實現,團隊游戲能夠強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促使他們在游戲的過程中增強個體文化生活差異的學習與了解,進而養成互相尊重、接納的優良品質,從而使這種品質能夠很好地作用到學習過程當中。
在團隊游戲背景下展開班級凝聚力提升研究,是非常有效的措施途徑,廣大學校教育工作人員需要清楚地意識到這一要點,并且在實際學習生活過程中,進一步加強這些方面的研究工作,相信隨著團隊游戲的不斷開展,整個班級的凝聚力將會不斷呈現直線上升的態勢。
二、團隊游戲背景下班級凝聚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通過本文第一部分的研究,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團隊游戲與班級凝聚力之間的關聯性是極為緊密的,所以應當制定出有效的團隊游戲措施,來提升班級凝聚力,具體的措施需要從這些方面展開:
(一)制定科學完善的團隊游戲框架
學校在展開班級凝聚力提升工作的時候,需要首先構建一個相對完善的團隊游戲框架,因為框架將會決定后續措施的實施,這是非常重要且關鍵的前提要素。落實到具體的操作上來講,有關教育人士首先要從多個方面去了解,當前所在班集體凝聚力方面存在的問題,之后依照存在的問題,制定出切實有效的團隊游戲框架,如此后續措施的實施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效用。另外,完善的團隊游戲框架在制定完成之后,需要進行試點研究,其目的是及時發現框架中存在的不完善問題,以免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造成不應有的問題。舉個簡單的案例加以說明:某學校班級建設負責人,在提升班級凝聚力的工作當中,首先深入展開了所在班集體的日常生活學習調查并發現,學生與學生之間凝聚力降低,主要的原因集中在學生的性格方面,所以針對學生性格提升,也就成為團隊游戲框架制定的主要方向,正是因為制定的團隊游戲框架能夠很好地應對學生性格問題,所以最終實現了班級凝聚力的提升。
(二)團隊游戲方案應當貼合班級建設實際情況
在團隊游戲背景下展開班級凝聚力提升工作,較為重要的一點是,所構建出來的團隊游戲方案,應當要貼合班級建設的實際情況。之所以會將這一點作為措施途徑之一,主要的原因在于經調查發現,某些班級建設工作人員并沒有從內心深處認識到此項工作開展的重要性,所以在制定團隊游戲方案的時候,僅僅將眼光集中在了借鑒與吸收的方面,更為嚴重的是,某些班級建設人員完全抄襲其他班級凝聚力提升的措施。但是每一個班集體所表現出來的凝聚力問題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將所有的班級凝聚力建設工作都混為一談,只有將團隊游戲的方案貼合到所在班級建設的實際情況中,這樣才能使團隊游戲背景下的班級凝聚力真正得到提升。同樣舉個簡單案例予以說明:某班級建設人員,為了能夠盡快完成班級凝聚力提升工作,在構建團隊游戲的時候,沒有從所在班級的實際情況展開,僅僅抄襲了其他班級凝聚力提升的有效措施,然而他所在的班級并沒有此類情況,所以該團隊游戲方案措施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效用。由此可見,團隊游戲方案貼合班級建設實際情況,將會是提升班級凝聚力重要的途徑。
通過本文的簡要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展開基于團隊游戲背景下的班級凝聚力提升研究工作,是極為重要的,有關教育人士需要對此予以重視。本文從兩個角度展開了主題研究,重點給出了兩點措施,相信隨著有關人員的理解與把握,最終班級凝聚力建設水平必定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羅榮汶,周偉明.奔跑類體育游戲中培養小學生團隊意識的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19(7):79.
[2]黃婭.團體輔導對提升高職院校班干部團隊凝聚力的研究[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9,48(9):28-30.
[3]王承欣.中職班級凝聚力培育路徑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9,6(76):188-189.
注:蘭州市規劃課題LZ[2019]GH64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