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曼
摘 要:現代社會經濟發展極為迅速,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社會以及學校越來越重視孩子們的身心發展健康,“快樂體操”應運而生。為培養更多的從事“快樂體操”教育教學的新時代人才,關注祖國的未來,本文進行了針對性的研究,制定“快樂體操”教學內容設計。“快樂體操”主要以體操為基礎,并應用多種安全設備,開展相應教學活動。“快樂體操”具有較強趣味性,適合開展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獨立自主以及合作意識。
關鍵詞:“快樂體操”;教學內容;設計研究
一、引言
針對目前學生的身心發展現狀,我國在2014年提出“快樂體操”這一實踐活動。該項活動可以借助體育器械,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解決當前體質及體能下降等多種問題。但是,如何將“快樂體操”更好地進行課程設計,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其順利開展,是重難點問題。只有不斷深入研究,并結合學生特點,才能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充分貫徹落實“快樂體操”,使其作用得到全面發揮。
二、國內“快樂體操”研究
(一)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體操運動并沒有得到普及,“快樂體操”更加如此,普及率比較低。因此,高校,特別是專業體育院校更要有需要培養“快樂體操”的意識和責任。此外,國內“快樂體操”的教學人員偏少甚至有些偏遠地區幾乎沒有。此種發展現象,只會導致未來的體操體育競技人員更為缺失,最終導致我國體操運動項目落后于其他國家,對國家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二)研究內容
對中國體操運動進行分析,以及對“快樂體操”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出如下主要教學內容。一是是對“快樂體操”的概念和意義進行重新的定義和詮釋。二是對“快樂體操”的目標做出具體明確的闡述。三是對“快樂體操”的主要技術課程做出詳細的規劃、大綱制定以及教案編寫工作。讓“快樂體操”課程不斷發展,不斷在理論與實踐中得到運用和結合,亦獲得不斷完善,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專業人才,培養后備力量。
三、“快樂體操”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一)研究目的
對“快樂體操”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僅是為了提升學生整體身體素質能力,更是為了構建良好運動習慣,使學生在鍛煉的同時,性格得到完善,并將此種快樂運動,融入于自身的學習與生活中。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要將“快樂體操”作為一種有意義的運動,使“快樂體操”教學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為體育競技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確保“快樂體操”能夠獲得持續發展之力。
(二)研究意義
“快樂體操”的開展,不僅能解決當前學生存在的就業問題,并且“快樂體操”課程的廣泛開展,無論是在小學、初中還是高中,都可以促進相應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此外,“快樂體操”的開展,能夠使社會正確認知體育運動,構建全民健身良好氛圍。“快樂體操”的順利實行,能夠改善整體運動氛圍,并不斷提升我國體育后備人才力量,對國家以及體育事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四、“快樂體操”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法
在“快樂體操”課程內容設計中,可以根據數字圖書館,對需要的資料進行查找。例如,較為著名的知網、萬方數據庫以及維普期刊等。這些不同的網絡數據庫,能夠為“快樂體操”課程設計提供良好理論支持。同時,結合當前學生實際情況,對“快樂體操”課程設計工作加以優化,在理論基礎之上開展相關實踐活動。此外,要善于借鑒成功經驗,主動收集目前“快樂體操”俱樂部相關培訓標準以及教材,對“快樂體操”課程設計提供參考,構建良好設計環境。
(二)訪談研究法
對目前“快樂體操”相關專家人員進行訪談,在交談中,理清專家觀點,并對學生以及“快樂體操”俱樂部進行相關調查,對國內“快樂體操”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研究。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地“快樂體操”課程設計服務。此外,征求集體意見,為“快樂體操”的課程設計工作奠定良好基礎,確保其后續開展能夠得到全面支持,進而將其更好地貫徹落實。
(三)問卷調查法
根據“快樂體操”課程設計需要,對調查問卷進行設計。并將設計好的問卷,發放給專業的“快樂體操”從業人員。同時,要關注調查問卷的發放以及回收問題,并對“快樂體操”調查問卷進行有效性檢驗,確保調查問卷具有真實性。同時,對調查結果以及數據加以分析,提升調查問卷整體可信程度。
五、“快樂體操”課程設計研究
(一)遵循原則
在“快樂體操”的課程設計工作中,不能在課程設計完成后,馬上投入學校使用,可以借助志愿者,對設計成果加以檢驗,必要時,在保障學生安全前提下,要借助學生,開展相關檢驗活動。在檢驗完成后,對“快樂體操”的安全性、科學性、個合差異、趣味性、發展、適應性以及體操本質等多方面進行測評。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在保留體操原有基礎上,保障學生的安全,使“快樂體操”能夠順利應用于教學工作中,充分發揮“快樂體操”價值,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服務。
(二)內容設計研究
在具體的“快樂體操”內容設計上,首先要明確“快樂體操”的教育重點問題,并對“快樂體操”的教育目標、技能目標以及情感目標進行分別管理。例如,在講解基本的燕式平衡這一動作中,一定要讓學生充分了解燕式平衡的動作結構,并通過具體的練習,提升學生的平衡能力以及肢體力量,進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使其在“快樂體操”活動中,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同時,可以借助體操設備,構建游戲模式,將學生分成兩隊,開展彈跳比賽活動。但是,這些課程內容設計,一定要符合體操教育內容,并以此為基礎,選擇適合的練習活動與內容。例如,在送快遞游戲設計時,可以借助跳馬/箱,將其布置為送“快遞”路上的障礙。但是,為了避免學生過于快速通過導致安全問題,要將安全通過,加入到比賽規則中。如果在“送快遞”途中,出現跌倒等問題,則會失去比賽資格。只有這樣,學生安全意識才能得到提升,盡量避免其“快樂體操”教學中,受到意外傷害。在“送快遞”活動開展前,要對所需要使用動作進行講解,如踏跳步、三步上板起跳以及安全落地姿勢。只有這樣,才能在“快樂體操”課程教學中,得到更為專業培養。此外,在活動中,關注學生的手的支撐能力培養,并關注學生腿部鍛煉。在趣味游戲設計中,對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可以設計使用雙杠等多種體操設備,在鍛煉身體同時,提升學生專業性,為體育運動培養更多專業人才。
(三)設計方案分析
在“快樂體操”課程教學設計上,可以采取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模式,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得到體操鍛煉。例如,在實際教學中,開展“撿貝殼”活動,課前教師要準備好備課,并將學生帶到室外,將準備好的貝殼放在地下,并要求學生上身前屈,腿部與肩同寬保持不動,去撿地下的貝殼。此種活動,能夠極大程度鍛煉學生的柔韌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其體育鍛煉意識,并在教師專業指導下,養成良好體育意識。
(四)體操器械使用
在游戲化“快樂體操”培養模式中,不可避免需要使用體操專業設備,要重視設備使用注意事項,避免學生由于器械使用不正確,導致安全事故出現。例如,在雙杠使用中,學生所使用的雙杠基本為低雙杠。在低雙杠使用中,可以采取小熊爬、蜘蛛爬、螃蟹爬、毛毛蟲爬等方式,降低器械使用難度,并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器械。此外,還可以在雙杠上支撐擺動、支撐行進、杠上靜止支撐。同時,要學會雙杠使用技術點,如外轉體90?、前擺內轉90?與支撐后擺傳體180?等。在學習過程中,關注體操器械注意事項,有意識培養學生對技術要點的掌握。在學習后,對學生掌握情況進行考核,開展實踐比賽,對其體操理論與實踐內容進行測評,檢驗“快樂體操”實踐結果。
六、結語
在“快樂體操”課程內容設計工作中,要關注培養學生能力,還要面向現代社會發展的迅速節奏、教育工作和政策。如果學生沒有良好身體素質,無論是學習還是未來工作,都難以全心投入。因此,作為專業體操教師,要想更好地應用“快樂體操”,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就要對“快樂體操”應用對象加以研究,進而設計適合學生的“快樂體操”活動,并借助學生感興趣方式,開展“快樂體操”課程。
參考文獻:
[1]陳永青.幼兒快樂體操教學體系構建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9.
[2]周理平.對幾種體育教學模式在快樂體操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8.
[3]趙曉亮.快樂體操在體育教學中的推廣困境與化解路徑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