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理念的引導下,體育課程是小學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其教學質量的高低對學生身體素質、毅力意志、合作精神、協作能力、競爭意識等的強弱產生巨大影響。但是,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長期影響,當前我國很多小學體育課程仍舊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并且教學方法也十分陳舊、生硬,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制約了教學質量的優化。本文將從創新角度就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方法,進行細致的探究。
關鍵詞:創新角度;小學體育;教學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增強學生綜合素質及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是教學教學階段的各門學科的共同教學目標,而小學體育教學在愉悅學生身心、緩解學生壓力、強健學生體魄等方面具有先天優勢。但是,在日常教學中,小學體育教學尚且沒有得到學校、教師及社會各界的重視與關注,這就使得教學過程中還暴露出一些不足與問題,制約了教學活動各種職能的充分發揮。由此可見,從創新角度探究小學體育教學方法,顯得十分有必要。
一、 創新教學理念,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興趣
小學生普遍具有較為感性的特點,他們學習新事物的動機十分單純,完全是源于興趣。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應大膽創新傳統的教學理念,將學生興趣作為組織小學體育課堂活動的入手點與落腳點,盡可能提高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興趣,以推動學生都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中。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小學生在獲得大量體育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能增強自身身體素質,最終高質量落實新課改提出的“健康第一”教學指導思想。比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體育教材中與“跳繩”有關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就可顛覆傳統的“開門見山”的教學形式,而是與學生積極溝通,借助簡單的問答形式,激勵學生積極學生參與有趣的跳繩訓練。具體來講,教師可提問學生“大家會跳繩嗎?”很多學生都回答“會。”教師可進一步提問“那么大家會花樣跳繩嗎?會跳哪一些花樣?”當教師提到花樣跳繩,很多學生都感覺很有趣,都迫不及待地想告訴教師和同學自己會跳那些花樣。此時,教師就可趁機說“大家想不想展示自己的花樣跳繩?想不想學一些新的花樣?”當學生學習花樣跳繩興趣被激發出來之后,教師就可導入新課,引導學生學習跳繩的基本理論知識與動作要領,然后引導學生以游戲或比賽形式開展自由的訓練活動。教學實踐表明,在新的教學理念的引導下,教師都能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活動,這就為學生主體性與主動性的發揮奠定了基礎,有助于教學實效的提升。
二、 創新教學模式,構建積極體育學習環境
基于小學生性格活潑、愛玩愛動的性格特點,體育教師應摒棄傳統過于生硬的、強制性的教學方法,而恰當地將學生們普遍喜聞樂見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比如個人賽、團體賽、趣味游戲等,從而為學生創設出一個積極的學習體育知識與技能的環境,以推動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中,最終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體育教材中與“籃球”有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NBA比賽的精彩畫面,像扣籃、灌籃等。另一方面,小學體育教師還可為學生播放一些經典的賽場視頻短片,幫助學生直觀體會籃球運動項目的魅力,借助這種形式給學生創設出一個歡快、輕松的體育課程學習環境,盡可能激起學生探究籃球運動理論知識及運動技能的積極性。然后,教師就可根據小學生熱衷游戲的特點,用游戲形式組織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可不自覺地掌握一些專業知識,并可感知到籃球學習的樂趣,這就可提高教學有效性。具體來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站成對立的兩排,兩兩對面的同學進行傳球訓練游戲,使得學生都能以游戲形式對教師講解的傳球技巧進行實踐運用,從而幫助學生在愉悅的情緒中快速掌握傳球姿勢及傳球動作。如果在游戲中,哪一小組在10分鐘內規范完成的傳球數量最多,就可得到一定的獎勵。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在趣味性十足的教學環境中,都能長時間集中精力參與籃球技能訓練,這就可推動教學質量的優化。
三、 創新教學評價,推動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課堂評價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最后環節,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雖然當前很多小學體育教師都意識到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舊將某次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體育課程學習成效高低的唯一依據。在這種教學評價觀念的影響下,假如學生擅長某一個體育運動項目,那么其就可獲得很好的評價結果;假如學生不擅長某一個體育項目的話,那么其就會獲得很差的評價結果,即便其付出了很大努力,也積極與同學進行協作與互動,但也無濟于事。由此可見,這種片面的評價方式具有很強的不公平、不客觀性,難以全面體現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這一情況,小學體育教師應大膽創新以往的教學評價方式,盡可能提高評價指標的豐富性,應涵蓋有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態度、知識掌握情況、動作訓練情況以及各個階段的考試成績等。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做出動態性、全面性的評價,才能更加真實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結果。另一方面,教師還應通過激勵性語言評價學生。比如,在跑步教學結束后,教師可對速度很慢卻堅持跑完全程的學生說“你們都是很有毅力的,很厲害”;對跑步速度很快的學生說“你有飛人的潛質,繼續努力”。教師借助類似的激勵性評價,可讓學生明確自身優勢,可增強學習自信,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是踐行新課改理念的有效形式,也是優化教學實效的關鍵措施。因此,教師應借助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與評價方案的途徑,盡可能激發小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興趣并優化教學實效,最終推動學生都能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魏云英.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科技資訊,2017,15(16):191-192.
[2]劉國軍.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75.
[3]溫國平.談談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與疏導[J].當代體育科技,2016,6(02):85-86.
作者簡介:
陳麗,江蘇省昆山市,江蘇省昆山市城北高科園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