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華
摘? ? 要: 當前各高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其中包括民辦高職院校,究其原因既得益于中國社會人才培養(yǎng)的迫切需求,更得益于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及重要講話,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指明了方向,各高校遵循會議精神圍繞“立德樹人”展開系列改革。本文以江海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圍繞課程建設、組織機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教學改革等方面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論述,給民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未來建設提供助力。
關鍵詞: 民辦高職? ? 課程建設? ? 教學改革
我國民辦高職院校在多年實踐中為中國教育事業(yè)做出了很大貢獻,尤其是對中考或者高考落榜的學生的再次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臺,為社會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較高素質的技能型應用人才,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江海職業(yè)技術學院作為民辦高職院校中的一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方面尤其是十八大會議以來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
一、江海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現狀
經過多年改革和實踐,思想政治理論課經歷了不正規(guī)、不規(guī)范到逐漸規(guī)范的過程,在建設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特色,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規(guī)定課程與院本課程相結合,充分體現了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中高職院校的特點。
所謂“規(guī)定課程”是指中宣部、教育部“05方案”中規(guī)定必須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就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兩門課程。學院立足高職院校實際,認為高職院校不同于一般高校、不同于一般專科院校之處在“職”字上。作為一所“職業(yè)技術學院”,要培養(yǎng)高素質的具有一定職業(yè)技術的人才,這里的“高素質”無疑應該包括“職業(yè)素養(yǎng)”。基于這樣的思考,學院決定從2007年開始在全員學生中開設“職業(yè)素養(yǎng)基礎”這門必修課,向學生講授職業(yè)理想、職業(yè)道德、職業(yè)尊嚴等基本理論知識,幫助學生掌握職業(yè)生涯決策、溝通、人際交往、求職等技能,促進學生就業(yè)能力的提高。
(二)課內理論教學與課外主題教育活動相結合,有效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聯系實際。
學院為了增強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聯系實際,從2005年開始延續(xù)至今,我院堅持每年開展一次主題教育活動,從3月5日紀念雷鋒日前后開始啟動,到12月9日“一二·九”運動紀念日前后總結表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層次多元。
(三)教師隊伍建設情況。
我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自2015年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調整后主要由校內專職教師和校內兼課教師兩部分組成,基本保持在14人左右,在14名教師中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者10人,占教師總數的71%,超過省廳“40%”的要求。但師生比總體略低于教育部和省教育廳“1:350—400”的要求,說明我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數量不夠充足,師生比例不夠合理。
(四)教育教學改革情況。
教學改革是學校各項改革的核心,學院在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過程中,一直十分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
1.轉變教學觀念,明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思路。
學院在引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的過程中,明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思路,即:以轉變教學觀念為先導,以教學方式和手段的改革為切入點,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使思想政治理論課從內容到形式都富有鮮活的生命力,充分發(fā)揮育人主渠道的作用。
2.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研究,不斷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層面。學院在開齊中宣部、教育部規(guī)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我院高職院校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增設了一門與規(guī)定課程配套的必修課“職業(yè)素養(yǎng)基礎”,進一步優(yōu)化了我院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二是教學方法和手段方面。我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注意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陳舊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案例分析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加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教學效果。
在教學手段上的改革上,學院積極推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為了全面打造智慧型校園和推進信息化教學,我校借助超星學習通為學習平臺,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完成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性學習與考核。在教學過程中按照教學模塊設置網絡教學的學習內容,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模塊:一是上傳每個教學模塊的課件;二是提供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深入理解教材知識的相關閱讀材料,主要包括視頻資料、教學案例、章節(jié)參考書目、各類紀實片、重要會議文件資料等;三是開展主題討論。每個模塊都要求教師發(fā)放緊扣知識點、讓學生有較大發(fā)揮空間的主題討論,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討論;四是網絡考試。目前主要采用階段性考核和單元測驗、單元作業(yè)這幾種方式,單元測驗和單元作業(yè)依據模塊內容依次進行,突出過程性。階段性考核主要在期中進行,貫穿學習全過程的方式主要有討論、搶答、選人等環(huán)節(jié)。
3.重視課外實踐,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課堂內教師采用講中國故事、用中國傳統文化形式(書法、繪畫、寫詩等)展示自己才藝、知識競賽、情景模擬、朗誦、演講、PPT制作等形式進行。校外實踐教學主要是參觀能體現揚州城地方文化的景觀及配合學校團委等部門,共同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對外交流等活動。這些實踐課形式學生樂于接受,既突出高職學生的特點,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主動性,進一步提高思政課的課堂實效。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存在的問題
盡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過程中我校取得了一些成績,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是對照江蘇省教育廳印發(fā)的《江蘇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的要求,我們在具體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
(一)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目前,我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主要由校內專職教師和校內兼職教師兩個部分組成,在每學期各開一門課的情況下,暫時是夠用的,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者的比例接近80%。但是,我們清醒地看到,學院院內專職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共6名,年齡多數在40歲以下,其中一位是副高職稱,四位是講師職稱,還有一位是助教。兼課教師大多是外校離退休老師,長期來看隊伍構成不合理。
(二)教學基本條件需改善。
盡管近年來學院很重視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投入,教學基本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某些教學資源仍顯得不夠,如多媒體教室的數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科研所需的報紙雜志、圖書資料、音像資料還需要進一步增加。
(三)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需進一步深化。
近幾年,盡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中已經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教學研究課題和科學研究課題還很缺乏。另外,從學生座談中反映的問題看,學生特別希望教師多搞一些案例教學與多媒體教學,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說明今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還須進一步加強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進一步深化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
三、對策分析
(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確保監(jiān)督、檢查、整改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中的地位與日俱增,各方面改革頗有成效,形勢大好。但是對于民辦高職院校來講呈現的是另一番景象,辦學資金充足的學校可以拿出一筆經費建設思政課,發(fā)展不好的學校思政課建設上投入較少甚至沒有,究其緣由一部分來自經費的壓力,還有一大原因是因為民辦的性質,不能等同于公辦院校,即使不達標也不會追究重大責任,“雷聲大雨點小”,抱有僥幸心理。針對上述狀況,筆者認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大檢查力度,杜絕各高校尤其民辦院校陽奉陰違。
(二)進一步加強對年輕教師的培養(yǎng),不斷優(yōu)化校內專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結構。
思想政治理論課專任教師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必須加強對這支隊伍的大力培養(yǎng),在條件允許范圍內增加教師進修的機會,與公辦院校教師學習交流的機會;學校應根據社會招生政策和學生學情的變化,調整思政課教師的數量和質量。除專任教師外,學校黨委領導和負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二級單位領導應走進課堂或者開系列講座,提高學生思想教育的深度。
(三)進一步加大教學經費投入,不斷改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條件。
民辦高職院校由于資金來源的多樣性,在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方面資金投入不夠充分,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方面情況更不容樂觀。要真正實現課程建設有重大突破,必須加大對這類課程的投資力度,包括思政課教師的辦公條件、課程改革專項經費、培訓進修經費及學校教學條件等,如果這些基本條件得不到保障,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將達不到國家的相關要求,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四)進一步加強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
思政課可以依據學生的學情和課時總數,打破原有教材中章節(jié)目順序,采用教學模塊方式組織教學,具體做法是:一是介紹各教學模塊的主要內容,講授各教學模塊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充分利用慕課等各種學習軟件,介紹每個教學模塊包含的網上各類學習資料,讓學生對每個模塊有一定的了解。二是課堂上著重講授每個模塊中的重點和難點。教研室每學期對模塊中的部分重難點進行集體備課,研討如何組織好教學環(huán)節(jié),既能講透知識點,又能讓學生做到易懂、易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三是積極探索有效的課堂教學形式。課堂教學最重要的不是解決是什么的問題,而是引導學生如何做的問題,因此有效的授課形式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采用時間分割的方式組織教學,比如45分鐘劃分10分鐘(我來講中國故事、熱點分析等;學生點評;教師總結)、30分鐘(利用案例式進行重點和難點的講授)、5分鐘(一節(jié)課重要知識點的回顧與總結),這樣的劃分能調節(jié)課堂氛圍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教學成績占比60%(包括課堂表現20%+期末開卷40%)。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之路任重而道遠,民辦高職院校的建設任務更迫切,因為這類學校容納中學末尾相當比例的學生,他們中的多數沒有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對未來沒有規(guī)劃,對將來不抱美好希望,空虛、迷茫、消沉等負面情緒較多。在關鍵時刻學校一定要擔負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培養(yǎng)他們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對自己的責任感,爭當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余佳瑩.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J].科教導刊,2015(16).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R].2015.
[3]王虹,叢婷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干問題及思考[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