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婷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腦出血;應用效果
腦出血為心腦血管疾病,多半因為患者因外傷所致的腦血管破裂,發病急,會伴有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而預見性為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可以同患者病情結合,給予針對性護理,減小患者病死率。本文選擇從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于我院中進行治療的腦出血患者114例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預見性護理程序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詳細如下。
1.1基本資料選擇從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于我院中進行治療的腦出血患者114例,隨意分為A組與B組,其中前者男女分別是27例、30例,平均年齡54.16±6.25歲;后者男女分別是26例、31例,平均年齡53.56±7.41歲。兩組資料并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B組給予常規護理程序,其中包含遵醫囑用藥、健康宣教、觀察生命體征等。A組在上述基礎上給予預見性護理程序,具體內容有:第一,指導患者臥床休養,另外抬高患者頭部三十度左右,防止腦水腫變重。另外給予患者心電監護與吸氧,時刻注意患者生命體征,做好對應的記錄工作。如若發現異常,需要立刻處理。第二,建立靜脈通道,如果有需要可以進行氣管插管;另外全面評估壓瘡風險與跌倒風險,以便準備相關藥品及用品。第三,間隔兩小時給予一次呼吸道護理,幫助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理干凈。保證呼吸通暢,避免肺部感染。對于腦出血患者要及時給氧。如果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較多,需要將氣管切開,做好感染預防工作。如果痰液十分粘稠,需要利用超聲霧化,推動痰液排出。第四,等到患者病情有所好轉之后,指導其排尿,避免尿路感染,在排尿時,確保尿袋不超過病床,注重引流情況。對于大便失禁的患者需要應用洗必泰對患者尿路進行擦洗。
1.3評定標準第一,對比A組與B組的并發癥發生人數;第二,對比A組與B組的護理滿意度與住院時長,應用醫院自制的評分表評價患者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并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進行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對比A組與B組的并發癥發生人數A組的肺部感染、壓瘡、口腔感染、尿路感染并發癥人數合計為3例,而B組的肺部感染、壓瘡、口腔感染、尿路感染并發癥人數合計為10例,前者明顯少于后者,相比來講,A組的并發癥人數更少,兩組比較差異較大,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兒護理滿意度與住院時長A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2.98%,B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4.21%,相比來講,A組的護理滿意人數更多,兩組比較差異較大,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而A組的住院時長為20.82±3.46天,B組的住院時長為25.51±5.89天,相比來講,A組的住院時長更短,兩組比較差異較大,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腦出血極易留下后遺癥,比如失語、惡心、智力障礙等,對護理有極高要求。護理同患者的預后和恢復情況息息相關。而預見性護理的效果要優于常規護理,能夠提前準備意外搶救設備、盡早做好并發癥護理等,另外對護士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其端正態度,應用合理有序的工作方法,提升護理質量,給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護理,有助于患兒恢復,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此研究結果顯示,A組的肺部感染、壓瘡、口腔感染、尿路感染并發癥人數合計為3例,而B組的肺部感染、壓瘡、口腔感染、尿路感染并發癥人數合計為10例,前者明顯少于后者,相比來講,A組的并發癥人數更少,兩組比較差異較大,具備統計學意義。A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2.98%,B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4.21%,相比來講,A組的護理滿意人數更多,兩組比較差異較大,具備統計學意義。而A組的住院時長為20.82±3.46天,B組的住院時長為25.51±5.89天,相比來講,A組的住院時長更短,兩組比較差異較大,具備統計學意義。總之,預見性護理程序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更甚,既能減少并發癥發生人數,還能縮短住院時長,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具備較強的應用性,值得推廣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