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正迎
【內容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創新與核心素養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兩個方面。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工作中付出大量實踐,積極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客觀意識,增強學生學習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針對初中語文教學創新與核心素養的培養進行論述,主要分析了國內外現狀背景、培養的主要方法及對于未來發展前景的展望,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創新? 核心素養
引言
為順應國家倡導的“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政策,學校教育不僅要對學生學習嚴要求,也需要重視學生核心素質培養,認識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有能夠適應其終身發展和社會生活發展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品格。研究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不僅順應國家政策,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所以應切實當前任務,做到有法可尋,做到語文教學創新與核心素質提升。
一、明確核心素養概念
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包括知識水平提高的培養,認知水平提高的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自身表達能力培養等等。這不僅要求其有對科學的認真嚴謹的態度,還要有對新時代科技迅速發展的敏銳認知力以及強有力的民族認同感以上都需要學生通過他們的核心素養來學習掌握適應社會發展形勢的學習能力和終身發展能力。核心素養的概念就是讓學生明白學習文化知識只是一種手段,最終都需要為現實生活服務,服務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在于知識、思想、方法、品質,還在于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等等。
二、明確培養核心素養的途徑及方法
1.創新教學觀念,多元素教學
傳統教學中存在許多弊端,主要體現在一味遵循教師主體,只是教師在講臺上不斷輸出知識,不利于教學工作的實施。為此必須創新教學觀念,轉變為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題人物,充分培養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這對于學生邏輯思維的提升具有很大幫助。例如,在學習《如夢令》時,讓朗誦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其他學生進行朗誦練習,實現部分優等生帶動全部學生相互學習。既可以發揮優等生的強項,充分展現他們的特長,又可以促進學生情感交流,創造良好學習氛圍,使所有學生都可以快速學習新知識,實現能力整體性高效率提升。實現通過學生間相互交流溝通就可以高效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學生的綜合能力全方位寬領域提升。再者,動手實踐活動也是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良好途徑。例如學習《如夢令》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開口說,努力做。通過排練話劇或者小短劇的形式,把課文內容變化為實際生活情景,通過表演,學生對文章作者李清照作詩時的情感變化及人物背景知識更加清晰熟悉,促進學生良好心理概念形成,做到寓教于樂。
2.小組形式學習,內容簡單化
傳統的教學方式為課堂提問,能促進師生即時交流互動,方便又高效。但是一味追尋教師的步伐節奏往往會失去學生自我學習思考能力,所以應該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增加一些新新式,實施小組學習形式就可以良好解決這個問題。小組學習既可以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做到學習思考兩不誤,又可以調動課堂氣氛,使得教師教學活動不那么古板生硬,可謂一舉兩得。例如在學習《愛的教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最為深刻的家長對于自己的愛的教育,并說明原因。從而帶動學生大腦思維能力,在溝通中加強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強化自身思維能力。
3.多維思考,角色互換
發散性思維是學生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對于傳統教學活動,教師只是擔任傳授知識的角色,學生知識擔任接受知識的角色。但是對于如今高速發展的生活,我們應當學會將各自的角色進行互換,以培養學生的多維思考能力。其中角色互換不僅僅在于教師學生角色互換,還可以在于學生與課文內的主人公角色互換。比如在課文朱自清的《背影》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站在書中主人公朱自清的角度上,感受他的心情變化,從一開始的毫無波動,到后來為父親的所作所為感動。這一路的情感波動不僅僅在于閱讀文字能夠感受,更在于用心體會,與自己的實際生活聯系,融會貫通。角色互換可以把課堂活躍起來,不再是教師一人主導課堂,學生也可以為課堂的小主人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吸收知識的效率。
結束語
針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初中教師應當在教學形式和教學途徑方法等方面進行創新。教師必須結合語文學科的特色,在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前提下,全方位、寬領域、高要求的完成教學任務。通過明確核心素養概念,明確核心素養途徑兩個方面進行教學水平提升。可以采取的方法有:(1)創新教學觀念,多元素教學。(2)小組形式學習,使內容簡單化。(3)多維思考,角色互換。從而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學習到更多新知識,鼓勵其創新意識,以至于起到拓展眼界作用。只有初中語文教師對于教學工作的不斷創新和努力改進,才可以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而高素質的國家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