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雪峰
【內容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教育”的新理念和教育技術開始進入基礎教育領域。在高中生物教學的復習過程中利用微信公眾號的專題復習對學生進行輔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是一種比較好的嘗試。
【關鍵詞】微信公眾號? 生物教學? 專題復習
一、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專題復習的背景
1.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需要
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高中生物學課程應著眼于學生適應社會未來發展和個人生活的需要,從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應貫穿于整個高中教學中,但進行高三專題復習課時,由于內容多、課時緊張,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微信公眾號里內容的推送不受時間的限制,可以在課余、周末等時間發布復習專題讓學生學習。可以利用公眾號里的文章滲透相關素養的培養,比如生態專題在文末寫一些我國治理沙漠的成果的小片段,再比如在復習反饋調節機制專題的文章末尾可以將不同層次生命系統的反饋調節做簡單總結,讓學生體會生命觀念。
2.信息化時代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推進,工作和生活步調的變快,使人們的閱讀和學習的時間逐漸越來越分散,高中學生在課余時間的學習也呈現出這個特點。利用微信公眾號每天發送文章正好符合了信息時代碎片化學習的特點,學生可以利用乘車時間、周末的閑暇時間,隨時隨地打開微信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可以在公眾號里設計一些試題讓學生作答,通過相關統計進而對學生復習的情況進行了解。
二、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專題復習的優勢
進入高三專題復習后,絕大多數教師的復習模式是課堂上講授自己總結的專題或者練習冊上相關的配套專題,學生在課余練習相關習題,該復習方式只側重知識的掌握,忽略了對學生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大水漫灌式的復習方式降低了學生的復習效率和學習興趣。與這種復習方式相比,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專題復習具有以下優勢:
1.助力培養學生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
新課標頒布后,老師們在授課時已經有意識的將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納入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但進入高三專題復習后,由于高考的壓力,復習課的課堂教學上就只有知識的溫習了,在這種情況下,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專題復習為培養學生的生物學學科素養提供了很好的抓手。微信公眾號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素材,培養方法可以多樣,比如在每篇文章里設中設立一個小欄目,介紹相關科學實驗,進行科學思維的培養,也可以在文章里設立一個視頻欄目,推送相關正能量視頻,來培養孩子社會責任。
2.增益學生的復習效果
高三的專題復習中復習效率決定著復習效果。多數老師在進行專題復習時,采用多媒體授課,相關專題的內容經過教師總結后通過PPT給學生呈現,還有部分老師將專題內容做成學案打印出來后發給學生,不管采用哪種形式對學生來說都不易長久保存,不能讓學生隨時進行復習。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復習模式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通過教師將相關專題的主要知識做成思維導圖,并推送在微信公眾號內。學生只要有能登錄微信的設備,就可以隨時進行復習。
3.提升學生的復習興趣
高三的復習生活對學生而言無疑是枯燥乏味的,學生整日陷入講練結合的題海戰術中,學習狀況越來越差。微信公眾號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征,在編寫文章時,教師可以采用相關的網絡用語,同時插入相關的動態圖片。這樣的文章使學生閱讀時易于產生共鳴,易于接受培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放一些學生喜歡聽的歌曲或音樂,使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得以放松,寓教于樂。
三、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專題復習的問題
在筆者開展基于微信公眾號進行專題復習模式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相關問題。
1.受限于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
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對于微信公眾號的推送至關重要。多數教師往往直接將PPT課件轉為圖片或文字推送在公眾號內,這種簡單粗糙的文章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促學作用。要想做好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教師除了要掌握一些的微信的文章編輯軟件之外,還要掌握相關的圖片和視頻編輯軟件,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多收集一些學生喜歡的圖片音樂等等素材,這樣才能發出一篇學生喜歡,有相對教育內涵的文章。
2.受限于學生的自覺度
學生在校期間多數學校是禁止學攜帶手機的,而課余時間也基本上被家長禁止使用手機,以免耽誤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微信公眾號來進行專題復習遭遇了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學生對于使用手機要有一定的自覺性和自控力。老師也可以征得家長同意,在規定時間內,在家長陪同下學生使用手機能上微信公眾號的設備讓家長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