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腦卒中在近些年呈現一種高發病率、致殘率,并且其發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漲;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也是逐年上升,若發病率增加1%,那么死亡率也會隨之上漲,并且這類疾病越來越年輕化,也是腦卒中年輕化和高發病率的原因之一。本文從一個新的角度治療腦卒中偏癱患者,綜合一些研究成果來說明核心力量訓練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關鍵詞:腦卒中;核心力量;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康復治療
基金項目:沈陽體育學院課題“核心力量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影響分析”(項目編號:SK2019104)。
在中央提出健康中國2030發展規劃的同時,也對我們康復工作者提出了嚴峻的考驗,既要指導具有危險因素的亞健康人群走向健康,同時也要指導患者有尊嚴的、快樂的生活。近些年來,我國康復事業迅猛發展,各種技術和理念層出不窮,同時也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核心力量訓練應用于腦卒中偏癱患者近些年來也很熱門,本文將從3個方面來介紹核心力量應用于腦卒中康復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1 核心力量訓練提高平衡功能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本文把核心力量訓練應用于腦卒中康復當中,是一個大膽又符合實際的嘗試。核心力量訓練是近些年體育界比較熱門的一項訓練理念,但是應用在康復當中并不是很常見。國內有幾篇文章是寫核心力量訓練應用于腦卒中當中的其中主要以平衡功能、步行能力為主。賀桂萍[1]在她的研究中提出在平衡功能中,核心力量起著關鍵作用,但包括下肢各關節、上肢及頭頸均會對平衡功能產生影響,綜合訓練才能更好地訓練患者的平衡功能。在這篇文章中,她對于腦卒中偏癱患者使用核心力量訓練來提高平衡能力做了進一步的總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腦卒中適用的方法。姚曉嵐,張晉紅等[2]在其研究中表明,平衡障礙是腦卒中患者最常見的引起姿勢異常的原因之一,由于平衡障礙所引起的運動能力降低進而導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降低會使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通過核心力量訓練可以提高腦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提高患者的骨盆控制能力,患者的平衡能力與骨盆控制能力提高了,對于患者吃飯、如廁、洗漱、洗澡以及最重要的轉移活動都有顯著的提高。徐建忠,彭辰等[3]在其研究中表明非穩定支撐練習是一種很有效的訓練方法對于偏癱患者來說,這為我們的核心力量的訓練方法提供了更廣泛的思路。通過姿勢調整和提高核心區域的控制能力,促進平衡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步行能力[4]。綜上所述,核心力量訓練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第一個影響就是對平衡能力的影響,通過提高平衡能力,骨盆控制能力,姿勢控制能力來提高基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例如洗澡、如廁、進食、修飾以及轉移活動,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2 核心力量訓練提高步行能力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步行能力是偏癱患者最想要也是最需要恢復的能力,同時也是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重要一項,在Barthel指數之中,步行能力分數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如何提高步行能力是腦卒中患者康復的重要環節。核心力量訓練可以提高下肢力量,保持身體姿勢維持姿勢穩定與協調能力,可以提高人體軀干與骨盆控制能力進而提高步行能力[5]。孫宜文[6]通過實驗統計Wisconsin Gait Scale(WGS)步態評估量表的數據得出核心穩定是良好步態的開始,通過核心力量訓練可以提高患者的步態水平。并提出平衡較差的腦卒中患者其步寬和步速都會受到影響,而平衡較好的步寬和步速都沒有受到影響。進一步提高平衡能力可以提高步行能力。劉鄭在其研究中[7]表明腦卒中患者進行康復治療中核心力量訓練有利于增加患者的步幅,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綜上所述,核心力量訓練對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步行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這可以很好的提高腦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生活質量。
3 核心力量訓練提高核心肌群肌力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核心力量訓練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提高核心肌群的肌肉力量,我們都知道,核心肌群包括膈肌、盆底肌、腹直肌、腹內外斜肌、腹橫肌、多裂肌和腰方肌等等,分別分布于我們身體的前后左右及上下,形成了一個圓柱體,如果核心肌群的哪一部分出現了問題,這個圓柱體的結構就會不穩定,因此影響人體各個環節的運動;而且,核心肌群還是一個力量的傳遞裝置,如果沒有核心肌群,那么上肢和下肢就屬于分開的兩個個體,很多日常生活活動就會出現問題。因此,核心力量訓練中更加強調腰-骨盆-髖關節的整體性。人體動作的產生都是以中心肌群作為主要的運動鏈,所以強有力的核心肌群在運動中對身體姿勢控制、競技運動技能和專項動作技巧的靈活性提供了穩定和支持作用[8]。腦卒中患者偏癱側軀干的肌肉也存在運動控制障礙,使得患者在平衡功能方面難以較好的將偏癱側穩定在功能動作的變化中[9]。綜上所述,核心力量訓練對核心肌群力量的提高,會影響上下肢運動,從而影響日常生活活動的各個方面,包括穿衣、修飾、轉移、如廁等等。
核心力量訓練從平衡、步行以及核心肌群肌力三個方面影響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目前,臨床已經開始重視核心肌群肌力的訓練,但是還遠遠不夠,需要把核心力量訓練設計成各種動作,應用于日常生活活動當中進行訓練,這樣能夠提高臨床的康復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賀桂萍,林樺.腦卒中后平衡功能的核心力量訓練研究進展[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18)48-49
[2]姚曉嵐,張晉紅,金瑩祺,劉陽.核心力量訓練對腦梗死偏癱患者運動能力及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9):76-79
[3]徐建忠,彭辰,徐獻民,賈玉玉,李振海.軀干核心肌群訓練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中國鄉村醫藥,2015,22(8):11-12
[4]周雪梅,楊晶晶,甄希成.核心肌群訓練對腦卒中后平衡功能改善的綜述[J].當代體育科技,2018,(04):10-11
[5]姚曉嵐,張晉紅,金瑩祺,劉陽.核心力量訓練對腦梗死偏癱患者運動能力及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9):76-79
[6]孫宜文.呼吸訓練配合核心力量訓練對腦卒中患者平衡、步態、ADL的影響[D].首都體育學院學位論文,2019.5.
[7]劉鄭.腦卒中偏癱患者步態與站立平衡功能的相關性研究.安徽:安徽醫科大學位論文,2016:1-47.
[8]王衛星,李海肖.競技運動員的核心力量訓練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8):1109—1121.
[9]席建明,馮曉東.核心力量訓練對腦卒中患者步行及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1,26(8):777-778.
作者簡介
李釗(1990-),男,漢族,遼寧省沈陽市人,助教,醫學碩士,沈陽體育學院運動康復教研室,研究方向:運動康復治療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