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先文
【摘? 要】本文對以培養學生理財素養為起點,以提供理財咨詢、制定理財規劃方案等職業能力為重點,實現學生初步具備銀行、保險、證券一線理財崗位專業能力需要為目的,對通識課《個人理財》提出了課程教學改革方案。借助項目課程與混合教學方法,使得課改順利落地。該課改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改善了教學效果,對當前高職教育的課堂教學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個人理財;課程改革;項目課程;混合教學
引言
通識課與通識教育,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領域。在廣泛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個人理財》通識課程改革著眼于個人與家庭基本的理財需求,以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既能滿足自我理財需要,又能為初始崗位為銀行、證券、保險、投資公司等行業的客戶經理、理財規劃師助理等一線理財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1課程設計主要思路
《個人理財》課程設計以培養學生自我理財意識與能力為起點,以培養學生提供理財咨詢、制定理財規劃方案等職業能力為重點,以實現學生初步具備銀行、保險、證券一線理財崗位專業素養需要為目的。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1)課程設計既要體現通識教育的開放性,又要呈現職業教育的職業性,開放性與職業性統一在實踐性。課程將緊密圍繞金融行業一線理財崗位能力要求,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采用項目化課程與混合教學,精心設計學習情境,教學內容安排緊密圍繞工作內容和崗位任職能力展開。
(2)以金融行業理財規劃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本課程設計以獨立完成理財規劃工作為導向,將金融行業理財規劃崗位工作提煉為3個學習領域,二十工作項目。根據工作項目確定學習項目,在各個項目中以職業能力形成為依據選擇學習領域,設計學習情境。學習項目和學習情境設計以崗位的基本素質、基本業務、基本規范和基本操作要求進行,突出一線崗位的職業能力的訓練。
(3)與金融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于工作過程課程開發和設計。在課程設計中,從課程標準的制定到項目課程方案設計及課件的制作,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邀請行業專家、理財經理參與討論分析,參考行業培訓標準和理財行業作業規范,共同開發《個人理財》課程。通過校企合作,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采用校內模擬、工學交替等形式,充分開發校內外學習資源,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與實踐機會。
2課程目標
本課程目標可以表述為;學生學有所知,知能用,不浮夸,能落地。具體來說,有幾個方面;
(1)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程學習,掌握現金規劃、住房規劃、保險規劃、投資規劃、教育規劃、退休規劃、遺產傳承、稅收籌劃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綜合運用。
(2)能力目標:具備分析客戶現金需求、為客戶制定現金規劃方案的能力;具備制定住房消費方案、消費信貸方案的能力;具備分析客戶教育需求、制定教育規劃方案的能力;具備制定保險規劃、提供保險咨詢服務的能力;具備收集與分析客戶資料,并在此基礎上為客戶制定投資規劃、提供各項投資咨詢服務的能力;具備制定退休養老規劃的能力;具備財產分配和傳承客戶狀況分析、財產分配方案制訂、咨詢服務能力;具備分析客戶納稅狀況、制訂稅收籌劃方案的能力;具備完成客戶的財務分析報告、綜合制定各分項理財規劃具體方案的能力。
(3)素質目標:掌握與客戶打交道的一般原則;能為客戶理財項目制作PPT,并脫稿陳述;發音標準,聲音洪亮,口齒清楚;富有激情,善于引導聽眾;表達自然得體,解說流暢,合情合理。
3課程重點與難點
3.1課程教學重點
與客戶面談溝通,建立合作關系的技巧;家庭財務信息完整收集與準確填寫;客戶住房規劃中還貸方式的選擇;如何教育目標的不確定性上編制確定性教育投資規劃;保險規劃中險種的選擇;養老金籌措渠道;投資工具的選擇、投資組合方案的量化比較;稅收籌劃方案設計;理財規劃方案的執行與調整等。
3.2課程教學難點
(1)面對文化基礎、專業基礎參差不齊的學生,如何講解貨幣的時間價值、如何講解衡量資產收益風險的期望方差這些稍高知識門檻的專業知識;
(2)本課程實踐性強,如何將實踐性強的技能內化為課程內容,并付諸實施;
(3)在運用項目課程與混合教學時,如何給學生公正、恰當的評價。
4教學環節設計與教學模式
《個人理財》課程中的職業能力在在金融行業眾多企業中皆有呈現,如銀行、證券、保險的營銷崗位,各崗位營銷產品不同,具體責任各異,如果面面俱到,難免掛一漏萬。本文在對行業企業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不同場景下的金融企業營銷崗位的工作職責與能力進行總結與提煉,根據行業企業專家座談與實地調研,我們把金融行業個人理財崗位的工作內容提煉為三個領域:理財計算、理財規劃、理財展示。并就三個工作領域提出了20個典型工作內容,然后對對應的職業能力展開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借鑒了克伯屈的項目課程,結合當前互聯網發展技術,建立了網絡課程,施以課堂內外相結合、線上線下相輔助的混合教學方法。
《個人理財》課程改革有力促進學生實現從知識積累向技能積累轉變,從知識積累向能力積累轉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蘭桂華,高職院校投資與理財專業課程開發的思路 職教通訊2012(9)
[2]曾賽紅,基于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的高職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6)
[3]馮軍,應用型通識課程的建設與開發研究以《投資與理財》課程為例 文化與探索 2016(9)
[4]周曉蓮 基于技能大賽的項目課程混合教學設計—以《個人理財規劃》課程為例? 時代金融 2018(11)
[5]劉瑩瑩.基于市場需求的“個人理財實務”項目化教學設計[J].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9,34(02):51-56.
[6]黎秋華.信息化背景下高職《個人理財規劃》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45.
[7]朱祺.《個人理財規劃》課程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9(01):146-149.
[8]陳佳渲.《個人理財》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9(01):463.
[9]郜佳蕾.個人理財精品在線課程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8,39(12):135-137.
[10]康廣.“個人理財實務”課程教學探析[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0(0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