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軍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圍繞學生這一主體開展的自主性教學逐漸進入初中數學課堂中。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自主性教學是一種需要不斷探索并逐步完善的課題。作為新課改下的新型產物,自主性教學自然會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教師要加以關注和分析探索,并采取科學的策略不斷完善自主性教學的體系,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提升其數學素養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主性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5-07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31-0062-02
一、轉變觀念,把握定位,避免走入兩極分化認識誤區
案例1:某教師在進行 “展開與折疊”一課教學時,讓學生將課前安排的長方體或者正方體盒子、剪刀等材料拿出來,提出“將正方體紙盒完全展開后形狀是怎樣的?”問題后,之后教師就完全置身事外,全程讓學生動手和探究,教師是做到了少講,但是少得可憐。有的學生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也有的學生干脆與其他學生閑聊,教師約莫過了一定時間后,就讓學生說探索的結果,能說上來的鳳毛麟角,大部分學生一片茫然。
誤區: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存在兩種對自主性教學的認識誤區。一是認為自主性就是完全放手,對教師自身是一種減負,同時任由學生的“自主”學習。即在沒有對教材進行精研的情況下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一些學生討論沒有主題,授課節奏無序、教學目標不明確等,呈現出的是放手變成了“放羊”,秩序混亂。二是全盤否定傳統教學。盡管傳統教學有其教學弊端,如“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生長期處于被動聽的地位,自然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會得到扼制,無法展現自我的數學意識,而為了能夠體現出學生的自主性,新課改下,一種自主合作教學逐步登上了課堂。
分析:在新課改大背景下,教師需要領會新課改的精神實質,任何一種新的教育方法,都是在原基礎上進行的創新與變革,而不是對傳統教學的全部否定。“滿堂灌”“填鴨式”等課堂教學行為曾經一度成為主宰課堂的生動寫照,而對其變革就是讓教師認識到傳授書本知識并不是全部教育的真諦,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突破創新。新型教學模式的運用,需要辯證認識,同時要對傳統教學去粗取精,積極的方法與手段仍可沿用。采取自主性教學,不是卸載自己的職責,而是需要將這一職責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推動學生的學習效率,整個教學中滲透和體現的是教師的思想和專業水平。
探究:基于對初中數學課程標準、數學學科特點、教材編寫意圖、教學目標的充分把握和解讀,在自主性教學中,教師施展出“長袖善舞”的教學手段,靈活有效組織教學,以教材為載體,拓展教學空間,提高教學有效性。教師在教學中的立足點就是創造性使用教材,本著“以人為本”的新課改的育人理念駕馭課堂。作為主導型的角色,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經驗與學識,做好課前、課中、課后的引導,不斷個性分析處理以及以學生認知為基礎調試授課節奏。只有教師發揮教育智慧,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拓展與補充,自主性課堂才能夠顯示出它的生機和活力。例如,在對 “展開與折疊”一課教學案例進行重新設計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圍繞“將正方體紙盒完全展開后形狀是怎樣的?”進行探索,并開展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等探究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分析與探究,使得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循序漸進的培養,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師生互動,教學相長,避免走入過分夸大學生主體地位誤區
案例2:教學“變量”一課,教師連續給出了汽車行程、出售電影票、彈簧掛物、圓與半徑等幾道題,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進行分析探索,并尋找答案和規律。
誤區:教師為了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發揮其主動性,整節課不是讓學生看書、討論,就是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探索,而教師則是過少講授和參與討論。在這一誤區下,學生真正探究得不多,自主成了自由,成了漫無目標,這樣做曲解了自主學習的理念。對于學習的自主性與探究性,教師的理解出現偏差,過分夸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看似成了課堂的主角,但是缺少了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學生思維探究的困惑無法得到釋疑,在選擇思路時躊躇不前。看似教師是放手了,但是學生對相關數學思想方法的領會,從整體上認識問題的本質等數學能力沒有增強。再加上教師設計的一些問題實際上沒有探索價值,讓學生積極調動主體性進行探究,也就成了“白費功夫”。
分析:當現代課堂一再提倡突出學生主體性,對學生實施自主性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主體性”一詞成為教師圍繞其展開教學的關鍵點,但是,教師對這一詞并沒有深入理解,他們認為課堂就是讓學生發揮自我,因而其不敢大膽有效發揮自我的作用,生怕自己的講解會被扣上“灌輸”的帽子。殊不知,教師沒有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精心設計有梯度的數學問題,怎么會引領學生走進數學世界去有目標、有方向、有選擇地理解數學知識,并逐步深入其中探索規律和學法。學生的主體性是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開展的,學生的“自主探究”也是置身于教學環節設計中的,過分夸大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無形中造成了師生之間教與學的失衡,同時還會削弱教師應該發揮的作用。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的學習方式,所呈現的狀態應該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對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做到自我確定、選擇、控制與反饋。自主學習不是一種隨意學習、自由學習,教師及時給予正確引導對學生自主學習起到重要作用。
探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要做到巧引妙導。如以案例2來說,對問題一汽車行程、問題二出售電影票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自行解決,獨立完成。教師隨之再進行追問:“通過自己解題,你有何發現?能歸納一下嗎?”學生在引導下,歸納出當兩個變化的量中一個量的值確定就是一元一次方程。而彈簧掛物這一問題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發揮主動性進行理解就會稍有困難。于是,教師借助實物演示,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物操作,學生一邊在教師指導下改變并記錄重物質量,一邊觀察并記錄彈簧長度的變化。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就會發現蘊含其中的彈簧長度的一元一次方程如何列出,小組分工合作、獨立完成,驗證發現并得到新發現。教師還可以嘗試讓學生利用已有經驗編題,加強對自我總結概念的理解。學習過程本身就是教學目標,凸顯學生的主體性。進行自主性教學,教師需要有一本“教學經”,將自己的教學指導滲透其中,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具體到抽象認識數學概念的核心內涵,并站在數學的角度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不斷加深學生對相關數學思想方法的領會,促使學生從整體上認識到問題的本質。如果單純將讓學生發揮主體性去認知數學、理解數學,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自主性教學的開展,融合了教師與學生的智慧,二者相互推進,從而實現教學相長。
三、有效開展合作學習,避免走入小組學習不良狀態誤區
案例3:教學“圓與圓的位置關系”一課,教師提出“請大家觀察相切兩圓的切點與連心線是什么位置關系?”問題,因為有難度,教師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各小組展開討論,而教師卻不停看表,看到學生的討論似乎還沒有結果,教師等不住不耐煩地喊停,討論就此中斷。
誤區:小組合作學習是自主性教學中的一種學習手段,而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常常會走入誤區,即怕耽誤教學時間,影響教學進度,匆忙喊停,教師理念認識不到位成為主因。這不但讓學生達不到學習目的,還挫傷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讓他們養成了敷衍了事的不良習慣。除此之外,當前自主性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開展出現了隨意性、忽視性、缺少性等的不良狀態,如隨意分組討論、忽視學生認知差異、缺少組與組的交流以及評價等。
分析:自主性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也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但由于教師沒有認真研讀新課標以及發現學生的素質差異,導致在組織合作學習時存在一些誤區,抑制了合作學習這一學習實現其有效性的發揮。如分組前沒有對學生的認知差異進行科學分析,導致隨意分組,對合作討論的問題缺乏選擇,主觀隨意,拿來就讓學生討論;忽視對學生思考空間和時間的供給,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評價滯后或者是省略,無形中讓合作學習的作用沒有最大限度得到發揮。
探究: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崛起的新生事物,有利于拓寬思路、問題探討的多元化,是培養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差異進行科學分組,讓小組學習具有生命力;重視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促使學生互相取長補短,讓小組討論與個人思考之間有個時間差。一般情況下,學生合作討論的時間應和所提問題的難易程度成正比,教師要視情況及時調整策略。根據學生的認知差異,教師有必要關注合作中的學困生,做到關注每一名學生的情感態度,讓合作學習落到實處。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與教師的參與和引導密不可分,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中去,及時了解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注意傾聽學生發出的聲音,對學生的活動作出有效指導。另外,針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需要建立一個可操作的、恰當的評價機制,實現全面評價,以激發各小組內成員合作的積極性,改善其人際關系,讓其形成良好的團隊意識和學習品質。
四、結語
總之,教師需要關注和分析探索自主性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科學的策略不斷完善自主性教學的體系,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數學素養和綜合素質,從而使得自主性教學適合新課改的要求,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德群.關于農村初中數學自主性教學模式中的思考[J].科學咨詢,2017(10):110-111.
[2]喬旭薇.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性的培養[J].學周刊,2018(16):92-93.
[3]袁訓芳.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有效教學對策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1):46.
[4]羅朝兵.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法[J].活力,2019(15):176.
[5]劉加華.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探討[J].人文之友,2019(17):202.
[6]周小斌.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情感讀本,2019(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