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物理知識,讓學生掌握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而具備的“核心素養”。所以,物理教師要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促進課堂改革,從多層面、多角度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文章對此做了深入分析,首先對核心素養和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做了概述,并針對教學實際情況提出了幾點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核心素養;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5-0036-02
引 言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將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作為重要內容。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起來,堅持貫徹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結合學生實際特點選擇合適的方式促進課堂教學轉型,從多個層面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在打造高效課堂的同時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一、核心素養的含義
“核心素養”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核心素養”可細化為六大素養,分別是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1]。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1.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能夠讓學生學習人文、科學等領域知識,繼承我國燦爛的文化,掌握中華民族的智慧成果。核心素養要求學生有求真、務實、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成為有雄厚文化積淀、有崇高理想追求的人。學生不但要掌握科學知識,而且要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應用于社會實踐,具有為人類社會謀求發展的思想,要有理性思維,勇于探究的科學精神。
2.學會學習和健康生活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形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能夠自我管理,發現自我價值,挖掘自身的潛力,適應社會發展,成為有明確人生目標和遠大理想的人。學生要學會學習,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快樂中學習,勤于思考、不恥下問、互助合作、共同進步;要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身心健康、熱愛生活、關愛他人、珍愛生命,形成健全的人格。
3.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
每個人都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不可能獨立存在于世界當中,因此學生要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系,要遵守和履行道德準則,規范自己的行為,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實現自身的價值,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成為有理想、有擔當、有創新、有貢獻的人。在實踐中學習,學生要善于發現問題,勇于解決問題,提高創新意識,獲得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服務于社會。
二、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含義
1.形成準確的物理概念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對物質、能量、運動、力、時間、電流、電壓、磁場等重要的物理概念形成準確的理解,這對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掌握操作技能尤為重要,還能夠為學生將來繼續學習更高深的物理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
科學思維是指從物理學科視角對問題進行觀察和思考,并以此探究物理現象的本質。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對于學生科學思維的訓練,利用物理實驗和物理學家探求物理規律的方法和過程,如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過程、愛迪生發明燈泡所做無數次實驗的精神,來引導學生大膽猜想,注重事實和證據,進行科學的思考、推理,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從而使學生形成用科學的思維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3.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物理實驗,讓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探究方法:發現問題—大膽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證據—分析論證—得出規律,進而使學生逐步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養成勇于探究的科學精神。
4.培養正確的科學態度
科學態度是指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認知以及對物理研究認真負責的態度。在使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教師還要設計特別的問題和活動,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三、教學過程中培養核心素養的策略
1.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
想要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將抽象的物理概念以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幫助學生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理解物理知識。
例如,在教學初中物理“汽化”時,教師可以應用Flash動畫進行演示,使學生通過視頻觀看微觀粒子的運動,從而可以更加清楚地觀察到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使學生真正意義上理解溫度的變化對物態的影響,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培養正確的物理觀念。
2.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對一些現象和變化都存在一定的感知,即使沒有學過任何物理知識,也會對某些物理現象存在潛在的認識和概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利用這個特點。在講解力、運動、空間、時間、磁場等概念時,由于這些內容存在一定的抽象性,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加以甄別,幫助學生快速學習和掌握,避免對一些概念產生錯誤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1]。
3.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想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實驗探究能力是必備的基礎。教師必須要結合實際,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探究,激發學生好奇、探究的心理,并通過科學的實驗求證,得出結論,從而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學初中物理“凸透鏡對光的作用”時,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實驗:將一個凸透鏡正對著強烈的陽光,在桌子上平鋪一張紙,移動凸透鏡形成的小而亮的光斑,讓光斑持續照射紙面,最后可以看到紙燃燒起來。在操作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觀察,掌握透鏡的原理,同時學會如何測量焦距。 這樣的實驗,能夠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學生也能積極探究、認真思考。
4.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對課本內容進行適當拓展,合理設計一些具有拓展性、突破性及綜合性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究,在培養學生正確思維模式的基礎上,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科學態度。
例如,在教學初中物理“平面鏡成像”時,首先,教師展示在鏡子前豎立一支筆,讓學生觀察物和像,得出成像特點。通過觀察,大部分同學可以得出“物與像大小相等”“物和像距鏡面距離相等”。但個別學生可能看出物距大時像變?。ㄆ鋵嵾@是一種視覺感受)。其次,教師組織學生做分組實驗,進行嚴格的科學探究。最后,學生得出準確、完整的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懂得了想要得出正確的結果,必須經過嚴謹的科學實驗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科學態度。
結 語
總之,要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用新的教學理念做好課堂教學設計,使學生在提升物理核心素養的同時實現全面發展。這樣才能培養出有一定技能、有創新思維、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能夠肩負起實現偉大中國夢的人才。
[參考文獻]
文軍.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名師在線,2019(05):52-53.
作者簡介:王耀輝(1967.12—),男,甘肅靜寧人,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