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在初中教學中是一門重要的課程,數學課程自身的難度系數在教學中與其他學科相比較大,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初中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能夠促使師生間雙向交流,不斷激勵著學生在課堂上思考的積極性,并能夠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內容深化理解,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開展提問式教學模式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提問式教學促進著初中數學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問式教學;方法策略
一、 引言
現如今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提問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結合教師、學生以及教材內容等,在課堂上提問式教學是教師把主體地位轉交給學生的一個環節,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轉變這種以教師為主體的觀念,在教學中是一項較大的改變,提升教學質量。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點突出提問式教學的重要性,尋求素材以便在教學過程中為提問活動提供支持,抑或運用提問的方式,針對學生的相關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并在這一過程中了解學生的相關信息,為提升課堂教學提供相關支持。但在教學過程中,過度提問將造成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對教材的思考空間,提問的問題意義較小,進而限制著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 提升課堂有效提問的標準
(一) 在課堂教學中,提問環節必須目的明確、清楚,在提問時可以通過多角度切入,明確教學目的,圍繞目標設計問題。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和發展,教學過程中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在乎提問形式的出現,卻忽視了教學質量,教師在活躍課堂的同時,通過目標的問題設計,明確目的,引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激發學生主動思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學習的能力。在不同的環境下,教師需要準備不同的問題,面對不同的學生群體也應該提出不同的問題,對于數學提問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避免教師單純式說教,減少學生學習疲勞,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二) 在課堂提問過程中問題的提出需要有廣泛性,回答問題的學生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分別回答,還可以是共同回答,不管采用哪種形式,教師應該針對大多數學生設計相關問題,充分考慮到大多數學生能夠接受的程度,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體會到回答問題的成就感,通過對問題的回答循序漸進,促使學生掌握相應問題的學習方法。
(三) 在課堂提問環節,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該注意問題探索的趣味性和簡潔性,在大多數教師教學過程中,教師每提出的一個問題,學生能否作出相應的回答,這和問題的難易程度有一定的關系,但同樣受到教師提問方式和技巧的限制,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簡化問題、明確問題的目標并且充斥著趣味性,促使數學教學的全面發展,在問題設定的時候,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環境以及成長環境相結合,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推動學生學習的參與和成長。
(四) 教師在設計提問環節時應該為學生預留充足的思考空間,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是有自己的理解能力與判斷能力的年齡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提出問題的同時為學生留下思考和探索的過程,在有必要的時候為學生提供小組合作的交流機會,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不要過于急于求成,當學生回答的結果與教師預想的結果有所偏差的時候,教師直接給出自己的觀點,忽略學生本身問題存在的相關問題和思考誤區,這樣最終造成的結果會對學生產生消極的影響,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應該得到教師的指導,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并進行有益地引導。
(五)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提問環節的分層,在面對學生的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對知識的熟悉程度,充分尊重學生思維存在的差異性,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數學問題思考,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關注到學生的不同層次,使盡可能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問題的解決與探索過程中,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地位,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學會邏輯思維的養成,促使每一位學生能夠面對問題時都有話可說,并能夠講出自己的相應觀點。
(六)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存在著對問題提出的重視而忽略學生對問題的回答,過于注重回答問題的結果卻有意忽略學生獲得答案的過程。當學生回答完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給出的評價不是對就是錯,卻沒有關注學生的真實想法和理解,對學生的評價過于簡單往往造成學生對自信心的培養產生消極的影響,并且無法實現教學的突破和發展。在現如今的教學中,數學教師應該更多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 數學課堂提問的積極有效策略
(一) 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式教學的關鍵是對話,在教學中只有激勵學生積極思考、激勵學生自主反思,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并引導學生對疑點難點進行主動思考。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黑板上板書數學重點、難點,在反復引導反復訓練中,不斷分析歸納,總結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一個個解決,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學習能力。
(二)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升課堂提問的趣味性,增加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上除了老師主動提問問題的同時,學生也能夠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回答,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難度不宜過高,這樣能夠促進初中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在制定問題的時候應該注意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問題,能夠滿足全班同學參與到其中,增強班級活躍性,促使課堂輕松進行,提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四、 結束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對提問環節重要性的把握,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實現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相應的引導。在初中數學發展過程中,開展提問式教學在課堂中可以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在提問式教學中,教師在不斷發展中探索新課程的改革,密切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關注學生的詳細情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提升工作的質量,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雪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1):61.
[2]涂宏成.有效提問促進效果: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設計策略[J].魅力中國,2017(26):180.
[3]祁國英.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0-13.
作者簡介:
王清霞,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