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老師逐漸的培養學生文本細讀的閱讀習慣,從而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的發掘文章的樂趣。本文主要介紹一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文本細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文本細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 引言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通過文本細讀可以不斷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并且在文本細讀的過程中還可以很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等。
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 學生被動的進行閱讀理解
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一些老師還是延續著傳統的教學方式,本應該是學生自主的閱讀理解,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進度,達到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老師直接干預學生的獨立閱讀理解,根據講解幫助學生更快速的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涵。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看似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實際上的并沒有實現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完全是根據老師的指導,進行被動的學習理解。這樣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沒有養成很好的閱讀興趣,并且沒有真正意義上對文本進行認真仔細的閱讀,造成了淺閱讀的一種假象,學生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且文章的生字詞和短語也都掌握記憶了,但是學生對文章描述的意境還沒有深入的體會,不能從文章中獲取更多有價值的語文知識。
(二) 教學內容拓展的方向不對
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理解該篇文章的含義,老師會根據本篇文章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但是一些語文老師由于拓展教學的方法方式不對,從而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閱讀阻礙。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拓展延伸,這樣就會導致拓展延伸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相分離,學生正在對文章進行細讀研究的時候,老師直接給學生增加了閱讀內容,這樣的話學生就會應接不暇,從而影響到學生的文章閱讀效果。
在進行教學拓展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生希望從文章的哪個角度進行拓展延伸,從而更好的提高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也就是說在進行閱讀教學拓展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發揮出學生的主觀意識,讓學生參與到閱讀教學的設計當中去,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 小學語文文本細讀的教學策略
(一) 引導學生重點段落的細讀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文章整體和局部的有效閱讀,小學語文閱讀的文章都比較簡單,當然這個是相對我們成年人來說的,實際上學生在語文文本閱讀學習的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不小的困難。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整體的閱讀理解,在整體性閱讀理解的時候,學生要從中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畫龍點睛的重點句子,并且對文章描述的故事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和記憶。在學生進行了整體閱讀之后,就是對文本的局部細讀,就是說讓學生根據自己找到的文章畫龍點睛的語句,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根據重點語句描述的意境,從而使學生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吸收。
比如說學習《金蟬脫殼》一課的時候,文章非常好理解,就是描述了知了在蛻變的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變化。首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全文的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要畫出文章中描寫精彩細膩的句子,并且對文章描述的故事進行提取,全文主要是按照發現金蟬—等待—金蟬脫殼—心理變化順序來寫的。在學生對文章有了一個整體的理解之后,接下來就是讓學生對重點的文本句子進行細讀。上文我們說過讓學生將文章描寫精彩的句子畫出來,全文中描寫精彩細膩的重點段落就是知了脫殼的過程,作者描寫的非常細膩,金蟬的每一個動作和顏色的變化,作者都清晰的描寫了出來。
讓學生對重點段落進行細讀,通過對文本的細讀來想象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變化。有的學生們曾看到過知了的脫殼,但是具體的細節是怎樣變化的,卻不知道,也就是說明學生對事物觀察的不仔細。在實際生活中要注意觀察周邊的事物變化,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辯知能力。在學生進行了文本的細讀之后,通過仔細的研究分析,從而發現別人描寫文章時的用詞和句式變化,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并且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也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從以上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發現,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要給予學生足夠閱讀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并且老師的引導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整體文本的閱讀分析結合局部重點段落的細讀,從而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記憶力。
(二) 科學合理的開展閱讀教學拓展
在上文中我們說到了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開展不合理的教學拓展延伸,不僅沒有對學生的閱讀效果有很好的提高,反而造成了學生閱讀壓力的增加。在今后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開展文本內容拓展延伸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科學有效的開展閱讀拓展教學,就需要老師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筆者認為在小學語文文本細讀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就是老師要轉變過去的教學觀念,傳統的教學內容拓展延伸,全部都是由老師進行設計研究的,這樣拓展的語文知識層面和實際的內容,學生并不能很好的學習接受。在今后的拓展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發揮出自己的思維想象,也就是學生進行文本細讀的過程中想象力拓展到了哪些地方,而涉及的語文知識學生是沒有學習過的,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的幫助,跟隨著學生的拓展延伸的方向,幫助學生補充足夠的語文知識,從而讓學生在文本細讀的過程中利用大量的知識來分析研究文本,從而達到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在進行小學語文文本細讀拓展延伸的過程中不僅要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并且在進行拓展的過程中應該緊緊的圍繞著學生的生活實際,將語文知識更好的融入生活中去,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細讀文本。比如文本中表達的尊老愛幼的行為準則,就需要很好的落實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體會文本中含有的巨大意義,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真正意義。
四、 結束語
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文本細讀教學的過程中要通過整體和局部的閱讀結合,以及老師進行科學合理的閱讀拓展延伸,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蔣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6(1):29.
[2]曹睿鵬.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J].北方文學(下旬),2016(10):95.
作者簡介:
田靜,江蘇省蘇州市,木瀆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