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富華
摘 要:家長是對孩子進行教育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從事教育的老師;家庭是孩子成長與學習的第一所學校,也是終身進行學習的場所。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是相輔相承、不可分割的一個系統(tǒng),三位一體原則是不容忽視的。在當前的民族地區(qū),因為文化的差異、家長與學校和教師之間的溝通不足等原因,都造成了學生教育管理的效率受到制約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故此我們在此對家校深度融合,形成民族地區(qū)學生教育管理合理的策略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家校深度融合 民族地區(qū) 學生教育管理 形成合力
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以來,總書記習近平同志多次提到一定要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家教、家風的順承和培養(yǎng),并多次強調(diào)家庭的前途和命運將直接決定著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我校屬于苗族、彝族、黎族、布依族等多個少數(shù)民族的聚居地,因為語言、風俗、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家庭的實際情況等方面的因素,家長與學校和教師的溝通受到了一定制約,出現(xiàn)了一定的困難。針對于此,我校積極構(gòu)建家長學校,和家長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對家長進行了積極地培訓,讓家長真正認識到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保證了學校與家庭的深度融合,從而形成了民族地區(qū)學生教育管理的有效合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均衡、穩(wěn)定發(fā)展。
一、通過家校深度融合,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持
溝通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本策略。隨著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發(fā)展,以人為本和個性發(fā)展的理念逐漸成為教育的主要發(fā)展方向。同時家庭子女數(shù)量較少,家長對學生的關注程度持續(xù)提升,總希望給孩子更加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因此在民族地區(qū)的學校管理工作中,家長會嚴密關注自己孩子的在校情況,一旦學生在校期間發(fā)生任何意外情況,或者違反校規(guī)校紀受到批評,都有可能引來家長的逆反心理和直接的抵觸行為,甚至會出現(xiàn)家長和學校形成對立的局面。歸根究底,主要是家長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策略感知不清、了解不明造成的。針對此種情況,學校積極把家長請入學校,把學校在學生入校管理、學生一日常規(guī)管理、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學生學習管理、學生活動組織等方面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進行了全面的介紹,讓家長充分了解了學校的管理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的的,是和家長的意愿完全一致的,取得了家長的大力支持,也為日后教育管理活動的開展鋪平了道路。在此過程中學校還對家庭生活貧困的學生進行了摸底,想盡一切辦法為這些學生和家庭排憂解難,更取得了家長足夠的信任與支持,形成了有效的學生教育管理合力。
二、通過家校深度融合,加大家庭教育的效果
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家長往往心里抱有滿腔的熱忱,但是對于學生的教育方法方面存在嚴重不足,不懂和學生進行深入溝通,不能和學生進行心靈和思想的交流,導致學生和家長之間產(chǎn)生了嚴重的代溝,更有甚者學生會對家長形成逆反情緒,在校期間會故意違反紀律、惹是生非,以此報復家長。針對此種情況,學校和教師應當積極組織家長學校活動,對家長進行培訓,傳授給家長科學、有效的學生管理方法,加大家庭教育的效果。例如我校組織學生家長定期參加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如何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溝通、如何做一名受孩子歡迎的好爸爸(媽媽)、如何培養(yǎng)孩子堅定的毅力等方面的教育,并鼓勵家長把自己的所做、所感、所想以文字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在家校溝通QQ群當中予以展示,給其他家長提供了更多的管理經(jīng)驗,實現(xiàn)了學生教育管理合力的高效形成。
三、通過家校深度融合,促進學生教育實效提升
家庭與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以及管理的兩大主體,只有二者充分結(jié)合、真正聯(lián)手,才能保證學生的健康、穩(wěn)定成長。一方面學校和家長及時、多次溝通,把家校交流這項工作常態(tài)化、持續(xù)化開展,保證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紀律、思想、情緒等方面的表現(xiàn),教師能夠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便于教師和家長采取針對性措施,對學生開展更為有效的管理。此外,學校還組織在公安、司法、消防、交管等部門工作的家長來校對學生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強化學生的法制觀念;組織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以環(huán)保、感恩、合作等為主題的親子活動,給學生、家長提供了一個深入溝通、彼此協(xié)調(diào)、合作交流的平臺,和諧了學校、學生、家庭之間的關系,增進了各方之間的理解與支持,為學生教育管理合力的形成提供了更為堅實的保障。
總而言之,在民族地區(qū)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學校、教師應當積極行動,和家長進行密切的聯(lián)系,和家長進行深度的溝通,讓家長對學校的管理制度、教育模式、工作方法等有一個全面、準確的了解,認識到學校和教師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艱巨性,對學校和教師工作給予足夠的支持,保證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高效實施。
參考文獻
[1] 劉麗.打造家校合一機制形成教育合力[J].金色年華:下,2011(7):82-82.
[2] 劉燚.正確的家校溝通形成教育的合力[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1):189-190.
[3] 申淑敏.搭建班級家校橋梁,形成教育合力[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