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明翠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更多次強調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瑰寶,延續著我們的的文化基因,是我們增強文化軟實力、提高綜合國力的有力武器,更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堅實基礎。立足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才能更好的增強文化自信,才能更好把握和尋找保護、發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方向方法途徑,才能更好的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 提升 文化自信
一、優秀傳統文化與文化自信概述
(一)優秀傳統文化
文化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器物文化,比如歷史文物;社會制度,即所謂的制度文化;還包括觀念文化,如文學、史學、醫學、農學。作為系統的思想理論的觀念文化是各種文化形態的理論基礎,是文化的核心。
傳統文化是相對于近代文化、現代文化而言,其中的“傳統”具體表示經由歷史傳承,構建產生的具有特殊性質的思維方式、人文風俗等思維定式和行為模式。其在相應階段內存在歷史、傳承、穩定等特性。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是中華民族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出來的,其中的精髓部分蘊含想著愛國主義精神、追求高尚的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精神,這些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華夏民族最珍貴的精神瑰寶,也是華夏民族在世界舞臺立足的精神支撐。
(二)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于共產黨成立95周年的大會中表明:共產黨人應堅定初心、不斷前行。這也就表明共產黨人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這四個自信。同時,其還著重表明,“文化自信是更為基礎、寬泛且深厚的自信”,可以對民眾的精神思想產生直接作用,且對民眾的行為模式構成深遠影響。由此可見,文化自信給道路、理論、制度自信奠定了堅實的精神、智慧及道義基礎。要知道,道路、理論、制度的涵義解釋均應經由文化表述。
文化和民眾生活密切關聯,其屬于內化為精神、外化為行為的內在動力。文化的內核、外延會經由多元化影響民眾的思想和行為,由本質上來講,文化自信即給社會的發展給予向心力,創設契合全社會發展所需的核心價值。并且,文化自信存在深刻且強大的影響力,其所表明的是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的思維、行為方式的認同及國家社會的歸屬,只有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并增強文化自信,方可對華夏民族與全社會的向心力予以強化,從而促使社會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增強文化自信的現實路徑
(一)創新性地轉化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中國正處于發展改革的攻堅期,面對傳統文化,不應只是簡單地拿來,而是要結合新的時代精神,創新性地轉化發展傳統文化,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內涵,將傳統文化現代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更加豐厚的精神文化資源。一方面,要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前提下,創新性地轉化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一百多年來,國人就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來解釋馬克思主義相關內容,結合中國具體國情,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了廣大中國民眾的認同,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兼容并蓄的品質。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入,重塑了中華文化的存在狀態和發展方向,早已成為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借鑒意義的思想加以創新、提升,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使之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文化自信絕不意味著故步自封、妄自尊大,我們要不斷取長補短、兼收并蓄。創新性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以開放和包容的態度面向世界,不斷學習人類文明一切優秀成果,堅持將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與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與面向世界相結合。
(二)努力向世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燦爛輝煌,它曾長時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曾經對世界產生了深遠、持久的影響,但后來由于中國長期閉關鎖國,落后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并在近代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一度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革命斗爭,最終實現了民族獨立和解放。在當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國作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但文化軟實力相對較弱。因此,中國共產黨將文化自信提升到新的戰略地位,強調對文化的自信不僅僅體現在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更重要的是要加快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的步伐,積極地把中國獨有的文化價值觀推向世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升,我國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學院越來越受歡迎,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想要學習和了解中國文化,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以說漢語、佩戴中國飾品為時尚,以學習和了解中國武術、詩詞、書法繪畫等為榮。對此,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日漸恐慌,到處宣揚“中國威脅論”,認為中國提升文化自信是為了沖擊西方價值觀和話語權。面對西方發達國家不懷好意的各種威脅和恐嚇,我們不能因此而懼怕和后退,相反,我們只有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客觀認識本國的傳統文化,實現文化的繁榮發展,才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現出中華文化獨有的魅力,最終得到世界的認可和尊敬。另外,在面對國際社會上出現的重大國際熱點、敏感問題、全人類命運以及世界和平發展等重大問題時,中國要勇敢地提出“中國方案”,發出中國聲音,展現“中國思想”,讓世界了解中國,爭奪話語權、主動權,向世界展現一個負責任的東方文明大國形象,從而使中華文化在走向世界舞臺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文化自信。
三、結語
習近平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重要精神支撐,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