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摘要:近年來,高職院校意識形態教育受到了社會各界尤其是黨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做好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意識形態教育工作對我國教育行業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新時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職院校大學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而意識形態教育又是黨和國家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事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必須不斷加強建設。本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以及特征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意識形態教育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 意識形態 安全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主流教育思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念融入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當中去,主要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理念去引導大學生的意識形態教育思想。通過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意識形態教育進行調查發現,現階段仍然是積極因素占據主導地位,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受到積極因素的影響,以正面的思想觀念去引導學習和工作。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來臨,高職院校的學生可以通過多渠道接受最新的信息,大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通過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從而不斷堅定廣大師生“四個自信”,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家所倡導的主體價值觀念,對于公民來說,既是道德規范也是基本道德底線。高校學生是我國未來的棟梁,是未來各個行業的接班人,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體人群,在高職院校素質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引導大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取向,尤其顯得重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用二十四個字簡要概括:富強、民主、和諧、文明、平等、自由、法治、公正、敬業、愛國、友善、誠信。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不僅要宣傳教育,更要積極踐行。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更多的人民群眾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取向,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的價值目標和方針計劃,更有利于未來社會的發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包括國家層面的價值取向和價值目標,同時對公民的個人價值準則進行了闡述。其中“富強、民主”是國家政治建設的基本目標,充分的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基本建設目標。“自由、平等”是對社會主義未來發展的設想,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美好的總結和概括。“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核心價值觀對我國公民做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底線,對公民個人設立了一個基本價值準則。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中就包括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培養文化自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的結合了時代特色,是科學性和時代性的有機統一。
二、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早在2014年,國家教育部門就曾提出過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意識形態教育,更好地培養出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高素質人才。高校應以教育為本,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在提高學生的意識形態教育方面加大力度,培養學生能夠成人成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去學習和實踐,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秉承著教人、育人的重大責任,使學生不僅在專業能力上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政治、品格方面做到積極向上,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新時期,高校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方式引導學生的意識形態,通過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道德觀念、歷史文化內容等方面的知識,來了解我國的基本情況和基本思想,使意識形態教育更加具象化,致力于培養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分析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思想
在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指導和社會實踐是以人們的生活現狀和社會實踐為基礎,提出身體力行、踐行社會的基本改革方針,其中的“民主”和“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融入意識形態教育中去,首先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思想,以馬克思思想為基礎,努力培養高職院校大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在新時期,各大高校在培養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以弘揚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要工作目標。做好大學生的意識形態教育,要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我國大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人民幾千年來文化成果的精華,是我們的主體文化。通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就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帶來的精神意義,體會到我國主流意識形態中積極向上的文化精髓。從而達到弘揚中華民族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作用,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對于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二)高職院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幾點思考
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應用,使得人們獲得信息的手段和交流、交往的方式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大部分高校在意識形態教育工作領域采取的主要方法仍然是借助于課堂、講座、活動等傳統方式,這些傳統方式手段形式呆板枯燥,工作時效不高,已經無法完全適應新時代教育教學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需采取更加有效、多元的形式加強意識形態教育的引導,積極調動師生參與,形成意識形態教育工作合力。
一是要增強防范,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高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期,其本身自律性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和影響。同時,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學生接收到的信息良莠不齊。因此,大學生所接觸的環境需要進行過濾和凈化,學校應主動為其打造思想上的防護屏障,做好防范工作。把意識形態教育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增強教職工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感。提升校園硬件條件,如采用安全監控、多功能門禁系統和識別系統等手段,同時加強校園巡邏,增強防衛措施。建立健全思想文化陣地管理體系,嚴格報告會、研討會、學術交流及講座等審批程序,嚴格學生社團審批程序。加強網絡信息的安全監控,凈化學生所接觸到的網絡空間,增強其對不良信息的抵制意識。
二是要優化管理,不斷提升意識形態陣地話語權。意識形態領域工作復雜而艱巨,需要及時引導,采取有效措施優化管理。要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突出政治標準,堅持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度。真正做到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要加強重點人員關注和跟蹤。通過勤了解、多關懷、結對幫扶等措施幫助其進步,引導其感受更多正能量,營造積極向上、輕松愉悅的學習生活環境和氛圍。要重視新媒體陣地建設。高校應高度重視網站、微博、微信、QQ公眾號等媒體建設,嚴格校園網和新媒體內容的審批制度,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權威聲音引領社會輿論,弘揚正能量,彰顯中國文化自信,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三是要規范引導,不斷增強意識形態建設主導權。要夯實課堂教學主陣地,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素養,嚴格執行教師聘用、培訓及教學考核制度。推行課堂教學實踐改革,如通過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借助新媒體平臺加強與學生互動,從而提高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情懷。要提升社會實踐的實效性。高校要積極開拓普適性的思政實踐教學基地,將思想理論與校內外實踐相結合。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體會生活,通過走訪社會主義新農村、社區服務、企業調研、時事討論、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競賽等多種形式,豐富教育途徑,增強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效性。要加強文化育人的系統性。文化育人,潤心無聲。高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全力營造正確的輿論導向,提升廣大師生的精神素養。充分發揮文化的育人功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校園文化生活的各方面,使文化成為一種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的教育氛圍,使大學生在優秀文化的熏陶和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四、結語
在高職院校教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對大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具有明顯的引導作用,做好我國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工作,首先應該把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作為主流意識形態,同時意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于學生主流意識形態形成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蘇婷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研究[J].才智,2017,(04):216.
[2]王道珍,鄒揚,邱乙哲,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4,(05):541-544.
[3]辛慶鋒,孫有利,胡建鵬,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融入意識形態安全教育[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8):151+164.
[4]胡征,張愛軍,胡哲清.意識形態安全教育[J].浙江臨床醫學,2008,(12):1609-1611.
(2017年度衡陽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17D02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意識形態教育的研究——以駐衡高校為例;作者單位: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