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國家把中職教育提高到歷史高度的同時,智障中職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各地有條件的特殊教育學校陸續開辦中職班。我校的智障中職班已經開設了十年,在摸索中一路艱辛前行,不斷進行大膽的課程改革和建設,其中清潔服務課就是一門由任教老師開發的比較重要的基礎性專業課校本課程。本文將從研究背景、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效等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智障中職 清潔服務課 校本課程 開發與實踐
一、研究背景
清潔服務課是我校智障類中職“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所開設的一門主要的、基礎性的課程。在我校,這門課程還具有另外的特殊重要性,它是所有中職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主專業課程,肩負著為智障中職生的專業學習生涯奠定初級職業素養、塑造勞動品質、養成良好習慣、鍛煉身體和耐勞素質的重要任務。預設該課程為期一年,每周12課時。在課程教學中,在教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將對學生進行高標準的職業素養滲透,針對智障中職生的身心特點,對他們進行良好的勞動習慣培養,進行刻苦耐勞、不怕臟不怕累的意志品質培養,以及對身體耐勞能力的鍛煉。經過清潔課程的訓練,我們的智障中職學生將更好地邁入和適應中職二、三年級的專業學習,甚至中職畢業之后的就業工作。
目前,在國家課程體系中,還沒有一套真正符合智障中職生學習需求的清潔方面的課程和統編教材。該課程自2008年開設以來,曾在教學上一直參考一些普通職校或短期培訓班所編寫的清潔類書籍,通過挑選、調整,以適應我校學生的特殊需求,摸索著進行教學。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積累,以及隨著這門課程教師隊伍的逐漸壯大,我們意識到,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統的、真正適應學生需求的校本清潔課程和配套教學資源,來更好地提升清潔課程的教學質量。并且我們有多年“摸著石頭過河”進行教學的實踐積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研究,也是一個對我們所積累的教學工作進行整理、總結和提升的契機。
二、研究過程
(一)確定研究目標
1.更好地完善我們的校本課程體系,為專業教學和學習提供參考的范本,填補智障中職教育中清潔服務課程及規范化教材的空白,更好地突出我校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
2.為學習本課程的學生提供一套可用的參考教材,改變一直以來只有筆記沒有教材的局面。
3.為任課老師提供一整套供教學參考的資源,為教學提供便利,做到有據可依。
(二)設計研究內容
開發校本課程《清潔服務課》的一系列資源:課程標準、教學計劃、校本教材、教學設計和評量標準,并在實際教學中予以實踐。
(三)實施研究過程
1.梳理總結提升,確定《清潔服務課課程標準》架構 。
在2008年啟智中職班開辦的時候,已經設定《清潔服務課》為《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里的重點課程進行開課,當時由我擔任教學工作,一直以來摸著石頭過河,憑著手頭為數不多的參考書籍,挑選適合智障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教學。幾年下來,隨著學校教學改革的進程,我已經著手為自己所教的清潔服務課起草《課程標準》,后來又根據課程改革的需要,把之前三年的學習時間和內容縮減為一年,課標不斷修改。適逢國家的培智學校新課標發布的大好時機,我們又參照《勞技》課標的格式作進一步的修改與完善,最新的《清潔服務課課程標準》初稿基本定型。
2.制定學年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指導老師有計劃、分步驟地實施課程內容的指南,因此按照課程目標制定出一學年的總教學計劃,為任教老師提供參考。它包括課標要求、學情分析、學習項目和教學目標、學習項目規劃和典型任務設計、教學進度等幾大項內容。
3.編寫每學期教學設計,組合成集
在《課程標準》和《學年教學計劃》的指導下,編寫每學期的教學設計,把清潔服務課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落實到每個課堂上,體現到教學設計中。老師根據課程一年下來教學內容的安排,分單元進行設計,上學期的教學設計有清潔常識、清潔物料、擦桌椅、掃地、拖地、推塵、榨水車、刮玻璃八大單元,下學期有電動設備、家居清潔、樓宇大廳清節、樓道清潔、公共場所清潔、公共衛生間清潔、垃圾處理七大單元內容。把這些單元的教學設計編寫好,然后經過幾個來回教學實踐后再反復修改,把好的經驗和方法保留下來。
4.編寫《清潔服務課校本教材》
課程開發很重要的一項是編寫教材,整個研究的內容里,校本教材的編寫是工作量最大和技術性最高的,難度也是最大的一項任務。最初的想法是在教學設計集的基礎上安插一些演示流程圖,完成了第一稿。后來使用起來發現這樣的教材格式文字呈現太多,不適合我們學生的閱讀水平,經過小組的討論和收集的意見,最后決定改版成以演示圖為主,加以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明,也就是說圖文并茂。新版本的圖片要求很高,牽涉到圖片的獲得和處理水平要過硬才行。要專門學習拍攝和裁剪合需要的圖片,惡補圖片剪輯的技術。
在改版過程中,所有的技術難關都提前被攻克了,接著就埋頭拍圖,剪裁,放到教材里,再結合圖片加上簡要的陳述,每章每節都認認真真地修改。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把整本教材改版完成,邊修改邊完善,把平時使用時遇到的問題也一并修改了。途中發現很多流程圖需要重新拍照的,就專門找了我們組老師組成攝影小組,一個當攝影師、一個當模特、一個當助手,我們分工合作,把所缺的流程圖一一拍攝出來,再由我根據教材需要放進去。就這樣,在我們共同努力下,新版教材終于改版完畢。
5.編寫《清潔服務課學生評估量化表》
課程開發也需要有一套課程的評量方法,我們已經想到了這一點,在每學期的教學過程中逐步積累對學生單元評量的素材,把這些素材以表格的形式呈現出來,就成為單元評估表,把這些評估表按照順序整理好就成為《清潔服務課學生評估量化表》。而且我們這份評估量化表每年都修改完善,是比較成熟的一項成果。
因為在此基礎上,我們又想到了要開發教學微課,把一些必須掌握的技術要點拍成視頻,制作成清潔課教學微課。由于這是一項工作量極大的任務,且需要的技術支持也很多,所以還在繼續拍攝制作當中。
(四)尊重開發成果,敢于教學實踐
由于這些成果都是來源于之前這么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比較有說服力,把它再次修改和完善,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現,當然不能只作為成果那么簡單,最重要的是要運用到教學當中去,再次用實踐來檢驗其合理性。
于是我們三人小組,各自帶領一個專業班,在一年的教學實踐中,邊修改邊實踐,在實踐中找到靈感,找到不足,反饋給各自負責的項目中進行及時的修改和完善。我們用修改好的《清潔服務課課程標準》來指導編寫學年計劃;我們用編寫好的《清潔服務課學年計劃》來指導開展新學期的教材改版工作;我們用改版后的《清潔校本教材》指導集體備課,修改《教學設計集》;我們用改好的《教學設計集》來指導上課,同時還改革課堂模式;最后再根據教學實際來改進《清潔服務課學生評估量化表》。
在一系列的開發與實踐研究過程中,我們始終圍繞“以生為本”的理論為指導,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培養他們清潔技能的同時,更注重核心素養的養成。所有的研究成果,歸根結底都是為更好地服務學生。
三、研究成效
(一)完成《清潔服務課課程標準》的編寫和進一步完善工作,讓清潔服務課的實踐研究有據可依,讓接手教清潔服務課的老師有準可參,可以較快地知道本課程的大體脈絡,不再彷徨。
(二)完成《清潔服務課學年教學計劃》的制定和進一步完善工作,有利于指導開展每學期的教學工作。有了學年教學計劃,老師們可以輕輕松松地拿來作為制定自己班級教學計劃的參考,而且可以做到同年級的平行班大體步調一致,利于任課老師相互研究探討。
(三)完成《清潔服務課校本教材》的編寫和改版工作,將舊版本升級,更有利于貫徹新的教學理論。有了這本校本教材,可以結束幾年來沒教材的被動局面,老師不再想到哪說到哪,而是可以有書可用,學生也可以人手一本,強化對知識技能的直觀記憶。
(四)完成《清潔服務課學生評估量化表》和《教學設計集》的編寫和完善工作,讓教學和評估都可以做得很到位。教學設計和評量表對任教老師的幫助是最大的,有了這兩樣成果,等于解放了老師很多伏案編寫的時間束縛,可以讓他們騰出時間更好地針對本班學生制定細化的教學策略和方案,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也可以提供給同科目的老師作為集體備課和研討的參照依據。
本文是我校級小課題研究的優秀成果,對推動我校清潔服務課的發展起到階段性的作用,是我校職業教育的階段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徐蜀波編,重慶市新潔凈職業培訓學校組編.進城務工實用知識與技能叢書——學校清潔工[M].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2]唐高華.基于大職業教育理念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1,(22).
[3]萬偉.課程的力量[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4]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6]王一軍.中國校本課程開發案例叢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馮達容,廣東省佛山市啟聰學校任教,中級教師,專業行政管理;研究方向:智障中職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