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吉森
摘要: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夠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而且也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然而,思維導圖本身具有的局限性,要求教師必須能夠科學合理地運用,才能夠發揮思維導圖的教學優勢。同時,思維導圖是一種學習方式,而不能夠作為課程的最終教學目標。
關鍵詞:思維導圖 高中生物課程 課堂教學
思維導圖主要是指運用圖文融合的方式表現主題內容,同時思維導圖也能夠體現不同主題之間的關系和銜接。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學習相應的知識,能夠有助于學生養成系統的羅輯思維。而且,學生創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不僅能夠培養和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想象力以及記憶力。思維導圖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不但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效率,而且也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一、思維導圖運用于高中生物教學的備課階段
生物老師在備課時,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知識點進行梳理和總結。教師可以按照章節內容設置思維導圖,進而有利于學生掌握整章的知識體系。而對于重難點問題,生物老師可以設置單獨的思維導圖,從而便于學生們重點掌握這些內容。在備課階段,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教師梳理課程內容,使得生物老師對課程重點內容做到心中有數。課程教學人員在創作思維導圖時,不僅要結合課程重難點內容,同時也要借鑒其他教師的思維導圖創作方式,從而不斷完善和豐富思維導圖的內容與形式。目前,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使得課程的網絡資源較為豐富,所以生物老師可以多參考和查閱相關網絡資源,進而不斷地改進課程的思維導圖。生物老師在備課階段將思維導圖內容準備完畢之后,可以提前將思維導圖發送給學生,并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工作。
二、思維導圖運用于高中生物課程的課堂教學階段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充分地運用思維導圖內容,同時也要指導學生如何才能創作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運用使得學生快速理解生物課程的主要內容,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們建立課程知識體系。總體來說,生物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形成有效的知識記憶以及系統的課程體系。因此,思維導圖與課堂教學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引導學生了解以及認識思維導圖。大部分學生從未了解或者運用過思維導圖,所以生物老師必須引導學生認識到思維導圖的構成與創作過程。而且,教學人員也可以直接運用思維導圖的實例,引導學生認識思維導圖。在了解和認識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嘗試思維導圖的創作和設計。在創作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更加豐富的構成要素實施思維導圖的設計。教師應鼓勵同學們發揮自我想象力,設計更加清晰且美觀的思維導圖。
(二)教師與學生共同創作思維導圖內容。學生在了解思維導圖創作方法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內容的填充。在創作生物課程的思維導圖時,首先生物老師先設計思維導圖的大致框架,部分內容填充由學生來完成。而且,學生在填充內容的過程中,教師要提示學生掌握知識之間的關系和銜接。在學生思維導圖填充完成之后,教師要點評思維導圖內容的重難點是否正確,以及主題選擇是否合適。生物老師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的點評,實施思維導圖的內容完善和改進。
(三)學生根據模板模仿思維導圖的設計。學生創作思維導圖時,首先可以由教師進行框架的設計,之后再由學生進行填寫。而學生熟練填寫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自我設計和填充。簡單來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模板模仿類似的思維導圖。生物老師引導學生根據模板實施思維導圖的模仿設計,同時要求學生總結思維導圖的創作流程。在創作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主題和關鍵詞的選擇。并且,學生要學會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思維導圖的創新。
(四)教師引導學生創作更為復雜的思維導圖。學生學習思維導圖創作的初期階段,生物老師主要運用結構較為簡單的思維導圖進行教學。當學生們能夠熟練掌握這些簡單的思維導圖時,教師可以引入邏輯結構較為復雜的思維導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創作時,必須遵循先簡單后復雜的學習規律。高中部分生物知識之間存在著較為復雜的聯系,可能涉及不同領域的知識。因此,在設計思維導圖時,可能涉及交叉連接。而且,思維導圖設計中出現交叉連接,則表示思維導圖的設計過程較為復雜。思維導圖中建立交叉連接時,不僅需要學生了解知識之間的復雜關系,同時也需要學生能夠擁有必要的橫向思維。因此,高中學生創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鞏固和復習生物知識,同時也能夠培養和提升學生們的創新思維。
學生學習思維導圖時,必須經過四個階段的練習。首先,學生必須了解和認識思維導圖的內容以及設計方法;其次,教師進行初步設計,而學生進行內容填充;之后,學生根據模板開始模仿思維導圖的設計;最后,教師開始引導學生創作更為復雜的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課程中培養學生創作思維導圖的能力,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接受能力。而且,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運用有差異的教學方式實施思維導圖創作的指導。
三、思維導圖運用于高中生物知識的復習過程
高中生物知識的內容相對較多,同時相互之間的聯系較為緊密。所以,高中學生復習生物知識時,要求能夠建立必要的知識學習體系。而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夠建立較為清晰的知識體系。因此,生物老師在學生復習階段,可以鼓勵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而且,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復習,也能夠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比如:學生可以針對自身的學習狀況,設計適合自我學習的思維導圖內容,從而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思維導圖創作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進而發現自身設計中的問題和不足。學生通過不斷地完善和改進思維導圖內容,能夠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學生交流以及溝通過程中,也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有利于學生的團結協作。
在高中生物課程中運用思維導圖實施課堂教學,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學生創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能夠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有利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然而,思維導圖運用于高中生物課程教學時,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和不足。首先,學生學習思維導圖需要占用大量的學習時間;其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況有差異,從而使得思維導圖的推廣存在很大的阻礙和限制。所以,高中生物老師要提前做好課堂設計,適當地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將思維導圖作為課堂的主要內容,而只是將其與其他教學方式進行融合,從而最大程度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而且,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綜合能力,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
四、結語
高中生物課程中運用思維導圖,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從而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而且,學生創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也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生物老師引導學生設計思維導圖時,還能夠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邏輯思維。因此,思維導圖的運用對學生的生物課程學習起著良好的影響作用。然而,思維導圖運用于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也存在著不足和缺點。因此,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應用時,教師必須能夠揚長避短,既要發揮思維導圖的優勢,又能夠彌補思維導圖的不足。
參考文獻:
[1]房志兵.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57).
[2]趙卓,湯婷婷.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6,(10).
[3]孫月萍.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神州,2018,(15).
(作者單位:吉林省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