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娜
摘要: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實用性技術人才,且職業教育中的所有課程都需要服務于這一目標。職業體育教育是職業教育中的重要課程,通過創新職業體能教學,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好地實現職業教育目標,還能夠為學生未來步入社會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本文主要針對職業學院體育課程教學中職業體能教學措施展開探討。
關鍵詞:職業學院 職業體能教學 體育課程
體育課程是職業教育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學生來說,職業體能教學不但是推動個人發展的重要途徑,更能夠滿足未來工作對學生體能的要求。良好的職業狀態離不開良好的身體素質,如果學生的體能無法滿足工作活動的需求,將對學生的就業造成較大的影響。但是從目前職業體育教育中職業體能教學現狀來看,存在多種問題,無法滿足崗位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斷的改革與創新,提高職業體能教學效率與質量。
一、職業體育課程中開展職業體能教學的重要性
(一)鍛煉學生的身體
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學生的營養水平也不斷提高,但是由于大部分初高中學校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太重視體育教育,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逐漸下降,且近些年來由于外賣行業的發展,很多學生喜歡吃各種外賣導致學生超重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造成了較大的影響。而職業體能教學則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身體,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為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提高學生的技能
職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輸送更多的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學生除了能夠適應復雜的工作環境外,還需要具備扎實的職業技能。良好的職業技能與良好體能的搭配才能夠發揮更加有效的作用。職業體能教學中的各種訓練項目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反應力、協調力以及耐力,這也是工作中對人才的具體要求。有些崗位甚至要求人才需要具有較高的耐力和體力,例如運輸駕駛員由于需要長時間開車,因此對注意力和耐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職業體能教學中,教師需要針對性開展各種與學生專業相匹配的訓練項目,并督促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
二、職業學院體育課程教學中職業體能教學創新措施
(一)轉變傳統的職業體能教學觀念
職業學校以及體育教師都需要認識到職業體能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與專業技能培養的重要性,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形成正確的職業體能培養意識,并多開展相應的教育活動,轉變過去主要以簡單運動項目練習與競賽為主的教育模式,將職業體能教學與學生的專業教學相結合。在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同時,要加強與專業的聯動,增加專業技能相關的體能訓練,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氛圍,并提高學生對職業體能教學的興趣。
(二)改變傳統教育模式
職業教育培養的是社會需求的實用性人才,其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著較大的不同,其課程教學更加突出人才的實用性,具有較高的專業針對性,提倡學生能夠將所學技能學以致用。目前多數職業院校更加關注的是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但沒有重視學生體能培養,這就導致學生對職業體能教學的重視度不足。體育教學過程中也沒有開展相應的職業體能鍛煉項目,只是學習一些常見的競技體育項目。因此需要優化職業體能教學體系,增加實用性的教學內容與方法,調整體育課中的運動量,根據不同專業以及崗位對人才身體素養以及職業技能的要求,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方法。例如旅游專業的學生在今后可能從事的工作中對身體耐力的要求相比于其他工作要更高,因此可以針對性地開展健美操、排球等教學項目,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耐力。
(三)構建課內外一體化課程體系
職業體育課屬于一門綜合性學科,不但能夠推動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同時具有多種教育作用,其中就包含了職業體能教學。僅通過體育課無法有效推動學生健全人格與身體素質的發展,需要采取體育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方式,也就是構建一體化的課程體系。在日常體育課程教學活動中除了需要完成課堂需要完成的任務之外,還可以將體育課程與課外活動有機結合。例如經常通過學生自發組成的體育組織開展體育競賽,并給予一定的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形成自覺鍛煉的習慣。此外,職業院校也要認識到職業體能教學的重要性,增加體育教學經費投入,優化學校體育鍛煉環境,滿足學生職業體能鍛煉的基本要求,從而為學生身體素養與職業技能培養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
三、結語
體能作為活動開展的重要因素,對于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量有著直接的影響,目前越來越多的崗位對于人才考核標準中加入了體能要求,尤其是各種生產一線崗位。因此學校需要重視職業體能教學并創新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養與專業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