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克寒
摘 要:要落實立德樹人和實現“三全”育人的人才培養目標,高校既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發揮好專業課程與通識課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門通識課程,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理念的大學生的重要陣地。在創新創業教學過程中,要嚴絲合縫地做好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為中國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接班人。
關鍵詞:課程思政 創新創業 教學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創新和創業相連一體、共生共存。創新創業教育作為提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通識必修課更要凝練自身內在的精神價值,在知識傳授、技能培養的同時實現課程的價值引領功能。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實現“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對此,要根據創新創業教育這門課程的特點,在教學大綱中明確課程思政目標、任務和內容,做到創新創業與課程思政相結合、內容與形式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技術創新與實踐創業相結合。
一、課程思政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需要課程思政的引領
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都是解答為社會主義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和怎么培養人的問題。兩種教育課程雖然形式有差異,但人才培養的目標、方向是絕對一致的,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接班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優秀的建設者。大學生集專業素質和思想政治素質于一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參與者,需要在正確的價值引領下成長成才。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所需人才的堅實保障,也是創新創業教學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要求。
(二)弘揚改革創新精神需要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入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是民族進步的源泉,弘揚改革創新精神與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具有天然的關聯性。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目標在于培養具有創新思維、敢于開展創新行動的人才。通過啟發學生敢于創新、敢于冒險,勇于挑戰,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創業活動,以創新的思維解決問題,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由此可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既是社會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新時代人才培養的客觀要求。
(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團隊有著較好的協同意識
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本課程團隊成員有著良好的協同合作意識。團隊帶頭人在第一線負責教學工作,熟悉每位教師的教學科研特長,能夠很好地組織、協調團隊工作。同時,能夠充分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幫助青年教師通過教學關,提高“課程思政”的教學科研能力。
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要求在高校大力推動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創新創業教育實現的基本載體,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在創新創業理論教學及實踐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開設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是一門公共必修課,面向大學一年級的全體學生,由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組成,合計2個學分。如何從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層面攝入思政元素,融合思政理念,厚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思想,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任務。
筆者所在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自2016年開設以來,不斷創新授課形式和方法,堅持以理論教學為主體、賽創實踐為驅動、素質拓展為輔助、在線課程為拓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挑戰性、趣味性和易得性。創新創業教育開展“課程思政”的基礎在課程,重點在思政,關鍵在教師,成效在學生,目標在育人。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教材為基礎,為把“思政元素”“德育內涵”融入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提高思政育人的功能價值,要堅持以有高度的政治站位為導向、有深度的思政元素為主體、有廣度的行業精神為定位、有亮度的校園文化為支撐、有力度的賽創實訓為抓手,構建五位一體的雙創教育“課程思政”建設體系,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充分發揮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作用,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的人才培養目標。
(一)提高政治站位,明確“課程思政”在雙創教育中的目標導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召開后,要能夠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要有以政治站位的高度覺悟感,以立德樹人的高度責任感,完善“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建設,強化價值引領作用的發揮,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導向,在創新創業教育及實踐中蘊含思政理念、滲入思政元素、強化思政功能,全方位服務于學生健康的成長成才。
在模塊一的《創新與創業概述》章節中,通過介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以高度的政治意識論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社會發展的驅動,培養學生濃厚的家國情懷和優良的政治情操;闡述創新發展是國家“十三五”期間的社會理念;以創業者的歷史使命、社會責任強化“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的人生理念。
(二)挖掘思政元素,強化“課程思政”融入雙創教學內容
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特點,挖掘思政課程中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及知識,發揮好第一課堂的知識傳授作用。通過引導學生對自我人格、理想信念、性格毅力、情感道德等進行全面的自我分析和認識,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業精神、工匠精神等,提高學生對人格涵養、職業精神、社會公德等的認知,強化立德樹人。
在模塊二的《創新與創業思維》授課章節中,結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三門課程的內容及特點,在雙創教育課程中設計具有時代性的專題知識。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教學中開展多形式、多渠道、多類型的授課內容。一是設計創業實踐參觀課和社會實踐調查課,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創新成果,感受創業氛圍,體會創造能力,提升學生對創新活動與創業行為的認知和信心。二是設計創新創業案例分析與研討,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激活學生的創造意識,加深對創意、創新、創業和創造的理解與認同。三是設計創新創業新聞的導讀,由學生自行組織國際國內的創新創業形勢,政策制度動態、技術發展趨勢等,增進學生胸懷世界、放眼全球的格局,引導學生自覺的知國、愛國、興國,增強民族自信心、國家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