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璇 費龍
摘要:在商品“采購-生產-銷售”環節中,企業資質強、核心競爭強及企業處于強勢地位,其在應收賬款、預收賬款及價格等交易方面會對上下游企業施加壓力。中小企業由于信用等級不高和企業自身財務信息不完善等問題導致授信比較困難。長期中小企資金流緊張,帶來嚴重后果,供應鏈金融出現,有效緩解了這個問題。供應鏈金融是金融機構一項創新金融融資方式,銀行變成一對多。對中小企業進行授信關注中小企業貿易的真實性、核心企業實力及信用水平。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 商業銀行 模式
一 、引言
“成本洼地”成為國內各個企業獲取成本優勢的核心因素,在當今經濟處于下行壓力較大階段,使得商業銀行更加意識到客戶對于供應鏈金融的強烈需求,供應鏈金融業務幫助了各行各業企業順利發展奠定了融資基礎,我們有必要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供應鏈金融的發展。
二、 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現狀分析
(一) 國內供應鏈金融融資發展階段
目前國內供應鏈金融融資發展階段主要有四個階段,第一時期是貿易融資,在80年代初和90年代末,受WTO影響,貿易融資從國際貿易中單獨出來。貿易融資另一面是信用證,現在國內供應鏈金融多用信用證來作為結算手段,商業銀行作為二者之間的一個中介。第二時期是自償性貿易融資在貿易過程中,一些企業用貨物或者應收賬款回收款來歸還之前貸款,結構上是一個鏈條,這樣可以降低風險,商業銀行可以通過中小企業在銀行開立的賬戶來控制企業資金流,此種模式要求參與者信用水平高。第三時期是“1+N”模式,核心企業“1”供應鏈運用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對“1”和“N”企業提供結構化金融服務。第四時期是互聯網與供應鏈金融結合,具體是利用互聯網在網上進行中小企業信貸服務。
(二)商業銀行現有供應鏈金融產品
從深發展提出“自償性貿易融資”和“N-1-N”模式以來,目前國內供應鏈金融有中信的“中信供應鏈金融”品牌;浦發“企業融資鏈解決方案”將信用支持及采購支付結合在一起;中國銀行融易達等產品,部門之間融洽合作,圍繞汽車、食品及建筑等行業選客戶,不斷創新供應鏈金融及整合資源;交通銀行的“藴通供應鏈”包含經銷商供應鏈金融產品等等金融產品,一些商業銀行借助自己的營銷網絡向供應鏈金融滲透,提高銀行營業外收入,國內各家商業銀行不斷開展供應鏈金融品牌,爭取市場份額。
中小企業在鏈條上是銀行通過核心企業信用水平提供信貸業務,獲得資金流支持。根據各個銀行的年報分析得出,招商銀行電子供應鏈金融業務量年均增長率在35%以上,業務量達到5300多億元,開發中小企業客戶21000戶左右;截止2015年年末,中信單單通過供應鏈金融信貸客戶數達7955戶,累計融資額達到6575億元。上面的各項數據充分顯示了供應鏈金融在發展壯大,不管是業務量增長還是客戶數都實現了質的跨越,增長都在10%以上。這些都表明了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是健康的,是能夠給國內商業銀行帶來盈利、客戶數及增加商業銀行第三方收入。
三 、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問題
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離不開供應鏈金融,融資方式多變使企業融資渠道增加了,但商業銀行在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實踐發展肯定會出現一些問題,需要對這些問題加以分析。
(一)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模式欠缺
目前國內供應鏈金融從核心企業入手,圍繞核心企業來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流支持,而對上下游企業中的中小企業缺乏支持,開發的金融融資工具是否是適合中小企業,對鏈條上下游預付款的占用情況及上下游中小企業對自身授信額度情況都需要探討。
我國供應鏈融資模式過于傳統,今后需要融資模式多樣化來面對不同中小企業。而據中信證劵的調查,中小企業人融資難還受到行業擠占,競爭越來越大,12年應收賬款余額達15.8萬億,這么大的應收賬款導致企業資金流彌補不上可能斷裂。國內供應鏈的賒銷期限長,根據 工商企業報告,在14年29.8%的企業賒銷期限大于60天,遠遠高于13年的18.16%的企業占比,總體信用惡化,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凸顯的非常厲害。
綜合上述不同中小企業發展需求不一樣,需要眾多信貸模式來符合不同中小企業發展。只有每個中小企業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供應鏈金融模式,資金流才能得到妥善解決,整個鏈條才會更加穩定。
(二)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大數據和物流欠缺
如何把大數據、物聯物流和供應鏈金融結合在一起是國內商業銀行想要更好發展供應鏈金融所必須解決的問題?;ヂ摼W正在向物聯網時代邁進,如何形成全球系統來改善供應鏈系統效率。但是事物的發展都會面臨挑戰,供應鏈金融也是如此。目前國內供應鏈金融面臨五大挑戰,按照影響供應鏈金融的程度從高到低排序分別是供應鏈可視性、風險管理、客戶要求多樣性、成本控制、全球化。
這些挑戰導致國內商業銀行可以有效結合大數據和智能物流,讓這些挑戰變成鏈條上動力。通過技術,結合大數據和智能物流的供應鏈金融管理,可以有效的解決上述五大挑戰,把劣勢轉變為優勢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很多益處,如圖。
目前國內華為采取的就是這種結合大數據和智能物流的供應鏈金融體系,在這個體系之前截止2015年12月末,華為的訂單及時率從50%提升至99%,訂單周期從20-25天提升至10天,庫存周轉率從3.6提升至7.2。
(三)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供應鏈物流缺乏
目前國內銀行物流管理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供應鏈上企業之間缺乏信任,信任缺失導致企業之間不信任。二是各個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之中會采取對自己有利因素,而這個因素對整個鏈條不一定有利。所以需要對傳統的物流管理體系進行升級,主要是利用技術來幫助企業物流上操作管理。國內商業銀行只對抵押物、質押物及擔保物等核查,沒有一個系統方法,可以借鑒下國外優秀供應鏈物流管理方法。供應鏈物流聯合庫存管理(JMI)是以核心企業來設置庫存系統,步驟是先建立分布合理庫存點體系,然后需要企業共同建立聯合庫存控制系統?;蛘呤枪溛锪鞴陶莆諑齑妫╒MI),是把核心企業庫存交給供應商來掌握,供應商有了核心企業庫存來做擔保可以獲得一定金融信貸。
(四) 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欠缺
供應鏈金融是一個新產品,商業銀行需要制定完善風險管理。我國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機構,都沒有單獨機構來運行這個事情,由于抵押物評估、拍賣和授信管理等都需要專業的機構和管理平臺。在信用調查、信貸審批和擔保等缺乏風險管理模式險。
傳統信貸是一對一,風險比較好控制。而供應鏈金融快速發展,考慮是整個鏈條,因此風險控制十分關鍵,國內銀行注意把控風險,以免導致供應鏈金融發展威脅的產生。如圖核心企業風險控制模式。
四 、商業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的對策分析
(一)實行嚴格準入標準,將風險控制在最低
任何市場都有自己的一套準入準則,其實就是選擇。供應鏈鏈條上中小企業及核心企業的準入也十分關鍵。供應鏈金融在我國是一個創新金融工具,所以對這一塊管理方法比較缺乏。
(二)打造互聯網生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新模式
互聯網生態供應鏈金融在國外非常流行,促使中小企業的貸便捷,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國內商業銀行用互聯網供應鏈金融開展中小企業融資,供應鏈金融與互聯網公司合作,用互聯網來發展供應鏈金融,這種新思維的創新使得銀行獲得業務收入。
(三)權利義務要清晰,法律風險要降低
供應鏈上抵押物或者質押物會在各個企業間流動,抵押物或者質押物責任到底誰負責,需要明確各個企業權利和業務。供應鏈金融部門制定相關約束文件或者制約機制來規范每個企業操作,明確各個企業責任。
(四)注重供應鏈金融管理下供應商管理
首先供應商的管理有方直接有助于客戶的滿意和體驗感覺,供應鏈會進入一個好循環。其次是客戶滿意度,從客戶滿意度知道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最后是雙方的滿意導致客戶越來越多,而供應商會更精準的生產來提高產品的質量。
五、結論
隨著融資模式的轉變,鏈條上的中小企業可以用核心企業的擔保來獲得貸款。商業銀行需要注重中小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考慮中小企業產品市場前景、市場占有率和中小企業所處產業鏈條穩定運行等因素,企業一些細節方面做好了可以輔助自己企業信用水平的提升,從而增加在銀行的信貸,為自己的企業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企業規模有大小之分,發展也有不同之分,那么就需要銀行根據這些實際情況來開發不同的金融產品。只要在供應鏈中的中小企業信用高、貿易真實可靠和核心企業資質強,此時中小企業可以向中信銀行申請授信。供應鏈是一個整體,不僅為中小企業融資,融資的同時也與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和物流監管企業等進行緊密合作,實現一個穩定堅實的供應鏈體系。
參考文獻:
[1]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供應鏈金融”課題組.供應鏈金融-新經濟下的新金融[M]. 第一版.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9年.
[2]包興,鄭忠良.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與信用評價研究[M].第一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
[3]湯曙光,任建標.銀行供應鏈金融[M].第二版.上海: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4年 .
[4]李向文,馮茹梅.物流與供應鏈金融[M].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5]王國剛.中外供應鏈金融比較研究[M].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6]沃特斯.供應鏈風險管理[M].第一版.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10年.
[7]鄒邵晞.企業戰略分析[M].第四版.北京:首經貿大學出版社,2012年.
[8]陳瑜.中國銀行業供應鏈金融發展策略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1年.
[9]祖揚.中小企業融資的供應鏈金融研究-基于深圳發展銀行“1+N”模式的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3年.
(裴璇單位:北京國家會計學院; 費龍單位: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