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摘 要:“人文關懷”這種情感訴求在當代社會日益深入人們的思想觀念,成為了一種普遍的訴求。企業工會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格外重視人文關懷的作用。在企業工會中注入人文關懷的情感因素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人文關懷”,其次企業工會中的人文關懷體現在何處以及企業工會落實人文關懷的意義何在,最后總結企業工會如何做到人文關懷。本文將從以上幾個方面對企業工會的人文關懷進行闡述,旨在通過對人文關懷應用的分析得出促進企業工會長久發展的方法。
關鍵詞:企業工會;人文關懷;應用
一、人文關懷概念意義
“人文關懷”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對人類的解放與自由的追求。這個在中共十七報告中提出的具有溫度的詞匯在當代被尤為重視。人文關懷強調人的主體性,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不僅在物質領域上更要在精神領域中給予充分的關注。
企業工會中的人文關懷是指企業工會關注員工的發展,尊重員工的人格,自覺維護其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并在滿足員工外在物質條件的前提下,采取人文關懷的措施使得員工內心感受到溫暖,從而達到激發工作積極性,為企業創造更豐厚效益的目的。
二、人文關懷在企業工會工作中的體現
(一)企業工會工作中人文關懷的體現
在新時代思想潮流的影響之下,更多的企業工會意識到“以人為本”是企業工會發展的根基并逐漸重視對員工的人文關懷。企業工會對員工的日常生活進行關懷,充分了解員工,滿足員工合理的需求,幫助其解決生活中面臨的困難,而且企業工會管理者在處理與員工有一定關系性的事件時,例如:病假、事假或是婚喪嫁娶,消極情緒無法排解等,要充分地傳達企業以及自身對員工的關心與慰問,將蘊含著企業文化的人文關懷與人性化落實到實處。
京東公司就將人文關懷落實到了實處,總裁劉強東對待員工的準則就是如同對待自家兄弟一般,自然會安心好好工作,同樣企業在效益方面也會好起來。他給員工提供單人間宿舍,配置2萬元的電腦,就連京東的快遞員月薪都在1萬元以上。劉強東給員工的人文關懷出于人性的需求并將這種需求體現在物質的滿足上,進而上升到精神層面。使得公司員工信心大增,自然愿意為京東拼命工作。
企業工會給予員工的人文關懷要讓員工免去后顧之憂并感受到企業的歸屬感和存在感,員工會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如此企業獲得一批得力干將,不僅有助于推動企業長久發展而且還有利于企業轉型,探索出一條更適合企業發展的路。
(二)人文關懷在促進員工自身發展上的體現
企業工會中人文關懷的實施體現在尊重員工,關心員工,增強員工對企業工會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上,從而處理好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的關系。員工自身的綜合發展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根本因素。所以企業要想方設法地促進員工綜合素質的提升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這就要求企業工會在促進員工的發展上發揮人文關懷的作用。企業工會著重在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上對員工進行人文關懷,使得員工內部團結,增強凝聚力,員工個體提升素質,培養能力,實現自身價值。
三、企業工會工作中發揮人文關懷的作用
(一)提升員工工作水平
員工工作水平的提升源于自身對工作本身和企業文化的熱愛。企業對員工進行人文關懷,為員工提供良好的條件,激發員工積極上進之心,努力鉆研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二)有利于員工隊伍建設
企業根據員工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式的服務,發揮人文關懷的企業文化,營造一種具有人文主義氛圍的環境,有利于減少員工內部的明爭暗斗以及事物摩擦,從而團結企業工會中的每個成員,打造一支具有團結意識和合作精神的員工隊伍,為企業工會發展建言獻策,共同竭盡全力為企業工會創造價值。
(三)促進企業工會發展
企業工會的人文關懷可以提升員工的工作水平,打造優秀的員工隊伍,而這些具有優勢的因素自然可以促進企業工會的發展。在員工集體智慧的結晶和努力下促進企業工會的轉型,做到順應時代潮流,不至于在層層經濟風波的沖擊下而淘汰。
(四)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
企業的人文關懷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企業文化又是對社會主流文化的吸收與借鑒,這兩種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滲透。企業文化順應社會主流文化,同時又通過員工表現以及大眾媒體等進行傳播,影響著社會文化。這兩種文化從大的角度來說對員工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有影響,而這些觀念又會進一步在家庭和社會上表現出來,如此循環往復,相輔相成。
良好的社會文化孕育優質的企業文化,優質的企業文化塑造具有美好品質的人,這些人又去溫暖社會,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
四、如何構建企業工會工作中人文關懷
(一)企務公開,實行民主管理
企業工會在經營發展中的人文關懷的構建要做到充分發揚民主,使員工參與到管理決策中,增強員工的主體意識,并保證其權利的行使,這樣可以增強員工對企業工會事務的關注,進而提高責任感。企業工會的各項事務公開透明,保證員工的知情權,讓職工眼明、心亮、氣順、勁足。而且各項制度和措施在民主的氛圍中制定并執行可以使員工更好地參與到企業的管理中,成為企業工會制度的建設者、踐行者和擁護者。
同時企業工會為了更好地發揚民主,體現人文關懷還可以征集員工意見在會議上進行討論,或者設立意見箱等具有監督和反饋意義的社會,充分調動員工參與的積極性。
(二)上下溝通,及時了解情況制定規劃
構建人文關懷體系要深入群眾了解員工所思所想。領導人員要采用多種途徑強化上下層級和基層員工之間的溝通交流,將人文關懷貫穿在日常工作之中。同時在了解員工的基礎上制定企業人力資源發展的戰略,為員工制定企業發展規劃。為了更好地執行戰略發展企業工會還要落實培訓體系,支持員工進修,提升自己的素質水平。為了防止員工跳槽還要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鼓勵其為企業工會發展做出貢獻。
(三)以人為本,積極鼓勵,做到差異性關懷
人力資源在現代信息技術時代在企業中承擔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企業發展的核心資源。在日常的管理中企業工會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充分尊重人的價值,學會利用人才,留住人才,建設一支具有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合理安排企業內人力層級流動,勞動競賽、崗位交流、崗位輪換等方式都是不錯的人員晉升的選擇,堅持能者上、平者讓的原則,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人們的需求具有由低層次向高層次過度的特點,低層次的滿足為高層次的發展提供動力。而每個個體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差異性,所以企業工會要在考慮自身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按照員工實際情況提供定制式的人文關懷,滿足其多樣化的合理訴求。
在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注重解決員工最基礎、最關心的問題,做到以物質鼓勵為基礎,以精神鼓勵為重點。在解決基本的物質需求基礎上,以精神生活為切入點,組織豐富有意義的文化活動,給員工營造積極的工作氛圍,同時為員工提供多樣化的發展渠和展示自我價值的平臺,免除后顧之憂,激勵其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四)加強宣傳,強化價值引導
企業的人文關懷是企業文化的自然流露,企業要加強對人文關懷的宣傳,讓每個員工心里注入享受人文關懷和充分表達人文關懷的觀念。當然員工的價值導向不盡相同,要對員工的價值觀念進行引導。企業工會應注意到物質利益對員工思想的影響,盡量秉承公平、公正的處理方法解決獎金發放、住房改造、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問題。使員工心悅誠服,從而引導員工將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相結合,從而更好地發揮企業工會人文關懷的作用。
企業工會中的人文關懷貫穿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企業工會積極關注員工需求,感受人文關懷,員工自然會回報企業工會,為企業工會的發展最大程度地效力。企業工會中表露人文關懷的措施多樣,要符合企業工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員工的實際需求制定人文關懷措施。開展溫暖人心,穩定人心的工作,才能推動企業工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孟琳.淺談EAP在加強企業工會人文關懷中的作用[J].決策探索(下).2018(08):51-52.
[2]葛濤.工會組織"人文關懷"在構建和諧企業中的作用[J].工會信息.2014(15):34-35.
[3]洪劍濤.工會政工工作中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方法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6(03):88.
[4]李祥,閆凡.煙草企業工會構建人文關懷體系的探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0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