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不斷推進和深入,生態課堂的理念進入了教師的視野,相較于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而言,生態課堂更符合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而游戲教學在生態課堂中的應用則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快樂地學習成長,就游戲教學在小學數學生態課堂的應用進行一番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態課堂;游戲教學
生態課堂指的是以學生為主體,強調每一位學生的自主意識及發展的課堂,教師構建小學生態課堂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升,并使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能夠在生態課堂中得以形成。游戲教學則是以小學生天性中感興趣的游戲元素入手,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升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使學生能夠高效地學習進步。
一、趣味游戲,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在游戲教學的開展中,最重要的便是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原始的動力,小學生只有具備了對數學學習的高度興趣,才能夠自發、自覺地進行數學學習,從而提升自身的數學水平。而游戲的種類繁多,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具有趣味元素的、學生感興趣的游戲來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在游戲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豐富有趣,促進學生數學興趣的產生。
例如,在一次教學中筆者便讓學生利用撲克牌進行了一個“釣魚”游戲,游戲規則為4名學生為一組,每名學生手中拿三張牌,然后從牌堆中拿出5張牌做“魚”,學生輪流拿手中的牌去“釣魚”,即用做“釣魚”的牌與“魚”相加點數等于14,而最后以計分的方式決定勝負,黑桃4分、紅桃3分、梅花2分、方片1分,勝者會有獎勵,失敗者則要接受懲罰。這樣,通過獎懲制度的創立,學生便會積極地在游戲中“釣魚”奪分,這就使得學生不斷地計算,從而促進學生對運算法則的熟悉,并使學生在動腦思考中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從而使學生能夠提升對數學的興趣。
二、動手游戲,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小學生生性好動,其在小學數學課堂學習時,往往難以保持持久的精神專注,這就大大地影響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而動手游戲則可以使學生全程動手來進行,使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中保持持久的精神專注和注意力集中,從而能夠推動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提升。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動手游戲,使學生能夠親自動手去制作一些數學相關模型,從而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圖形的興趣,教師則結合游戲進行教學,將數學知識靈活地教授給學生,并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例如,筆者在講“認識厘米 用厘米量”一課時,先是讓學生自己用剪刀裁剪出一些簡單的圖形,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等,然后讓學生將自己制作的圖形有創意地拼接成立體圖形,如2個正方形、2個長方形、4個三角形可以制作出一個小房子,長方形和三角形可以制作樹屋等,這樣的操作場景便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接著,筆者再讓學生用尺子量出其所制作的圖形的長、寬、高,這就使學生產生了使用單位長度厘米的需求,而后筆者便幫助學生認識厘米、教會學生用尺子量厘米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動手去進行測量,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數字游戲,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學生從小具備了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夠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不斷地對數學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從而形成真正的屬于自己的數學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過于低效,教師可以利用數字游戲來進行教學,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數字游戲使學生不斷計算,提升學生對數字的敏感度,并使學生能夠對數學的規律性及變化性形成足夠的認知,從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得以形成和發育。
例如,筆者在一次教學中便讓學生進行了“數獨”游戲,但筆者簡化了游戲的難度,讓學生以3×3的方格來填寫1~9之內的數字,而最后填寫成的結果需要任何橫列或縱列相加得9。在游戲進行時,筆者讓學生兩人為一組,輪流填寫,并讓學生相互交流討論進行,這樣,學生在游戲時便會積極地思考9以內數字的規律,并通過不斷地嘗試和為9的公式形成對9以內數字的高度敏感,并且,小組內學生共同思考,能夠使學生在合作中對這個游戲進行合理的思考和探究,從而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數學生態課堂中開展游戲教學時,應創設出學生樂于并善于接受的游戲教學策略,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及數學素養進行培養,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從而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升學習效率及效果,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完善??傊?,生態課堂是圍繞學生展開的課堂,教師應對學生學習的需求及心理變化進行研究,進而制訂出學生樂于并善于接受的教學策略,來推動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高效學習,為學生長遠的學習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素質教育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李玉華.數學游戲設計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考試周刊,2018.
[2]肖碧玉.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快樂情境[J].考試周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