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插畫設計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插畫的表現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因為插畫與文字相比更具有直觀性,更能直觀并快速地向觀者傳遞信息,所以插畫在書籍裝幀設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插畫設計在書籍中既能起解釋說明文字的作用,又在視覺和版面上與文字形成對比。插畫在書籍中不僅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書本內容,還能裝飾書籍,帶給讀者視覺的享受。
關鍵詞:插畫設計;書籍裝幀;視覺傳達
0 引言
插畫設計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巖畫。插畫設計對書籍而言,不僅能增強書籍的可讀性,還能更好地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從藝術的角度看,插畫與書籍是一種結合美,插畫是更好地凸顯書籍內容的重要表現手法,并促進了書籍內容的完整表達,反之,書籍也成就了插畫的重要地位。
1 插畫的定義與特點
1.1 插畫的定義
中國插畫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插畫是以版畫形式出現的。插畫在中國被人們俗稱為插圖。插畫是人類用具體的圖形語言傳播文化思想的一種視覺傳達形式。較早的插畫多應用在一些文字樣式之中,插畫在書中也具有強調、補充、解釋的作用,這些在知識類書籍中較為明顯。
1.2 插畫的特點
插畫有顯著的特點,概括起來主要有敘事性、針對性和流行性。
敘事性是插畫最為重要的特性。插畫承擔著把一件事向觀者表達清楚的責任,因此在傳統的插畫中,必須表現主角、配角、場景和事情階段的內容,就像電影的分鏡頭一樣,然后通過好幾個這樣的畫面把整件事敘述清楚,因此,敘事性插畫往往傾向于表達一個動態過程,是一個進行時態,而不是表現一個靜止的情態。敘事性的插畫大多應用在有連貫性的故事情節中,比如兒童故事書、童話故事、小說等。
針對性又稱目的性。插畫不是藝術家完全自由的表達,它必須依附于一個清晰的目的,如“賣掉一瓶雞尾酒”,有了這個目的,藝術家就會構思把酒瓶封面上的插圖設計得更有激情、更絢爛,以達到使雞尾酒銷量增加的目的。因此插畫設計應緊扣主題,并且在同一個系列的設計中不僅要注意圖形,還要注意色彩的統一,不能太復雜、影響視覺效果,同時還要兼顧一個系列的整體性和協調性。
流行性又稱時尚性。在創作一幅插畫時應傳播一個信息,使這幅插畫具有其特定的意義。在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插畫也必須承載時代的新鮮氣息,不能墨守成規,要與時俱進,插畫的風格、圖形的設計應多變,這樣才能吸引更多讀者的眼球。
2 插畫設計與書籍的關系
插畫設計因其直觀性的特點,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現今尤其是在書籍設計中其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現在有些書籍的內容有時讓讀者難以理解,而且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很多讀者面對密密麻麻的文字不愿細細詳讀,這時候能夠清晰概括表達文字內容的插畫就比較受歡迎。在書中加入插畫,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書中內容,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書籍離不開插畫的襯托,有時候,插畫甚至是書籍的靈魂。為書籍制作插畫的習慣由來已久,自從有了書,也就有了插畫。書籍插畫是以藝術的圖形語言傳達文章的邏輯內容,作為視覺傳達的媒介,它必須真實地反映內容,而且要與書籍有一個系列的整體性和協調性,有一個共同的主基調。書籍種類的不同對插畫風格的講求也有差異。文學作品的插畫,形式可以以簡潔為主,可以選擇書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或事,描繪得更加具體,增加書籍的可讀性和讀者閱讀的興趣;少年兒童讀物和部分教科書的插畫,在內容上可以適當添加多個主體物,偏向于用鮮亮的顏色,要通俗易懂,適合讀者的趣味和理解力。現在的書籍,尤其是在兒童繪本中更能顯現出插畫的重要性,許多兒童由于年齡的限制,對文字的認識程度有限,那么繪本里的插畫就顯得尤為重要,生動的人物或卡通形象和環境能幫助兒童更好地理解書中內容。
3 插畫設計在書籍中的重要性
3.1 增加書籍的可讀性
一本文字排得密密麻麻的書籍并不會顯得更加專業,現在有許多文學書籍也加入了插畫設計。我國的許多名著中也多有插畫,雖然顏色有的是彩色有的是黑白,但并不影響讀者的識別。比如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書籍中許多插畫作者就形象創作出了故事里的人物,讓讀者看得津津有味。這種插畫的增添,就增加了書本的可讀性,還多了一些趣味性。插畫與文字就像綠葉與紅花,有時是補充,有時可以幫助讀者回憶電視中的場景,比如一些打斗場景,僅靠文字是不能充分表達出來的。
3.2 增強書籍的趣味性
一本有內在文化底蘊和出色插畫的書,再加上精彩的文字,會顯得格外出色。在現代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很多讀者翻閱一本書時,由于時間等原因,都不會細細詳讀,一般都是大致翻看幾頁,但翻看幾頁并不能完全讀懂書中的大概內容,對此,運用插畫有利于讀者揣摩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使讀者想要去了解這本書的內容,增加讀書的趣味性。插畫的表現形式并不拘泥于寫實風格,有時作者會對內容中的事物進行變形和夸張,使畫面更加活潑,抓住讀者的眼球,增加書籍的趣味性。
3.3 豐富書籍的樣式
許多書籍都較為依靠文字的編排,雖然整齊有序的文字排列不乏莊重和嚴謹之美,在信息傳達方面更具集中性,但文字編排方式是有限的,僅靠改變文字方向編排會使書中樣式單一,也比較缺乏設計感。在現代書籍設計中,許多書籍設計都不再僅限于用文字傳達信息,而是用插畫點綴和豐富書籍內容。有些只靠文字排版的書本缺乏設計感和裝飾性,難以觸及讀者的內心。加入了插畫的書籍,不僅可以體現故事內容的敘事性,也能更好地豐富書籍的樣式,吸引讀者。
3.4 緩解身心的疲勞
看書是自愿的行為,沒有人愿意被強迫看書,而且讀者都會看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帶著放松、找資料、豐富知識等各種目的去看書,隨著看書時間越來越長,人的身體,特別是眼睛會越來越疲勞,即產生視覺疲勞,這時讀者會大致瀏覽文字內容,然后記憶一些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是人在看一本書時,對書中內容的記憶是有限的,而書籍中插畫的運用剛好起到了調劑作用。讀者在全身心投入閱讀活動時,會首先看到圖片內容,帶著對插畫內容的理解閱讀文字內容。插畫可以通過豐富的色彩、夸張的圖形吸引讀者,幫助讀者調整疲勞的身心和情緒,優化讀者的閱讀體驗。對于一些晦澀難懂的文字內容,插畫對其的表現可以降低讀者的閱讀難度,保證高效閱讀率。
4 插畫設計在書籍中視覺傳達的功能
插畫不是獨立存在的,需要文本的寄托,插畫的視覺傳遞功能也是文字不能代替的,插畫在書中能更好地與文字形成對比,并更好地解釋說明文字內容。插畫設計中的圖形對人們的視覺影響非常大,因為許多圖形的內容可以使讀者一目了然的。因此在書籍中,插畫與文字既相互獨立,又能夠相互融合,它們之間相互詮釋,相互補充,好的書籍插畫會使讀者有時不需要仔細閱讀文字內容,只要讀懂插畫中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就能大概了解書中想要傳遞的信息。
插畫也是對藝術形象的傳播。好的插畫作品不僅可以表達作者的內心世界,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也可以使讀者更容易記憶書中的內容。《西游記》是人們最熟悉的插畫書籍之一,幾乎各個年齡階段的人群都知道,現在許多書店還有《西游記》的插圖書籍,這種故事性的書籍中,插畫的插入顯然為書籍增添了許多趣味性,通過書籍中插畫對人物的夸張和美化,使這些藝術形象能夠更好地傳播與傳承。我國還有許多的傳統藝術形象插畫,比如福祿壽喜、連年有魚等對幸福的期盼,對這些藝術形象進行視覺形式的美化與傳播,可以使這些優秀經典的藝術形象更好地傳播。
5 結語
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插畫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書籍裝幀設計中,插畫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插畫設計和書籍裝幀設計是密不可分的。書籍中的插畫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書中內容,也能增加書籍的設計感。書籍中優秀的插畫設計作品不僅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書籍內容和風格,也可以減少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緊繃感,緩解長時間閱讀帶來的疲勞感。現在帶有插畫的書籍越來越多,插畫已經是書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準確地運用插畫設計對書中的文字加以圖形化說明,可以更好地發揮插畫在書本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何其慶.書裝設計[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 熊文飛,宋新娟.書籍裝幀[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3] 張弘,楊紅燕.插畫與設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張藝,易宇丹.插畫設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5] 徐萌,甘賽雄.插畫藝術設計[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
[6] 曹昊,張妹.插圖設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張靖悅(1994—),女,河南周口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插畫、圖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