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逐漸凸顯。事實上,提升音樂教學的有效性也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應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本文對當前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探討聲勢律動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及其對教學效果的提升作用。
關鍵詞:聲勢律動;初中音樂;教學
初中音樂教學一直處于較為尷尬的狀況,一方面,教學時間不長,重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學生對音樂都很感興趣,但是對音樂課程不感興趣,在音樂教學中參與程度以及感興趣程度不高。[1]在當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改善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基礎。
1 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
1.1 初中音樂教學的受重視程度不高
初中的學習面臨較強的升學壓力,音樂教學長期以來作為“副課”受重視程度不高。不論是教師在教學中還是學生在學習當中,都不斷地壓縮學習時間,將主要的精力與時間放在需要參加考試的課程當中。因此,音樂教學的受重視程度不高,教學效果也很難在此基礎上得到保證。[2]與此同時,教師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學的積極性也不高,投入精力不足。長此以往,不僅音樂的教學效果無法保障,更加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素質教育的推行。
1.2 初中音樂教學方式單一
初中音樂教學因受重視程度不高,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教學以及學習的積極性都不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全身心投入,沒有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即使是在教學中有心嘗試多樣的教學方式,也因為時間限制而無法實踐。而單一的教學方式也讓學生無法充分領略音樂的美,學習興趣不高,對學習音樂知識沒有動力和興趣,甚至在課堂上也無法全身心投入,導致音樂教學的質量以及效果都大打折扣。[3]
1.3 教學設備的缺失
大部分學校對音樂教學的投入都不大,因此,音樂教學設備也比較單一和匱乏,無法滿足學生日益增加的需要。這種狀況進一步限制了音樂教學效果的提升。隨著社會的發展,當前學生獲取音樂的渠道越來越多,學校陳舊單一的設備更是對學生沒有吸引力,因此,教學設備的缺失也嚴重阻礙了音樂教學的發展。
2 聲勢律動對改進初中音樂教學的意義
聲勢律動是音樂的基本表達形式,因此也是音樂教學的基本形式。聲勢律動音樂教學的一種體現形式,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讓學生通過這種形式了解音樂的內涵,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樂感。
聲勢律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體會節奏感。節奏感是音樂教學的基本素養,也是音樂學習的基本內容。在音樂教學中利用聲勢律動,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節奏感,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這種教學形式中增強反應力和表現力,促進學生的肢體協調性,身體和心理健康發育,提升美學素養。[4]聲勢律動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在音樂領域的創造力。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有非常強烈的自我意識,在音樂上也有非常強的創新能力和表現欲望,在教學中融入聲勢律動,將音樂知識以簡單的形式呈現出來,更易使學生沉浸到課堂中,理解音樂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聲勢律動配合音樂的節奏和節拍的變化,在這種氛圍中,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樣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色和曲式結構。聲勢律動融入音樂教學中,能夠讓課堂氛圍更加輕松。初中生心理已經較為成熟,對事物有自身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心理發展以及個體去理解和學習音樂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同時,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對事物的理解更深入,對自身的理解也更透徹,進而能夠增強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反應能力。在此基礎上,提升的學生綜合素養也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聲勢律動是音樂的一種良好的表現形式,在音樂教學中融入聲勢律動能夠讓教學氛圍更活潑有趣,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氛圍中更好地理解音樂知識,同時結合個人體驗,運用創造力,理解音樂、表達音樂,并在此過程中提升反應能力和表現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 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在初中音樂教學當中提升聲勢律動的運用效果,首先應當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初中階段的學生,一般都對音樂有強烈的興趣,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對音樂有或多或少的接觸和了解。教師要善于將學生的這種對音樂的理解與接觸轉化到課堂中。因此,教師首先應當保持開放的心態,接受學生在當前階段對音樂的理解與愛好,如對流行音樂、口水歌等作品的喜愛。不完全排斥這些音樂作品,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講解這些作品,導入音樂課程教學中,讓學生對課堂音樂教學更有興趣,進而積極投入課堂音樂教學當中。[5]因此,教師應當將課堂的主體交還給學生,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同時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進行創造發揮。通過聲勢律動開展音樂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一些舒緩或動感的音樂,讓學生隨著音樂的律動動起來,這樣不僅可以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放松,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主動權,通過各種形式在音樂中表達自己,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另外,這種方式的另一個好處還在于可以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讓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具體狀況作出合理的調整。
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當中還需要結合聲勢律動,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讓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6]創新教學形式還需結合學生的興趣與愛好。例如,利用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用游戲的方式開展音樂教學有多種形式。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賞析不同風格的音樂曲目,并擬定不同的主題,讓學生根據主題選擇對應的曲目,通過融入聲勢律動,讓學生體會節奏感。不同的曲目以及不同的主題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現形式。這樣可以讓學生更感興趣,讓課堂氛圍更加活潑,學生在課堂中也能夠體會到音樂的樂趣。在游戲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有音樂接龍的形式,教師可以制定一個音樂串燒,內容包含多種不同風格的音樂,讓學生根據音樂進行聲勢律動表現,這樣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來,教師進行打分評比。通過游戲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通過這種競爭的方式得到激勵,讓學生在鼓勵中成長。
在音樂教學中加入聲勢律動,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教師可以利用不同風格、不同種類的作品開展特色音樂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將不同風格的特色音樂糅合到一起,讓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賞析并分辨各種特色音樂,從而加深對音樂知識的了解。[7]或者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設置特色音樂專場,讓學生結合聲勢律動學習特色音樂,從而深入理解特色音樂的特點和表現形式。通過聲勢律動也可以進一步讓學生了解不同特色音樂的表達形式,如對應的舞蹈、樂器等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創作,通過設計不同的肢體表達、樂器演奏,以及設計相應的服飾、裝飾等營造一個適合學生想象和創作的氛圍,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放松,全身心投入音樂創作中,根據音樂表現自我。在特色音樂教學中使用聲勢律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融入音樂教學課堂中,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了解,將樂理知識、節奏感等內容更好地融入初中音樂的教學當中去。在特色音樂教學中,通過有針對性的選擇能夠抓住學生的心理,從而激發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充分融入課堂,通過學習,了解如何對音樂作品進行賞析,更加積極地學習音樂知識。
4 結語
聲勢律動是音樂教學的基礎表達形式,也是音樂教學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融入聲勢律動,對提升學生的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教學效果有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深入思考,努力創新,在教學中不斷實踐,采用多種教學輔助手段以及多樣化的教學形式,運用游戲教學的方式以及特色音樂教學方式來提升聲勢律動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效果,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全面的綜合素質高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運生.聲勢律動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成才之路,2017(5):37.
[2] 王靈偉.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7(1).
[3] 唐燕青.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下),2017(8).
作者簡介:周穎(1985—),女,江蘇泗陽人,本科,中教二級職稱,研究方向:中學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