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 趙輝
摘要: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目標就是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所以學生要想學好數學,也必須要具備相應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才是掌握了數學學習的核心和關鍵,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率。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他們主動思考探究,發揮主觀能動性,這才是數學教學的最好途徑。高中數學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破除定式思維,開展變式訓練教學,貼近實際生活,還要注重解后反思,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 ? 數學思維能力 ? 培養 ? 重要性 ? 實踐
高中數學是高中階段最為重要也最為困難的學科之一,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很多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樣更有益于學生學習并掌握新的知識點。在以往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下,主要就是灌輸式講解以及開展題海戰術,學生只是套用所謂的固定模式去分析解決數學問題,這樣難以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學效率很低。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很強學科,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要把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的探究課題,開展相應的教學改革創新。
一、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數學學習和成長發展都很有幫助,廣大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對此引起高度關注,提高思想認識。首先,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幫助他們在理科學習中做到融會貫通。數學與物理、化學等理科類學科有著很多類似之處,都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當學生具備了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始終能夠進行發散性思考和創新思考,這不但在數學解題中能夠靈活應對,在學習物理、化學時也會感覺相對簡單[1];其次,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生活。數學與人們的日常實際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學生在具備了數學思維能力之后,總能夠從數學角度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且敢于打破傳統思維束縛,容易產生新的想法和見解,這對學習和生活都是很有幫助的;最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是素質教育改革的需要。在當前素質教育改革深入推進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挖掘和開發人的潛能,發展人的個性,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開發他們的智慧潛能,所以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正好迎合了這一要求,有助于培養未來的優秀人才。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
(一)破除定式思維,形成正確解題思路
很多學生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漸形成了各種定式思維,在解答數學問題的時候總是用模式化的固定方式去思考,解題思路不合理,容易出現錯誤,直接影響了學習效率。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要首先引導他們破除不合理的定式思維,具體上可以采取例證或者推證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有助于引導學生進行思維上的發散[2]。教師在題目設計上應該注重融入診斷性質的,或者列舉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分析學生在解答這些題目中容易出現的定式思維,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自身在解題中存在的問題,在以后要注意改正。例如,題目“已知A={x∣2a (二)開展變式訓練教學,抓住問題本質 學生在學習一些數學概念或者解答數學問題的時候,如何能夠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可能會得到許多不同的結果,所以學生就要懂得變式思維的運用。面對千變萬化的數學題目,要想不被表象迷惑,教師就可以通過變式教學的開展,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本質,通過變式訓練的強化實施,引導學生在解答題目的時候能夠做到舉一反三,這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是有著重要意義的[3]。例如在空間幾何這部分的教學中,在講解“異面直線”知識時,為了讓學生準確理解異面直線的準確定義,就可以通過選擇題的形式開展變式訓練,在比較中選擇正確答案,從而深入掌握異面直線的本質“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在變式訓練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慣性思維的負遷移,確保了教學活動“源于課本而高于課本”,在知識傳授的同時,能夠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有效培養。 (三)貼近實際生活,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目標,不只是局限于幫助學生更輕松地解答數學題目,而是要引導他們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將數學作為一項重要的認知工具。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多地將數學知識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轉變對數學知識的認識,變抽象為生動形象,引發學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究[4]。在數學問題的設置上,教師應該更多的提出生活化的問題,這樣學生會對數學產生熟悉感,不再那么陌生,這樣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在解答實際問題的同時,也使學生在學習中做到了學以致用。例如,教師可以這樣進行課題引入:“生活中普遍存在著周期性變化規律的現象,晝夜交替四季輪回,潮漲潮散,云卷云舒,情緒的起起落落,庭前的花開花謝,這一切都逃不過數學的眼睛!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用數學的眼睛洞察我們身邊存在的周期現象——三角函數模型的簡單應用。”此外,教師還可以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開闊學生視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引導他們在活動中探索新的解決思路,學習解決方法,訓練數學思維能力。面對生活中那些熟悉的事件,學生實際上是非常樂于思考研究,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能夠有效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的動力,他們在思考過程中會不斷的嘗試和創新,從而鍛煉和提高了數學思維能力,也有助于綜合素質水平的發展。 (四)耐心引導,注重解后反思 數學是一門具有完整體系的學科,各個章節內容緊密聯系,很多還有著前后相繼的關系,其中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理論的基礎,要想讓學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數學概念,就不能讓他們死記硬背,或者大搞題海戰術,而是應該緊扣數學教材和大綱要求,為學生詳細講解,耐心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對他們的思維進行科學的引導,這樣才能確保獲得良好的教學效率,在知識講解的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的思維產生積極引導作用[5]。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要引導他們注重對新舊知識進行比較和聯系,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吸收和掌握新知識。此外,還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解后反思,就是要解答每個數學題目之后,應該對相應的解題思路、解題過程和解題方法等進行理順,并且研究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解題方法,不斷的總結積累解題經驗,培養悟性。 三、結語 總之,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長期堅持。隨著素質教育的轉變,高中數學教師應緊緊圍繞著這一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持之以恒地從每一堂課,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逐步地、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真正把這一任務切實落到教學工作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唐麗娜.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措施[J].科技資訊,2015,(26):52. [2]吳水龍.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嘗試[J].學周刊,2014,(20):120. [3]張紅光.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5,(05):118. [4]俞向陽.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3):52-53. [5]關文輝.探討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5,(19):181. (作者單位:[1]尹曉,吉林省舒蘭市第二高級中學校;[2]趙輝,吉林省舒蘭市職業高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