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
【摘要】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是地理學習中的核心素養。由于學生年齡、認知結構、世界觀等方面的差別,目前高中學生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偏低。建議地理課程與教學必須正視和面對這一問題,把對學生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培養置于重要位置,采取恰當的措施,提高學生的地理空間想象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 空間想象能力 策略
一、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內涵概述
所謂的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其實就是對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地理圖像的觀察、分析、綜合、比較、概括、抽象,形成關于這些內容的空間形象,從而便于學生進行空間位置的有效判定,確定地理空間的分布狀態并且完成科學排列與組合,研究其在空間方面進行的能量、物質以及信息等方面的交換與傳遞。同時,還能夠比較其異同點,對其空間屬性展開多維度思考的重要能力。所以,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培養空間想象能力有利于智力水平的提升。
二、高中生地理空間想象能力的測試研究
為了有針對性地提高中學生的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可通過高中生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測試量表更加直觀地衡量目前高中生的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本測試量表以地理空間想象能力相關理論作為地理空間想象能力量表編制的理論依據。
題目1、3:要求高中生在空間方向發生變化的過程中,仍然能夠理清地理事物的特性,做出正確的選擇。
題目2:需要高中生在觀察在某種視角下地理現象的基礎上,再在心理上進行旋轉,判斷在另一種視角下可能的狀況。
題目4~6:要求高中生能夠基于已知信息表達,找出能夠確定地理事物和現象。為正確完成這一題目,高中生必須解釋和分析視覺和語言表達兩種不同的信息,且能夠在心理上順利實現其相互轉換。
題目7~8:要求高中生根據現有的數據,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想象,計算答案,并用尋找解題的突破口。
題目9~10:需要高中生通過對題中有用信息的提取,進行視覺和語言表達兩種不同的信息之間的轉換,在此基礎上還要注意地理現象的特征。
通過對某地高級中學高中三個年級各一個班進行隨機測試,將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測試結果分為三部分: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性別、不同地區學生的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測試水平進行討論,分析如下:
(1)中學男、女學生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測量水平探討。結果表明,高中男、女學生在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有顯著差異,男生在地理空間想象能力表現上均顯著高于女生,換句話來說,本研究中的高中生在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測驗上具有性別差異。
(2)不同年級高中學生在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水平探討。研究標明,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有明顯差異。總體上看,高中地理空間想象能力與學生的學習歷程是正比關系。
(3)不同地區的學生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分析。本文中的不同地區學生,其實就是城鎮地區與農村地區。由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地區的學生在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方面的表現有略微差異。城鎮地區的學生在地理空間想象能力的表現上略微高于鄉村地區的學生。
從上文可知,目前我國高中生對課本知識掌握情況較好,而對于偏向實踐的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有所欠缺。在今后的培養過程中建議:首先,應結合高中生地理空間想象能力的現狀以及對地理知識的認知特點確定培養方案。其次,加強基礎地理知識的學習的同時,注重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發的增長、運用、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激發地理空間興趣。
三、高中生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培養策略
(一)基本要求——注意貫穿于設計與實施的過程
1.注意講究教學導入的科學合理性。
2.注意激發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其分析問題能力。
3.注重學生的活動,解題思路的體現。
(二)新課導入——引興趣,激情感(情感導入,激發興趣)
導課要符合教學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從課型需要入手,符合教學內容本身的科學性。當然,導語不是“嘩眾取寵”,而是要短小精煉且具有簡潔性,有啟發性,精心設計,形式多樣而靈活運用。
(三)教學過程設計——問題意識與能力
面對教育改革,有些教師“穿新鞋,走老路”,把地理課堂設計成“自主學習、小組討論”等形式,但最終還是教師講授內容。這樣一來,地理教學形式就是虛設。要實現新課程下的高效課堂,應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教學過程要注意精心設計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培養方面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課堂提問(策略)
對于高中地理來說,由于涉及到世界各國各地風土人情,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培養空間思維能力。但并不是視頻、圖片的盲目疊加,這樣只能使學生眼花繚亂,毫無收獲。所以,在使用多媒體時,要根據教學內容與要求的需要,正確地運用相應的教具設計教學,努力使抽象概念直觀形象。要注意教學實施與信息技術有機整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注意現代教學技術應用的有效性,不盲目運用和機械照搬教學課件。
參考文獻:
[1]黃磊.試論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6,(30)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