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育是小學階段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美育類校本課程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藝術核心素質。小學學校要根據本校的基本情況,積極進行校本美育課程開發,為學校的美育和學生的素質教育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本文將從美育類校本課程實踐的重要作用出發,積極探索小學教學應該如何更好地開展美育類校本課程,以此提高小學學生的藝術核心素質。
關鍵詞:小學教學;美育校本課程;核心素質
隨著《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頒布,大部分小學學校都開始開展美育類校本課程開發,但是由于許多小學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都處在初級階段,所以仍然存在比較多的問題,阻礙著美育類校本課程的開發,因此小學學校應該如何促進美育類校本課程的開發值得深思。小學學校應該重視美育類校本課程實踐在小學教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探求如何在小學教育中積極開展美育類校本課程的方法,以此打造學校自身的文化特色,培養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 美育類校本課程實踐在小學教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 有利于促進學生多元化的發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國家教育部門鼓勵小學教育應該積極開發地方美育課程資源,小學學校應該加強美育課程建設,要以戲劇、戲曲、書法、篆刻、剪紙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為重點,形成本校美育類校本課程,這就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基礎小學教育課程之外,還可以學習到許多特色知識,有利于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使得學生的特長得到全面發展。除此以外,美育類校本課程不同于基礎類必修課程,它是涵蓋多元化知識的課程,而且富有趣味性,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 有利于打造學校自身的文化特色
美育類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基于學校辦學特色進行開展的,是充分結合學校的內外資源進行開發實踐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學校自身的文化特色。成功的美育類校本課程開發是以學校特色、教師特色、學生特色展現的,在開發實施的過程中,有利于提高學校特色的鮮明化、獨特化,美育類校本課程這種基于學校開發,又發展于學校的特點,更有利于打造學校自身的文化特色。
(三) 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開展美育類校本課程的根本目的是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所以在很多美育類課程上都體現了這一點。美育類校本課程的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促進學生藝術核心素養的形成,而且美育類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注重給學生打造一個具有生命力和審美力的課堂,這就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在美育類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核心素養。
二、 在小學教育中開展美育類校本課程的方法
(一) 設計總體目標,明確目標實施的進度
小學學校在進行美育類校本課程時要先進行目標總體設計,學校決策層應該依據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的特色文化,以及學校的內外資源擬定總體目標,即開設的美育類校本課程是否與學校的發展目標,學校的價值觀相符合,是否由利于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提高學校自身文化特色發展,以及提升學生的學習潛能開發;其次美育類校本課程開發的組織者,要考慮到美育教師的專業水平、學生的美育需求等,從而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形成總體設計;最后美育類課程的實踐者要根據具體的課程出發,設計課程內容體系及課程主題,考慮學生的接受情況,調整課程方案及進度等。
(二) 形成自編教材,落實課堂教學
一本優秀的美育類校本教材,能夠使教師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使得美育教學得以順利開展,提高教學的效率。小學學校在進行美育類校本課程教學時,要自編美育校本教材,在自編美育校本教材時應該要注意循序漸進、分層實施、藝術技能與文化審美相結合等原則。循序漸進就是要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進度、接受能力對美育教材進行編排,從易到難,從淺到深,避免出現教材一成不變的現象。分層實施是指對不同年級段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材編排,因為不同年級的學生其發展能力不同,低年級的學生一般好奇心比較強,注意力不能長久的集中,美育教育應該以興趣培養為目標;中年級學生思維比較活躍,美育課程教學應該以促進發展為目標;高年級同學由于想象力比較豐富,美育課程應該以能力拓展為目標。藝術技能與文化審美相結合是指美育課程要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所以在美育教材的編排上不僅要考慮學生藝術技能的提高,還要考慮提高學生的藝術核心素養。編排好了美育教材,美育教師要將教材落實到平時的美育教育中,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材的編寫進行教學,不能脫離教材,自講自話,避免假大空的情況出現。
(三) 建立評價機制,促進持續發展
美育類校本課程在實踐的過程中,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這樣可以促進美育教學的持續健康發展。評價機制不僅要關注美育教學的過程,還要重視美育教育的結果,綜合評價有利于促進美育教育的發展。一方面評價機制是對美育類校本課程的評價,看其是否符合學校辦學理念和發展目標,是否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特色,是否有利于促進學生藝術核心素養的提高等等。另一方面是對美育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評價,看美育教師是否積極履行教學職責,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美育課程的開發等等。對于評價的結果應該進行公開反饋。以改正在美育類校本課程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提升美育教師的教學水平,以確保學校的美育教學長久持續的健康發展。
三、 小結
總而言之,小學學校應該依據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進行美育類校本課程實踐,重視美育類校本課程實踐在小學教育中重要作用,因為美育校本課程實踐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還有利于打造學校自身的特色文化。小學教育還要努力提高美育類校本課程實踐的方法,設計美育教學的總體目標,明確目標實施的進度;自編本校的美育教材,落實課堂教學;除此以外還要建立健全的美育教學評價機制,促進美育教學的持續發展,以此積極推進美育類校本課程的實踐,使得美育類校本課程的重要作用得以真正發揮。
參考文獻:
[1]以美育美 成人之美——走進滄州市建興小學[J].河北教育(教學版),2014(9):6-7.
[2]楊彤彤.N小學民族音樂校本課程開發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
[3]謝明亞.整合地域美育資源——江蘇省無錫市藕塘中心小學“少年書畫院”課程的開發[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版),2015(10):15-16.
作者簡介:
王艷霞,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市西固區達川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