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的改革和新課改的不斷推行,教學方式,教學主體,教學觀念等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教師需要深入研究小學數學教學的方式,去實踐探討用怎樣的方式能夠激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參與度。學生在課堂中參與度的提升,有利于營造一個高效的數學學習環境。因此,本文在探究小學數學課堂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方面提出了以下一些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參與度;探討
一、 引言
小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啟蒙階段,數學學科獨有的邏輯性和理論性對小學生來講,在理解上面會有些抽象,所以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運用不同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從易到難,逐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的參與度是直接影響到學習效率的,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勤于動腦,善于思考,能夠讓學生有效地開拓思維,深入理解相關數學知識。
二、 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
受傳統教學觀念和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小學教學階段,課堂里一般都是以教師為教學的主體,學生多數時間是跟隨著教師的安排去學習,因此缺乏了一定的空間去獨立思考。新課改之后,教師應該積極響應教育改革的號召,對自我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進行改進和更新,在教學當中要做一個“引路人”的角色,把課堂交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去深入思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教師善于提問與設疑,給學生更多空間思考
以前的教學方式,教師只是一味地講解,學生就去吸收,這樣“灌澆式”的教學方式,往往讓學生對一個知識點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沒能深入地去理解其中的內涵與邏輯關系。所以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在課前教師就要設置導語,用生活實例或者身邊的小物件來引入學習,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根據這一事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討論。例如在開始學習方程式時,教師就可以以“雞兔同籠”的事例來引發學生的探討,讓學生去思考“若干雞兔在一個籠子中,共有35只頭,94只腳,問籠子中的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教師給學生一些時間去獨立思考,討論和計算,先讓他們去想辦法得出結論,當教師看到學生實在是解答不出來的時候,教師就把方程的概念代入解題當中,用未知量x來代替未知的雞或兔的數量來設立方程式進行解決。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領會到方程式對解題帶來的便利,對方程式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 多媒體融入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教學當中也要加入更多的媒介工具來輔導教學工作。多媒體在教學當中的融入,豐富了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資訊。小學生還是處于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的階段,一成不變的課堂會消磨他們的學習激情。多媒體在數學課堂上的應用,能夠給學生帶來視覺和聽覺上不一樣的體驗,能夠有效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數學課堂的參與度。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示不同多邊形的圖片,再通過視頻的方式學習和了解這些多邊形的組合和拆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給出一張生活當中的圖片,讓學生們去指出其中的多邊形。通過多媒體的圖文聲像的功能,能夠極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五、 運用多種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教學模式的多樣化能夠打破傳統課堂的束縛,讓學生從多個方面去深入學習。如今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課堂上面對某個觀點進行互相討論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幾個學生分為一個小組,讓他們相互探討,提出自己的觀點,互相之間提出有幫助的提議。這種小組內成員進行互助式學習,和組別之間又可以產生一些良性競爭,讓學生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奮發向前,更加專注于知識的學習。同時,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激發了每個學生的互幫互助的精神,讓學生在課堂上面能夠踴躍發言,而且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
教學中創設生活化情境,能夠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數學課堂當中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符合小學生的年齡階段,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去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和邏輯化的理論知識。創設生活化場景,首先需要教師有生活化的教學觀念,能夠在教學的時候將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更好地去理解。例如在學習統計的時候,就與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們可以通過學習統計去對某件事情進行規劃和記錄,讓統計的相關知識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六、 設立實踐活動,加深學習
提高學生在課堂上面的參與度,不僅僅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將學習的東西落實到位,讓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結合到實踐當中來,擴大教學的層次面。例如在每學完一個綜合性的知識點后,教師就讓學生將自己的學習體驗,學習收獲和還有什么不足的寫下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些狀態對教學進行調整,對個別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和教學輔助,這樣的方式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其次,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設立專題實踐活動,實踐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地去進行操作和實踐,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綜合能力。除此之外,學校還需要安排學生能夠有一次機會走出校門,感受生活當中的數學知識,讓學生們去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他們明白數學在生活當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讓學生們能夠重視數學學科,更加努力地學習。
七、 結束語
總而言之,興趣是孩子最好的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通過其他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在課堂上面的參與度。在課堂中引進新的教學方式來改變課堂環境,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自主地想要去學習數學。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的營造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正確引導,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去獨立思考,也有利于他們個人思維方式的開拓和延伸,幫助學生更好地去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1]黃紹福.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20):115.
[2]付聰.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J].散文百家(下),2018(1):190.
[3]韓雙成.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23):45.
作者簡介:鄧方興,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大洛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