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新形勢下農村小學德育教育開展的價值進行分析,突出表現在關注學生心理狀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發揮學校教育職能,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且結合新形勢下農村小學生的特點與德育教育需求,提出針對性的改革途徑與發展建議,以期能夠不斷提升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質量,為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農村小學;德育教育;途徑;策略
針對小學生而言,其正處于成長與發展的關鍵階段。學生的思維品格、思想素質將會直接影響其未來發展,關系到小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及人生觀形成效果。很多農村小學生存在著比較重視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情況,但是對學生德育教育的關注不足。新形勢下農村小學需要積極展開德育教育活動,將素質教育納入農村小學教育的重要地位上,實現農村小學生知識學習能力與思想素質的全面提升。文章將結合當前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現狀、價值與實施途徑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教學活動帶來一定參考價值。
一、 新形勢下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價值分析
新形勢下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開展,能夠關注學生心理狀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發揮學校教育職能,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是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的有效途徑,也是現代教育理念對農村小學教育的具體要求。
(一) 關注學生心理狀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社會對小學教育的要求不斷提升。在加強知識教育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實現學生思想素質的進一步提升。對于小學生來講,其自身品格體系正處于構建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德育教育的方式與效果,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情況。
當前社會中存在著諸多不良風氣,比如“攀比心理”“好逸惡勞心理”等等,需要凈化小學生的成長環境。在現代小學教育期間,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德育教育開展的必要性,避免不良思想影響小學生的思維發展,將德育教育視為小學教育中的重要任務,對其健康成長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二) 發揮學校教育職能,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德育教育為小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需要在為學生講解文化、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對小學生的思想素質、文化課程內容指導。在正確的引導方式下,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小學生是未來的希望,加強其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也能夠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現代社會的進步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二、 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分析
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可以通過重視德育教育內容,創設校園文化環境;合理選擇教育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及融合學生生活元素,實現學生自主發展等方式開展。
(一) 重視德育教育內容,創設校園文化環境
小學德育教育期間,學校需要明確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點內容。不但需要在教育工作計劃中融入德育教育內容,還需要在各個教學環節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需要明確認識到各個科目教育期間德育教育滲透的價值,明確德育教育與各科目之間的關聯,充分挖掘各項德育教育內容,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的開展,教師需要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關注自身品格對學生的影響效果。學校需要打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與成長環境。比如可以在校園板報內張貼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模范案例,為學生介紹一些德育教育的內容等等,使德育的內容能夠縈繞在學生身邊。
(二) 合理選擇教育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德育教育開展的方式會直接影響著學生參與積極性,在德育教育開展期間,需要將有效溝通、理解視為前提條件。首先,農村小學教育期間需要樹立平等的意識,教師需要指導學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教師個人也需要與學生建立平等交友的關系,走近學生生活。其次,教師需要詳細了解學生的情況,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德育教育期間針對性地為小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指導,進而切實發揮德育教育的價值。
在農村小學德育教育期間,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價值,使學生能夠從“被動學習”的模式轉變為“主動學習”。比如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等融入其中,為學生播放一些生動、形象的動畫,或者教師也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將小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比如針對小學生比較喜歡的動畫片《熊出沒》,教師則可以提問小學生“光頭強總是去砍樹,他做的對不對呢?”等問題。小學生需要結合問題進行思考,在教師的適當引導下,明確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講故事、觀看視頻等方式更加符合于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年齡特點,也能夠使小學生更加樂于接受。
(三) 融合學生生活元素,實現學生自主發展
德育教育與學生生活密切關聯,德育教育的目的也在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思想觀念,為其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現代小學德育教育期間,教師需要以學生生活與基礎,對學生適當予以引導,使學生能夠體會到生命體驗,學習到更多的德育知識,使小學德育課程教學指導更加富有價值。
比如教師可以結合農村小學生生活,引導學生開展“今天我是媽媽的小助手”等主題活動。學生需要與自己的家長一同完成學習任務,在一天內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且將這些事情記錄下來。在這種方式下能夠使學生真正將德育知識與生活融合,感受媽媽的不易,實現思想水平的提升。
三、 結束語
德育教育對現代農村小學生的發展能夠產生重要影響,需要全面提升其重視程度,以多樣性的教育方法,創設良好的農村小學德育教育氛圍,結合學生生活實施德育教育指導,讓農村小學教育更加多樣、有效,避免小學生受到不良風氣影響,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常世明.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8):112.
[2]魏建才.淺談“金種子”工程在農村小學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學周刊,2018(17):108-109.
[3]楊秀琴.基于地域文化融于農村小學德育教育初探——以重慶市渝北區華鎣山文化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9):96.
[4]張世廷.讓農村小學教育順利開展多樣化的德育教育形式研究[J].學周刊,2014(10):145.
作者簡介:
黃堅,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北興小學鴻鶴分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