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先學后教”這一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探討了該教學模式的有效性,結合這些內容,總結了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先學后教”這一模式進行應用。
關鍵詞:“先學后教”;有效性;初中語文;課堂氣氛
經過實踐發現“先學后教”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具有較高有效性,教師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主體,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
一、 “先學后教”概述
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因為建構主義的影響,產生一種解釋學習的理論,該理論主要強調的是復雜的學習環境以及真實的學習任務。同時注重協商以及相互作用,認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表征教學內容,關心學生理解以及建構過程。應用在現代學校教學中,則認為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中心,引入建構主義,采用先學后教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整理,對知識有一定的認知,此后教師進行系統講解,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二、 “先學后教”有效性
通常情況下,成功的經驗會提升高效能期望,若反復失敗則會導致人的效能期望被降低。在“先學后教”具體操作過程中,注意學生在對知識進行學習過程中,起點要低,標準要高,讓每個學生均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得一定的自我效能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可以通過自我評價和伙伴評價的方式,此后教師再做出評價,將三者相互結合,讓學生從中獲得成就感,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一定基礎。
三、 “先學后教”實施策略
(一) 營造輕松學習氣氛,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學生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討論當中去,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從而提出更加有深度的問題。若一個學生對教師所提出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時,教師應當對這一行為多加鼓勵,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疑問。教師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起到引導的作用,在對某一問題進行講解過程中,可以通過和學生共同探討的方式,對知識進行探究,從而放松學生心情,促使學生大膽“質疑”教師。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本中的《女媧造人》這篇文章的時候,當同學們正在熱烈討論“女媧娘娘的偉大”的時候,有學生認為這只是神話,人類并不是女媧造出來的。這時教師鼓勵學生圍繞這篇文章,說出自己的不同見解。教師引導學生課前對關于人類起源的文章或者資料進行收集,然后在課堂上展示。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探討《女媧造人》這則神話故事背后想要表達的是什么,讓學生們思考,為什么這篇文章會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當中,從更深層次的思考這篇文章。
(二) 通過預習找出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先學后教,主張學生課前預習,從預習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然后想辦法解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充分利用以前學過的問題,解決當前的問題,學會“溫故知新”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課前預習就如同滾雪球,讓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大球越來越大。初中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語文知識,已經形成了一個自己的“舊知識庫”,當學生預習新課程遇到問題的時候,完全可以從這一“舊知識庫”當中搜尋想要的東西,然后解決這一新問題。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本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一內容的時候,學生預習過程中,將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時,對“所以動心忍性”中的“所以”不是很了解。于是開始思考之前學過的文言文,發現在學習《出師表》中,也遇見過“以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回憶當時教師對這一詞語的講解,從而促使這一詞得到了進一步鞏固,也解決了新的問題。
(三) 教學過程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積極解答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引導學生從中發現問題,然后對學生進行逐步啟發,從而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了解并解決。此外還需要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對事物進行認真分析,充分體會作者意圖,提升對課文的認識度。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中《范進中舉》這一課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帶著疑問“范進中舉后為什么會發瘋”閱讀課文,因為初中生年紀尚輕,閱歷也相對較淺,因此對范進中舉后發瘋這事情不是十分理解。因此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后,教師讓學生整理范進中舉之前的物質生活以及精神狀態,讓學生從自我角度來感知范進中舉之前極端貧窮和所受的凌辱,并且對范進對中舉的渴望予以感同身受。告知學生,當一個人的遭遇十分悲慘,心情低落到極點的時候,最為期待的事情發生后,情緒上的反差,會是一種怎樣的反映。通過對學生這一系列的引導,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課文主人公的內心,從而解決了這一問題,也解決了這一課文上的難點。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先學后教”的方式,能夠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對語文學習具有較大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預習,提出問題,然后通過小組討論或者自主探究的方式解答這一問題,自信心提高,對今后的語文學習具有較大幫助。
參考文獻:
[1]韋新麗.初中語文“四環節”教學法——生本教育理念引領下的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4(S3):61.
[2]于麗娟.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探討[J].學周刊,2014(5):32.
[3]張紅梅.略談“先學后教”的有效性——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為例[J].科技風,2012(15):239.
作者簡介:
鄭建賓,一級,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龍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