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赟
摘 要: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以抽象性知識為主,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的思維正處于形象階段,因此,想要培養抽象思維,就要采取適當的教學手段。數形結合的思想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因為圖形的直觀感覺,能夠讓學生一目了然,能更清晰題目內涵,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圖片的展示也能夠吸引學生目光,增加攻克難題的欲望。因此,闡述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低段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關鍵詞:數形結合思想;小學數學;低段教學;有效滲透
數形結合的思想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形”和“數”的互換,進而促使數學難題能夠由深變淺,更易于理解和學習。也就是把直觀圖形和抽象數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而分析形和數的內在聯系,解決數學中的抽象問題,同時提高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分析和解決,發展和培養其數學思維,針對小學數學低段教學中數形結合教學方法的應用,筆者簡要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數形結合思想應用的必要
1.提升學生運算技能
在小學數學階段,數學計算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因此其占據的內容比例較大,而數形結合的思想能夠有效促進計算能力的提高。一般時候,小學生在進行兩位數之間的計算時,經常會采取機械式的運算方式,而沒有融入數形結合的思想,不能進行“以形促思”,很難從算理過渡到算法的運算技能中來。因此,想要有效提高學生的運算技能,就要重視數形結合思想的融合。
2.拓展空間觀念
在幾何學習過程中,由于幾何圖形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因此,理論概念的教學很難使學生完成對幾何概念的理解,反而可能會因為無法明白而產生厭煩心理。而數形結合的思想能夠有效改善這種現狀,教師借助圖形的方式,融合數形結合思想的教學方法,使圖形和概念有機結合,概念具體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幾何知識,理解幾何概念,拓展學生的空間觀念[1]。
二、“數”“形”結合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
1.以數變形,提高教學有效性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思維還不成熟,其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的階段,對于抽象的數學知識理解能力較差,尤其是“數”這個抽象的概念,很難完全理解。故此,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應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使抽象的“數”以“形”的方式表達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的概念和學習,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一單元”生活中的數“時,如果教師只是口頭講授1、2、3、4……,學生會無法理解1到底是多少,2又有多大,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圖片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直觀地去感受“什么是1,什么是2”,例如在學習第一課“快樂的家園”中的一張圖片,圖片里是一個農家小院,院子里有1棵大樹,有1座房子,有1只小狗,一個小孩,一個農民,一顆蘿卜和5只小鴨子,那么學習“1”這個數字時,我們就可以通過圖片去直接觀看“1”到底是多少,原來“1”不分大小,單獨的一個就是“1”,使得小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明白“1”的含義,從而學會抽象的數字“1”。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教學更加清晰明了,學生也能看到、摸到數字的存在,提高了數學教學的效率。
2.以形變數,促進課程順利開展
在小學階段,對于“數”的學習是較為主要的,所以“數”的內容也更多。而學習數的過程中,教師要進一步挖掘“形”的存在,達到“數”和“形”的有機結合,促使數學教學能夠順利實施。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一單元“加與減”時,在進行教學時,學生對于加和減的抽象概念并不理解,“什么是加”“什么是減”“加和減的作用是什么”這些都需要去學習和理解。在進行第一課“一共有多少”這節課的教學時,教師老師準備一張圖片,圖片的左邊是2個蘋果,而右邊是3個蘋果,老師:“圖片中一共有多少個蘋果,同學們知道嗎?我們怎么樣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的蘋果呢?”學生:“數數,一個一個數出來。”老師:“是的,這樣可以數出來。那么這個圖片里有多少個蘋果呢?”同學們:“5個。”老師:“是的5個,現在是因為比較少,那么如果有幾十個或者幾百個的時候,我們也要數么?”學生:“不能。”這個時候,教師趁機提出加法的概念,然后讓學生一起進行運算,有效地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加法的含義和作用,促使數學教學的順利開展[2]。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對于數學思維的培養尤為重視,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加快,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教學需求,因此及時更新教學方法尤為重要,數形結合的思想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理解抽象的數學問題,增加學生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還能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減輕教學壓力,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低段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曹紅濤.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11):129.
[2]蔡敦斌.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運用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