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代小學美術教育中,新課標強調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兒童繪本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用兒童繪本,通過看畫、讀畫、作畫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有利于開闊學生的眼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美術;繪本;應用
在小學學習階段,通過學習美術課程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逐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在開展美術課程時,在考慮學生身心特點和性格特征的基礎上,可以選擇合適的繪本教材。讓學生感受到美麗的色彩、生動的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情節。那么,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如何合理高效地使用繪本讀物呢?
一、 將繪本導入美術教學
兒童繪本主要是通過視覺形象將故事主要內容展示出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將兒童繪本展示給學生,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學習《色彩的對比》這一課時時,《小藍和小黃》可以被引入到課堂中,這部繪本的表達方式較為抽象,文本用不同的色塊來代表不同的孩子,整個故事十分溫馨。在這個故事中色彩不是很鮮艷,但是學生能很快地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也能對較少的色彩形成自己的觀點。接下來,教師就會講解到色彩的理論知識,學生就會了解到色彩原來還能表達自己的心情,展示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傳統美術教學方法不同的是,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加入繪本教材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繪本教材,如,開展手工課教學時就可以引入立體式的兒童繪本,在上欣賞課時就可以引入藝術家繪本。
二、 領悟兒童繪本表達的意義和感情
目前在使用繪本教材的過程中,很多教師走入一個誤區,在課堂上教師單方面地將圖片展示給學生,學生看到的只是表面形象,并沒有深入地理解領悟。教師需要了解還處在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受知識水平和生活閱歷的限制,學生很難領悟到圖片中的深層含義,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欣賞圖片的基礎上體會其內在含義。例如,在觀看繪本《不一樣的卡梅拉》時,教師先給學生們展示圖片,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為圖片加上注解。接著,教師在學生解讀故事情節的基礎上進行補充說明,學生們可以模擬畫面效果。這個過程中即使學生看到的是靜態的圖片,但是通過立體的想象,能夠調動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而提升審美能力。這樣學生在以后看到一段文字后,就能夠把它轉化為一幅圖畫。為了開展學生的想象力,還可以反過來讓學生通過圖片來續寫故事,如,《蘿卜的故事》是小動物們運送蘿卜的故事,大家通力合作,最終安穩地度過寒冬,故事的內容較為短小,但是通過這個故事教師可以教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學習合作,懂得感恩,要善于貢獻自己的力量,教師教育過程中將智育和德育聯系在一起。地域不同,繪本也不同,使用不同的繪本能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中《貓頭鷹》這一課時,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生們在看到這幅圖畫時,肯定能總結出貓頭鷹的主要特點,然后教師就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圖畫中的貓頭鷹和我們實際生活中的貓頭鷹有何不同,進而領悟作品中的貓頭鷹中蘊含的內在含義。接著分析畫家用來哪種手法來表達這種寓意。那么,在教授低年級學生時,教師就可以先引入繪本《貓頭鷹寶寶》,通過這個繪本圖畫讓孩子們對貓頭鷹這種動物有初步的認知,包括貓頭鷹的身體特征和日常的生活習性,然后讓孩子們就《貓頭鷹寶寶》和《貓頭鷹》進行對比,一本是圖畫繪本,一本是著名作品,通過二者之間的對比,使得孩子們對其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由表及里,體會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三、 模仿繪本中的繪畫技巧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很善于用手中的畫筆展現自己的內心感受,在美術課堂中,教師在講解基礎理論知識后,關鍵還要靠學生自己,學生要自己模仿兒童繪本,學習其中的繪畫技巧,在模仿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兒童繪本中有不同的繪畫技巧,如果單純地靠教師講解,不僅會引發學生厭煩的學習情緒,甚至會厭惡美術課堂,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針對性的引導,讓學生了解繪本的表現形式,如,色調的使用既可以表現環境特點,還可以表達情緒特征;構圖過程中不僅有多與少的區別,還有密與疏的不同。例如,在繪本《十四只老鼠賞月》中,在描繪不同時間段的月亮特點時,使用了不同的色彩。如學習《頭飾和帽子》這課時,小學美術教材中國展示的帽子形式多樣,顏色也是五顏六色的,教師可以讓同學們發表意見,教材中的帽子更漂亮還是我們實際生活中的帽子更美麗呢,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審美,教師鼓勵學生們聯系自己的喜好,在圖紙上設計自己喜愛的帽子,也可以為家人和朋友設計帽子頭飾。藝術是創造出來的,只有給孩子們更多的自我實踐機會,才能逐步提升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在引導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鼓勵學生為寓言故事或童話故事配圖,寓言和童話中語言風趣幽默,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學生在繪畫過程中也能大膽想象,更深層次地理解故事內容。再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繪畫的形式來記錄日記,將繪畫和文字結合起來,創作屬于自己的繪本。可以將美術學科和語文學科結合起來,改變傳統的作業模式,學生的積極性會被調動起來,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完成作品,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和創作能力。
四、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強調將美術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起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充分發揮兒童繪本的重要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對繪本中的故事情節、感情、繪畫技巧的介紹,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累積,為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沈海云.經典繪本輔助小學美術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8(32):165-166.
[2]任薇薇.“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8(19):178.
作者簡介:
陸靜,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蠡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