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梅菊
摘 要:小學生因正處于人生的萌芽期,其對事物的了解與掌握并不豐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依然如此,閱讀欣賞能力存在困難性;為此在小學階段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就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欣賞能力;提升策略
一、閱讀欣賞能力簡述
閱讀欣賞是學生通過對文章的閱讀來達到賞析的效果,體會文章含義、作者思想、寫作手法、文字運用等,并加以理解與模仿的過程。提升閱讀欣賞能力其實質就是通過不斷地閱讀各種題材文章來提升語言表達與寫作能力。學生也能從閱讀中獲取知識,因此閱讀欣賞能力應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另外,閱讀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也能使其寫作能力同樣獲得提升;其次,有效的閱讀能夠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并對價值觀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響與輔助作用。
二、小學語文閱讀欣賞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1.通過角色扮演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作為學習的動力源泉,直接影響著學習自主性與學習成效,為此學生只有對學科產生一定的興趣才會注意力集中提升學習成效。閱讀教學因其獨特的特點在學習中需要較長時間的投入,這無疑會占用較長時間的精力,勢必會讓學生產生枯燥感,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為此教師采取情境教學,讓學生參與其中扮演相應的角色,增強閱讀教學的互動性,對于處于愛動期的小學生尤為適用。
例:在《小木偶的故事》的一課教學時,教師首先將文章分解,編排成劇本,再讓學生參與其中扮演劇本中的角色。學生通過對主人公的扮演來閱讀文章,更加能夠體會到文章所要表達的意境,同時也對主人公小木偶所具有的獨特心理活動等有所體會。此文章最為突出的描寫便是小木偶的心理與神態的變化,對學生寫作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其次教師開展以學生為主的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動作、神態來展現小木偶的心理及神態變化,通過情境扮演的教學形式擺脫了傳統教學的枯燥性,使課堂氣氛得以提升變得更具趣味性,又能夠讓學生參與其中領會角色的獨有特性與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也間接地鍛煉了學生間的合作意識,使課堂教學更具成效性。
2.通過對比法提升欣賞能力
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指導學生對文章進行賞析閱讀,讓學生通過閱讀去體會與挖掘文章所要表達的美。閱讀體驗的有效性對于閱讀能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科學合理地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體會到文章所要表達的善惡美丑,使學生的欣賞能力得以提升。
例:《少年閏土》的一課教學時,教師采用對比的方式將少爺與閏土進行比對,通過對事物了解多少的鮮明對比,能夠更加凸顯人物的特性。教師根據此特性開展對學生的引導教學,讓學生能夠自主發現人物的不同特點。通過比對與分析,學生很容易便區分出兩者的不同特點,一方是沒什么見識的富家少爺,一方是可愛活潑富有見識與內涵的閏土,其對比更加凸顯閏土的內在美,并在學生心中形成活潑、開朗、健康、勤奮的閏土形象,同時也增加了孩子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記憶。類似可以采用形象對比法教學的文章還有很多,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文章內容,從更多的角度去分析事件突破問題表象以更加深入的思維去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涵,體會文章所描寫的人物、事件特性,有效提升語文閱讀的鑒賞能力。
3.通過深入分析提升閱讀欣賞能力
教師在完成基礎教學后,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閱讀的賞析能力進行訓練。教師可以在文章中選取某一段落或語句讓學生深入分析其蘊含的深意,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與對文章核心思想的領悟能力。
例:許多作家在進行文學創作時都喜歡使用簡潔精煉的詞語來展現所要表達的意境,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詞語或語句引領學生共同深入探析其精妙。如文章《鳥的天堂》,文章中有這樣的語句:“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贝硕我苑浅G擅畹恼Z句描寫了榕樹的枝繁葉茂,其用詞非常精妙與傳神,“堆”字充分展現了榕樹樹葉的密集并傳達給讀者視覺上的景象;“明亮”這個詞的運用又很好地體現樹葉所呈現的綠的景象。詞語的使用很好地為讀者展現了作者所觀景象與心靈觸動,教師對學生賞析的引導,能更加精確地讓學生深入體會詞、句所展現的意境,體會文中的美。
教學中每一篇散文的學習都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審美的能力。散文的語言優美、生動,語句運用如行云流水般流暢,寥寥數語就能夠刻畫人物形象、描繪出景色之美,讓讀者宛如身臨其境、沁人心脾。這類文章的賞析時,教師可以先引領學生朗讀,尋找句與句間、段落間的聯系,讓學生體會文中所蘊含的優美,并在欣賞中逐漸受到熏陶。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欣賞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與激發,并采用積極有效的手段指導學生有效的閱讀,才能真正發揮出語文閱讀的作用,并提升語文閱讀能力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李倩.如何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優化小學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4(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