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汝珍
【摘要】隨著英語教學地位的不斷提升,高校注重英語教學的實用性與專業性成為重點所在。本文在樹立了ESP理論的前提下,分析了目前我國學前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現狀,并就ESP理論下,學前英語課程改革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ESP理論 專業英語 英語教學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116-02
隨著全球強化進程的日益加快,不同專業都對英語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英語教學的壓力也越來越大。ESP理論也由此出現,所謂的ESP指的是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理論注重將英語與專業以及學科進行關聯,結合具體科目進行英語課堂教學。它不但是一種實用性較強的交流工具,并且圍繞滿足專業的語言教學理念,是培養當代“復合型”人才的策略之一。但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學前專業英語課程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研究專業英語課程的改革刻不容緩。
一、ESP理論下學前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現狀
(一)教師個人能力的限制
目前大部分英語教師雖然是專業英語教師,但往往這種“專業”讓其對專業術語以及具體專業的研究不夠,通常只是將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形成基礎化。也有部分專業英語教師教師并非出身英語專業,由于教師“專業”素養不夠,更加集中于在課程教學中注重“專業性”的研究,忽略了英語的理論學習。教學能力的限制讓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偏離了英語自身,磕磣管教學效果較低。
(二)受基礎英語的挑戰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是通過基于英語教學構建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還是需要集合具體專業,以ESP理論的指導英語的專業教學是目前高校英語教學工作爭論不下的焦點問題。目前,我國高校廣泛應用的一種模式便是增加專業英語這一門課程,其目的在于通過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將英語轉變成為一種工具,幫助學生完成專業翻譯。但從實際來看,專業英語的課程教學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部分高校與部分專業將專業英語與基礎英語混為一談,將專業英語是普通英語的延伸,這種被基礎英語持續打壓,甚至取代的現象讓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無法取得應有作用。
二、ESP理論下我國學前專業英語教學的改革
(一)確立ESP教學為主體
要突出ESP教學優勢,就必須改變目前學前英語教學現有的模式,強調英語教學的實用性。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實用為主”的策略,圍繞學前英語的特色以及專業的特點,以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為中心,避免英語教學的“難、深”等。例如在學前英語教學中,首先進行基礎英語教學,隨后開放專業英語,強調學生專業技能英語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從ESP理論出發做到:一是要注重教學情景的設置,提出專業英語教學實用性;二是轉變學生地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三是運用小組學習以及合作學習??偠灾獙I英語打造成為一種工具,體現專業英語的“學”與“用”。
(二)改進教學方法
結合學前英語教學的特點,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的方式全面提升專業英語課程教學質量。具體來說,教師應當利用層次教學法、多媒體作為輔助手段,利用諸如探究法、小組教學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體會到英語與專業之間的關聯,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學習英語。這樣才能實現將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教”與“學”建立在學生“做”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專業英語教學質量。
(三)完善教材改革
教材是任何教學的核心工具之一,為突出專業英語的專業性,應當結合ESP理論與專業四級情況,首先英語實用性以及知識性的融合。將學前專業英語中的專業詞匯納入到知識體系,實現英語教學與專業課程之間的統一。這對構建學生的專業能力有著很大的現實意義。不但有利于學生英語知識的獲取,也實現了專業英語知識的掌握,真正做到英語學習的“學以致用”。
(四)注重多元化教學效果評價
“考試”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為進一步提升學前專業英語的課程教學改革,應當借鑒ESP理論中的評價模式,引入形成評價與終結評價,其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強化學生專業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任何教育行為,其本質目的在于服務于“人”的成長,分數不應當也不能成為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標準,教師更應當注重的是學生英語的應用能力,只有通過評價強化學生英語知識的專業應用,才是真正的實現教學的“專業”性。
總結
綜上所述,ESP理論指導下對學前專業英語課程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學前英語課程改革有效途徑。它不但注重學生英語及技能的發展,更加注重以專業為導向,全面促進學生英語“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杰, 張偉. 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論的學前教育英語教學探索[J]. 英語廣場, 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