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秀
【摘要】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在老年外傷性顱內血腫清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來我院就診的110例老年外傷性顱內血腫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對照組55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55例患者采用綜合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效果。結果? 通過綜合護理干預,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到94.55%,明顯高于對照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老年外傷性顱內血腫清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采用綜合性護理,可以明顯提高護理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顱內血腫清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綜合護理;外傷性顱內血腫;圍手術期;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4-168-01
顱內血腫(intracranial hematoma)是顱腦損傷中最常見的一種繼發病變。近年來由于交通工具普及,外傷性顱內血腫的患者逐年遞增,引起了醫學界的廣泛的關注[1]。外傷性顱內血腫會引起腦內血腫、腦疝、癲癇、泌尿系感染、壓瘡等相關性并發癥,如不能及時診斷處理,多因進行性顱內壓增高而危及生命。臨床對這種疾病的治療主要以清除血腫為主,這種疾病治療的時間常,不容易恢復,對患者的護理干預是治療的關鍵環節[2]。本次研究針對老年外傷性顱內血腫清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特別引進綜合護理模式,以期提高護理的效果,研究過程如下所示。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來我院就診的110例老年外傷性顱內血腫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55例以及觀察組55例。其中對照組55例患者中,男:女=36:19,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67.3.±1.3)歲,病程(1-6)月,平均病程(3.1±1.1)月。觀察組55例患兒中,男:女=37:18,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67.4±1.4)歲,病程(1-7)月,平均病程(3.1±1.2)月。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外傷性顱內血腫的診斷標準;年齡>60歲;患兒自愿參與研究。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平均病程以及疾病嚴重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的患者給予常規的護理。包括血腫清除術圍手術前期對患者飲食和作息上面的引導。手術過程中吸氧、消炎等常規性護理等。
1.2.2觀察組對觀察組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模式,具體的做法有:
(1)術前護理:首先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通過分析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提前對患者講述手術前的禁忌以及注意事項。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適時的檢測和觀察,為手術做好必要的準備。對患者的住院環境進行及時的清理消毒,保持環境的干凈整潔。
(2)術中護理:在手術之前,護理人員將手術要使用的器械等工具按照該有的順序擺放。手術期間讓患者處于平臥位,用約束帶將患者固定。為患者連接心電以及血氧監測儀器,并且記錄患者手術期間的狀況。護理人員配合麻醉師對患者進行局部的麻醉,且協助其他醫生進行手術,加快手術進行的速度。
(3)術后護理:在手術結束后,密切地關注患者的恢復情況,對患者的心率、血壓等指標進行檢測。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及時聯系主治醫生。保持患者的皮膚處于干燥狀態,對肢體進行按摩。全程地觀測引流管的情況,確保引流管暢通,并且對引流管進行及時的更換。定時檢查患者的胃液和消化道是否有出血的癥狀,對胃以及消化道應該加強護理。檢查血腫的大小變化,對相應的炎癥進行及時的處理。
(4)心理護理:在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和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幫助患者梳理焦急恐慌的負面情緒,給患者普及疾病相關的知識以及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患者之間建立信任感,使他們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3]。
1.3觀察指標
(1)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療效評定比較,采用ADL[4](日常生活能力)評定標準包含痊愈、有效以及無效。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ADL是Ⅰ級;有效:臨床癥狀緩解,ADL是Ⅱ~Ⅲ級;痊愈:臨床癥狀無改善,ADL是Ⅳ級,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統計進行數據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用t值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0.05 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后效果比較 通過綜合護理干預,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到94.55%,明顯高于對照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外傷性顱內血腫是因為顱腦收到外力的撞擊,是的顱腦損傷的一種神經外科的疾病,這種疾病多產生于重大的交通事故。腦內血腫可以分為淺部血和深部血腫,淺部血腫多由于挫裂的腦皮質血管破裂所致,常與硬膜下血腫同時存在,多位于額極、顳極及其底面;深部血腫系腦深部血管破裂所引起。這種疾病會導致偏癱、失語、局限性癲癇、精神遲鈍或失常等嚴重的癥狀,尤其對老年人的傷害更大。顱內壓增高顯著,病情進行性加重,也應考慮手術,根據具體情況選用開顱血腫清除或鉆孔引流術[5]。本次研究在老年外傷性顱內血腫清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實施綜合護理,得到了良好的效果。(1)提高外傷性顱內血腫清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通過對患者在術前,術中以及術后全面的護理干預,降低了突發事件產生的風險,促進手術的正常進行,提高了手術的療效。根據表1可知,通過綜合護理干預,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到94.55%,明顯高于對照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幫助患者梳理緊張慌張的情緒,面對疾病,幫助患者樹立健康樂觀的心態,促進了疾病的康復??傊诶夏晖鈧燥B內血腫清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采用綜合性護理,可以明顯提高護理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引用。
參考文獻
[1]Carloni S, Favrais G, Saliba E, et al. Melatonin modulates neonatal brain inflammation th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utophagy, and miR‐34a/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pathway[J].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2016, 61(3):370-380.
[2]凌飛燕. 綜合護理在外傷性顱內血腫清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臨床新醫學, 2015, 8(8):780-782.
[3]Ko F W, Cheung N K, Rainer T H, et al. Comprehensive care programm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Thorax, 2016, 72(2):122.
[4]廖偉華, 李秀葵. 綜合護理在外傷性顱內血腫清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4, 35(13):1997-1998.
[5]程秀瓊. 綜合護理在外傷性顱內血腫清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外醫學研究, 2016, 14(1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