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宜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教學工作得到了推進,同時也帶動了中職院校的進一步發展。而中職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作為班級管理中的核心內容,也受到了廣泛關注。本文主要對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管育關系以及當前中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管育并重”教育模式的實踐應用進行探討,在推動“管育并重”模式應用的基礎上促進中職教學水平的進步。
【關鍵詞】管育并重 德育教育 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079-01
引言
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不僅僅體現著班級管理水平,還對中職學生的習慣養成有著重要影響。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夠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深遠意義。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重視管育關系的合理處理是教育工作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如何對管育并重教育模式進行合理應用也成為當前中職班主任所要面臨的重點問題。
一、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管育之間的關系
在中職教學管理中,管是開展教學工作和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的前提。以管作為方式進行學校規章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學校日常教學秩序的維持。學生在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制度的情況下有利于保證自身在良好的氛圍中生活的學習。而對于育而言,則是管理工作的深化。在學生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班主任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教育,能夠通過合理的方式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優質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進而起到規范中職學生行為的作用。
二、目前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中職學生管理工作面臨挑戰
中職學生的年齡偏小,人生閱歷相對不足。而且,部分中職學生在家庭生活中受到家長的溺愛,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除此之外,中職學生的學習習慣相對較差,大多是因為沒有考上高中而選擇進入中職學校學習,從而缺乏應有的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及良好的學習紀律。這些因素給中職學生的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容易導致中職學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出現不服從管理的情況,不利于班主任教學工作的開展。
(二)德育教育方式相對落后
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中職學校的德育教學工作在落實以學生為本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存在局限,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大多從教師的角度出發:一些班主任會將教育目光更多地放在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身上,忽視了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而且還存在批評教育力度把握不當的情況,導致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進而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實踐應用
(一)樹立“管育并重”教育理念
在對“管育并重”教學模式進行實踐應用的過程中,中職班主任應該樹立“管育并重”教育理念,注重管育相濟。而樹立“管育并重”的教學理念則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1]。例如:中職班主任可以制定符合中職學生的規章制度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有效約束,但是要注意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度,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避免強化學生的逆反心理,起到相反的作用。
(二)給予中職學生尊重與關愛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以朋友的姿態進行德育教育。班主任在教育過程中給予學生尊重與關愛,切實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考慮,有助于減緩學生對教師的防范心理,進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為中職學生的素質培養提供便利。例如:中職班主任應該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優點,對其進行表揚和鼓勵。同時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出并幫其改正,綜合性的進行德育教育。
(三)運用合理的德育教育方法
在轉變教育理念的基礎上,中職班主任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接受能力,注重因材施教,使用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進行德育教育[2]。作為班主任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中職學生的成長環境處于互聯網應用廣泛的時代,中職學生具有個性獨特、追求自由、不喜約束的性格特點。對此,班主任教師應該在構建平等師生關系的基礎上以朋友的身份為學生解決學習以及生活中面對的問題。
結論
總而言之,基于當前中職德育教育中存在學生難管、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理念較為落后等問題,中職班主任應該對管育關系樹立全新的認識,在實際的德育教育中重視育人的作用發揮,進而綜合性的提升學生素質,帶動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中職班主任應該在教學管理中充分關注學生特點,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與關愛,讓學生在關懷中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于存波.“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職班主任管理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6(10):128-129.
[2]高業大.論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J].電子制作,2014(2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