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
摘 要:在小學教學中,數學學習是十分基礎的一門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每一節課都有重點和難點,教學的重難點最容易使得學生迷惑不解,也十分容易受到誤導,阻礙學生的前進和學習。解決疑惑是教學有序進行的重要內容和關鍵步驟。為此,小學數學教學中解決重難點成為了教師的一個研究重點,只有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才能夠使得教學效果得到提高。對小學數學中的重難點教學的解決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過分析能夠為教師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或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重難點教學;探究
教學的重難點主要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比如必須掌握的概念、性質、法則、運算等,要想使得學生能夠快速地掌握重難點,使得知識更加具體形象,就要確保將知識由短時記憶變為長時記憶,教師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講究策略,重視教學的抽象和形象的結合,新舊知識的銜接,補充必要的延伸知識,要保證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貼近,抓重點、突出難點才能夠保證教學的質量得到有效的實現。
一、應用實際突出重難點
數學這門學科是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中。這就要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課堂之中將重難點和生活中的例子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快速了解和掌握。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拒絕一言堂,從而能夠有效避免學生不敢和教師交流、學習被動的問題,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講解重難點才能夠更加高效,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使重難點掌握得更加快速,這樣才能夠有效保證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增強學習數學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上針對重難點可以多為學生列舉實例,讓學生對疑惑的問題能夠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快速根據已知的生活知識結合未知的課文中的重難點進行學習,保證重難點學習得更加快速高效,進一步學以致用。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公頃和平方千米”一課中,學生能夠在理論知識中轉化公頃和平方千米,但是頭腦中對于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大小不得而知,為了讓學生能夠有一個更加真實的感受,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帶領學生到籃球場中,親自操作測量一公頃有多大,從而估計10公頃、100公頃的大小,讓學生能夠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具體的概念,只有讓數學貼近生活,學生才能夠快速掌握知識,樂于學習,激發學習數學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不斷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
二、借助游戲強調重難點
由于小學生天性十分好動,對于游戲熱衷,且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保證課堂的活躍高效,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對未知的知識產生較為濃厚的興趣,讓學生能夠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中來,使得教學效果更加良好,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中的“三角形的特性”一課時,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你畫我猜”的游戲,教師可以讓學生隨意畫三角形,然后自己測量三個角之和,讓教師猜三角形內角和,并且讓學生在自己畫和測量的過程中觀察其特性,通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來學習知識,保證了學習中的重難點得以快速掌握,這樣簡單的游戲也十分容易讓學生接受和喜愛,課堂教學氛圍更加輕松愉悅。
三、通過對比突出重難點
對比和比較能夠保證理解和思維得到有效的發揮,在比較的過程認識事物的發展。小學數學中很多的內容都是相互聯系的,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對比的方法來進行教學,這樣能夠快速的突出教學的重難點,讓學生吸收新知識,提高辨識的能力,扎實掌握數學知識,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例如,在學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一課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顧整數的加減法運算方法,然后在整數之間加上點變成小數來分析運算,并結合之前學過的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來綜合考量分析,針對細節著重重復分析,讓學生主動動手操作,使得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重難點,靈活應用新知識。
綜上所述,小學教學的過程中方法多種多樣,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個性發展,從實際出發,在教學的過程中突破重難點,教學中多分析研究教學大綱和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弄清重難點,合理安排教學,設計導入,不斷研究分析重難點的教學章法,讓學生能夠快速了解、掌握、分析重難點知識,遇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能夠及時的應用和解決并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學生只有真正走進數學,才能夠愿意學習、樂于學習,激發學習的熱情,主動探索數學的奧秘。
參考文獻:
[1]崔鈴.小學生數學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J].教育,2018(22):70.
[2]許瓊雁.小學數學中解決問題的重點和難點的教學探究[J].小作家選刊,2018(12):67.
[3]羅利平.微課在小學數學重、難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8(4):157.
[4]李海虹.芻議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難點及解決策略[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7(11):49-50.
編輯 馬曉榮